七年級上冊生物的課件
七年級上冊生物的課件
七年級上冊生物的課件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2.理解
(1)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相對性。
(2)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及實例。
3.掌握
保護色、警戒色與擬態的區別。
(二)能力訓練點
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歸納能力、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保護色、警戒色、擬態,認識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
2.由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
3.培養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
(四)學科方法訓練點
1.學習掌握新概念的方法:由事例歸納、理解概念,通過比較辨別掌握概念。
2.學習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適應的普遍性,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辨別概念的方法。
2.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區別。
(2)認識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
3.教學疑點:保護色與擬態的辨別。
4.解決辦法
(1)運用投影或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問題情景,學生觀察、歸納得出概念。
(2)對比顯示典型的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現象,兩兩對比發現差別,辨析概念。
(3)學生對概念及概念間的區別進行概括、表述。
(4)根據學生練習中反饋信息進行個別輔導或集體答疑。
三、課時安排
1個課時。
四、教學方法
教師講述、舉例幫助學生理解,學生閱讀、觀察、思考、表述,積極探索學習。
五、教具準備
根據學校設備條件準備:課時目標(文字)、沙漠上的仙人掌(圖像)、淡水中的菱(圖像)、猛虎襲擊鹿群(圖像)、鹿、兔、刺猬(豪豬)、黃鼬、蛔蟲(圖像)、綠草叢中的蟈蟈(圖像)、北極地區的`白熊(圖像)、冬天和夏天的雷鳥(圖像)、黃蜂、瓢蟲、毒蛇(圖像)、竹節蟲、尺蠖、枯葉蝶、螳螂(圖像)、土壤中的蚯蚓(圖像)、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文字小結),課堂練習題(文字)。
六、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表述猛獸猛禽獵食的情形,結合掛圖或投影了解猛禽猛獸及小動物相互適應的特征。觀察沙漠上的仙人掌的投影,了解植物適應環境的特征。
2.回憶曾觀察到的自然現象,結合掛圖或投影觀察,感知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的概念,閱讀教材,準備表述概念,體驗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
3.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概念的區別。
4.總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了解生態學的概念及研究生態學的意義。
5.完成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