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的教學反思
《昆明的雨》的教學反思
一、做得好的方面
1.教學環節清晰,課堂結構清晰。整堂課由導入,課前預習(字音字形、文學常識)檢測,朗讀課文——走近文本,拓展延伸——走出文本構成,教學過程環環相扣。
2.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學與思。在預習檢測環節,不僅檢測讀字音的能力,而且檢測他們寫的能力,并讓學生自己強調某些難點字音字形。自讀課文時,給予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時間,讓他們自學完成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并做好圈點批注。小組合作探究環節,用自己的方式朗讀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并在小組內展示交流。最后,拓展提升,仔細觀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葉,抓住其特點,并披情入文,寫一點能表現自己獨特感悟的文字。。
二、做得不好的方面
1.引導學生對散文語文的體會不夠。這篇文章語言樸實平淡,但淡中有味。對于曾琪散文語言的品味不夠,對于優美語言和段落的朗讀也不夠。
2.課堂時間把握不太好,整堂課顯得頭重腳輕。由于前面花太多時間進行個性化解讀,導致最后一個片段寫作環節未能在課堂上完成,未能展示孩子們心中對花草樹木的獨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