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一
近年來,xx區緊盯就業與穩定,不斷探索解決社區居民就業新路,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作為推動就業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實把穩就業、保民生落實到具體實踐中。
“社區就業平臺讓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懷。”xx社區居民舒開艷說,“社區知道我家庭困難就給我推薦了工作,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到2000多塊錢工資,生活好過多了。”
據了解,為及時幫扶就業困難群體,xx街道xx社區為就業困難人群搭建起就業服務平臺,建立起社區居民臺賬,對就業困難群體實施“一人一檔”,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今年以來,xx社區共為300多名就業困難群眾提供就業技能培訓,推薦就業80%以上。
作為全國充分就業社區,xx街道xx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整合轄區資源,依托“網格化服務”,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向轄區物業公司、商超等推薦學員上崗,并對接區就業局,積極推薦學員參與招聘會等方式,解決困難群眾就業難題。
“自打造充分就業社區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推進社區居民就業創業的好方法、好路徑。目前,通過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合作、組織技能培訓等方式,已完成了消除零就業家庭的目標。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困難群眾的關注力度,把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到群眾心坎上。”xx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xxx說。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二
今年以來,xx社區成立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針對社區剩余勞動力,引進技術開發就業崗位,通過合作社加扶貧車間的模式,創新思路促進易遷群眾就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學技術,在小區車間里就業增收。
xx月xx日,記者在xx社區扶貧車間看到,搬遷安置群眾在自己的工作區內認真編織藤椅,雖然才學習了四天,但藤椅已編得有模有樣,大半學員能獨立完成藤椅和藤桌的編織,技術指導員徐師傅針對編織難點對學員進行指導。
廖xx是xx鄉xx村9組搬遷到xx社區的居民,今年50歲的她經過四天的學習,已經掌握了藤編技術要領。她告訴記者,這是她編的第三把藤椅了,在家門口就學到技術,要感謝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自己能編出這別致的藤椅真是想都不敢想。
廖xx告訴記者,開頭的時候還是難學的,現在學會了還是可以的,學會了一天還是要編好幾個,時不時還要叫師傅過來看一下,做熟了,一天編四五個還是可以的。
據介紹,一把藤椅的編織手工費為16元,廠家提供原材料,工人編織好后,由廠家回收。技術指導人員告訴記者,藤編技術熟練后一天可以編5把椅子,有80元收入,很適合年紀偏大沒有外出務工條件的群眾就業。今年53歲的馮xx在自己的工位上專心編織,他從xx鎮xx村搬到xx社區,子女都已外出務工,聽說扶貧車間有藤編培訓,馮xx積極報名學習,希望借此機會在小區的扶貧車間就業。馮xx告訴記者:“政府幫助我們找事情做,改善我們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從那些山區走出來也不容易,我們一定會好好學,只要用心學都能學好,國家的政策很好,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在苗xx扶貧車間,婦女們坐在桌臺前一針一線,用巧手繡織苗族服飾圖案。據介紹,純手工苗xx的繡織速度慢,市場價格高。今年60歲的苗族老人王xx是扶貧車間里的工人,她從xx鎮xx村搬到xx社區,憑著自己多年練就的苗xx手藝,在扶貧車間就業的'同時也給車間學員教授苗xx技法,希望苗xx的手藝等到更好的傳承。王xx說:“我們來到這里條件非常好,比我們老家那邊條件好,我們在這里繡苗族服裝,做了以后就可以拿出去銷售。”
在竹編工藝車間,六十來歲的老人用竹片編籃子等各種生活用品和裝飾品。據了解,他們在老家都有一定的竹編基礎,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實踐,技術不斷精進,編織成品也越來越精致。據xx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展示和售賣扶貧車間生產產品,拓寬發展后勁,社區特意開設了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門市進行售賣,下步還將開辟網上售賣渠道,同時將引進生產原材料和機器設備,讓扶貧車間最大限度給搬遷安置群眾帶來實惠。xx社區黨支部書記遲學劍告訴記者,社區于今年三月組建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竹編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苗xx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藤編培訓,共培訓社區160余名安置群眾,目前有70余人在扶貧車間就業。遲學劍告訴記者:“我們建扶貧車間的目的是為解決社區群眾就業問題,車間建起來,方便老百姓就近就業,也讓他們能夠做到照顧家庭和就業兩不誤。在搬遷過來的群眾中,我們將有一定技能的人挖掘出來,讓這些傳統工藝不會失傳,不斷鞏固、發展和壯大,也讓搬遷安置群眾穩得住能致富,把我們的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三
今年以來,xx社區成立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針對社區剩余勞動力,引進技術開發就業崗位,通過合作社加扶貧車間的模式,創新思路促進易遷群眾就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學技術,在小區車間里就業增收。
xx月xx日,記者在xx社區扶貧車間看到,搬遷安置群眾在自己的工作區內認真編織藤椅,雖然才學習了四天,但藤椅已編得有模有樣,大半學員能獨立完成藤椅和藤桌的編織,技術指導員徐師傅針對編織難點對學員進行指導。
廖xx是xx鄉xx村9組搬遷到xx社區的居民,今年50歲的她經過四天的學習,已經掌握了藤編技術要領。她告訴記者,這是她編的第三把藤椅了,在家門口就學到技術,要感謝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自己能編出這別致的藤椅真是想都不敢想。
廖xx告訴記者,開頭的時候還是難學的,現在學會了還是可以的,學會了一天還是要編好幾個,時不時還要叫師傅過來看一下,做熟了,一天編四五個還是可以的。
據介紹,一把藤椅的編織手工費為16元,廠家提供原材料,工人編織好后,由廠家回收。技術指導人員告訴記者,藤編技術熟練后一天可以編5把椅子,有80元收入,很適合年紀偏大沒有外出務工條件的群眾就業。今年53歲的馮xx在自己的工位上專心編織,他從xx鎮xx村搬到xx社區,子女都已外出務工,聽說扶貧車間有藤編培訓,馮xx積極報名學習,希望借此機會在小區的扶貧車間就業。馮xx告訴記者:“政府幫助我們找事情做,改善我們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從那些山區走出來也不容易,我們一定會好好學,只要用心學都能學好,國家的政策很好,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在苗xx扶貧車間,婦女們坐在桌臺前一針一線,用巧手繡織苗族服飾圖案。據介紹,純手工苗xx的繡織速度慢,市場價格高。今年60歲的苗族老人王xx是扶貧車間里的工人,她從xx鎮xx村搬到xx社區,憑著自己多年練就的苗xx手藝,在扶貧車間就業的同時也給車間學員教授苗xx技法,希望苗xx的手藝等到更好的傳承。王xx說:“我們來到這里條件非常好,比我們老家那邊條件好,我們在這里繡苗族服裝,做了以后就可以拿出去銷售。”
在竹編工藝車間,六十來歲的老人用竹片編籃子等各種生活用品和裝飾品。據了解,他們在老家都有一定的竹編基礎,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實踐,技術不斷精進,編織成品也越來越精致。據xx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展示和售賣扶貧車間生產產品,拓寬發展后勁,社區特意開設了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門市進行售賣,下步還將開辟網上售賣渠道,同時將引進生產原材料和機器設備,讓扶貧車間最大限度給搬遷安置群眾帶來實惠。xx社區黨支部書記遲學劍告訴記者,社區于今年三月組建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竹編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苗xx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藤編培訓,共培訓社區160余名安置群眾,目前有70余人在扶貧車間就業。遲學劍告訴記者:“我們建扶貧車間的目的是為解決社區群眾就業問題,車間建起來,方便老百姓就近就業,也讓他們能夠做到照顧家庭和就業兩不誤。在搬遷過來的群眾中,我們將有一定技能的人挖掘出來,讓這些傳統工藝不會失傳,不斷鞏固、發展和壯大,也讓搬遷安置群眾穩得住能致富,把我們的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四
金秋時節是用工旺季,對于xx高新區眾多企業來說,也正是補充人才的重要節點。企業所盼,服務所向。連日來,為保障企業秋季招工需求,xx高新區人社局充分發揮職能,通過全面摸排、重點監測,搭建平臺、聯動發力等舉措,千方百計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助推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力打造惠企、暖企、穩企的良好營商環境。
摸排用工信息助力群眾就業上崗
xx月xx日上午,在xxxx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操作工王xx正在練習操作技能,當天已經是他正式上班的第4天了。xx月xx日,他看到xx高新區人社局通過網絡發布的招工視頻,便第一時間向企業致電咨詢。
“企業通過電話獲知了我的相關信息后,就通知我第二天來上班了。我做夢也沒想到找一份工作能這么快!”王xx高興地說,現在他在xx塑業擔任操作普工。“前期先跟著熟練工邊學邊上班,一個月可以拿到4500元~6000元的工資,離家還近,我非常滿意。”
xxxx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xx告訴記者,公司屬20xx年招商引資企業,主要生產包裝薄膜,一期項目投資5億元。“眼看下個月就要投產,目前也是我們用工需求最大的`時期。”孫xx說。正在此時,高新區人社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摸排用工需求。“在摸排到我們有60余個用工缺口時,高新區人社局通過多種渠道為我們發布用工需求,現在每天主動來企業應聘的有六七人,我們已通知一些意向員工近期辦理入職手續。高新區人社局的貼心服務真是為我們企業解決了用工大難題!”孫xx表示。
據了解,為了幫助企業招工,xx高新區人社局集中摸排收集轄區內企業用工信息,力求做到三個數據庫信息精準:投產企業用工需求數據庫精準、在建項目用工需求數據庫精準、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數據庫精準。結合“就業幫扶行動周”開展就業需求摸底排查活動,共摸排1350人,其中已就業人口1098人,未就業人員252人,務工人員就業行業主要為建筑業和服務業。其中,未就業人員的就業意愿較為強烈,就業意愿領域主要為制造業和服務業。下一步,該局將開展針對在家未就業人員的信息摸排和就業信息推送工作。
另外,xx高新區人社局根據摸排信息,制定了企業用工需求明細表和招聘信息宣傳單,推送招工信息,發放宣傳單。組織各社區(村)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廣泛宣傳招工信息。在線上,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官方網站等網絡平臺宣傳就業信息。在線下,一方面,充分發揮社區(村)小組長、鄰長作用,入戶走訪,發放招聘宣傳單,擴大就業信息宣傳覆蓋面,同時設立政策宣傳點、咨詢點,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另一方面,利用社區(村)廣播、宣傳車、公示欄、宣傳海報等形式全面宣傳就業信息,還建立就業資訊平臺,幫助未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實現信息對稱,需求對接。此外,還積極尋求新媒體合作渠道宣傳企業招工信息,擴大招工信息傳播范圍,進一步促進了就業。
組織專場招聘用工求職精準對接
“這位大姐,你想應聘哪個崗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xx月xx日下午,為促進企業招工與群眾求職精準對接,緩解企業用工短缺,xx高新區人社局在世紀花園社區組織開展了一場以“進社區送崗位送服務”為主題的專場招聘會。
在專場招聘會現場,xx藥業有限公司招聘人員對招聘崗位要求、薪資待遇、工作職責等內容向群眾進行詳細說明,幫助群眾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招聘會現場提供就業崗位110個,主要涵蓋了生產普工、機電維修工、qc/qa(質量監控)、儲備管理干部等崗位。
第二社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還現場動員群眾積極有序參與崗位招聘,實現求職與就業信息的充分對接。高新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除實地調研社區居民就業狀況,掌握群眾就業意愿之外,還現場向群眾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咨詢服務,方便他們了解并掌握政策,實現自主就業。
在社區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會,把就業信息送到群眾身邊,幫助企業招工,受到了企業和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前來參加招聘會的居民蔣先生說:“平時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不能及時參加企業的集中招聘會。這下招聘會開到了家門口,我不僅能面對面咨詢問題,還能了解最新的就業政策。這些正是我們需要的服務,真不錯,感謝你們!”
為緩解企業用工需求,高新區人社局組織開展多次“進社區送崗位送服務”專場招聘會。組織有用工需求的企業把招聘會開到人員聚集的還原小區,實現就業信息直達群眾,企業招工與群眾求職精準對接。
此外,該局還常態化推進“2+n”專場招聘會。在建安文化廣場、萬達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專場招聘會,實現求職人員與用人單位的面對面交流互動。今年xx月,高新區人社局在萬達廣場組織舉辦了大型春季招聘會,組織參會企業131家,吸引自發到場企業36家,提供就業崗位3500多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300余人,有力幫助了企業招工,群眾求職。今年xx月,高新區人社局與xx產業園區在萬達廣場聯合主辦了“繽紛xx,職等你來”的線下進行和線上同步直播的專場招聘會,吸引了近80家企業參與,提供各類崗位3000余個,活動持續10個小時,吸引上千人次參與。下一步,高新區人社局還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企業下沉社區開展招聘。
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今年以來,xx高新區依托院校和培訓機構,積極組織企業通過理論培訓和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區共推動技能培訓開班164個,培訓9003人。其中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開班143個,培訓8093人;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開班8個,培訓382人;就業技能培訓開班13個,培訓528人。目前已合格結業4531人,撥付培訓補貼資金205。9萬元。
后期還將在現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培訓,為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提升員工技能,幫助“六類”人員就業,促進高新區企業高質量穩定發展。
此外,xx高新區人社局通過組織召開宣講會、走訪企業和群眾,大力宣傳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政策知識;實地調研社區居民就業狀況,掌握群眾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為下一步推動就業提供依據。
在線上,一方面,通過官方網站發布文件政策、微信公眾號推送技能培訓政策知識、“村村通”小喇叭連續播報培訓政策等方式開展政策宣傳;另一方面,還開通政策咨詢熱線,方便群眾和企業咨詢。在線下,組織人社專員利用“四促一進”到各社區管理中心(鎮)、社區(村)、企業、校園廣泛宣傳技能培訓政策、穩就業政策,現場答疑解惑,引導企業、群眾主動學習政策、理解政策、響應政策。
目前,已向全區300多家“四上企業”發放政策宣傳手冊300余份,九個社區管理中心及十九里鎮均已開展就業創業和技能提升宣傳推進會,實現了宣傳范圍全覆蓋。今年以來,共走訪企業59家,社區(村)51次,召開政策宣講會16場,發放宣傳單頁10800份,政策宣傳海報320份,提升了群眾和企業技能培訓政策的知曉率,強化了居民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的社會認知。
同時,xx高新區人社局持續推動校企合作,籌辦校內生產性就業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崗位;簽訂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制定“訂單式”人才培養工作方案,培養企業所需對口人才;根據企業用工需求,鼓勵支持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培訓課程,提高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推動企業與院校聯合開展校園招聘會,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五
金秋時節是用工旺季,對于xx高新區眾多企業來說,也正是補充人才的重要節點。企業所盼,服務所向。連日來,為保障企業秋季招工需求,xx高新區人社局充分發揮職能,通過全面摸排、重點監測,搭建平臺、聯動發力等舉措,千方百計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助推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力打造惠企、暖企、穩企的良好營商環境。
摸排用工信息助力群眾就業上崗
xx月xx日上午,在xxxx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操作工王xx正在練習操作技能,當天已經是他正式上班的第4天了。xx月xx日,他看到xx高新區人社局通過網絡發布的招工視頻,便第一時間向企業致電咨詢。
“企業通過電話獲知了我的相關信息后,就通知我第二天來上班了。我做夢也沒想到找一份工作能這么快!”王xx高興地說,現在他在xx塑業擔任操作普工。“前期先跟著熟練工邊學邊上班,一個月可以拿到4500元~6000元的工資,離家還近,我非常滿意。”
xxxx塑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xx告訴記者,公司屬20xx年招商引資企業,主要生產包裝薄膜,一期項目投資5億元。“眼看下個月就要投產,目前也是我們用工需求最大的時期。”孫xx說。正在此時,高新區人社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摸排用工需求。“在摸排到我們有60余個用工缺口時,高新區人社局通過多種渠道為我們發布用工需求,現在每天主動來企業應聘的有六七人,我們已通知一些意向員工近期辦理入職手續。高新區人社局的貼心服務真是為我們企業解決了用工大難題!”孫xx表示。
據了解,為了幫助企業招工,xx高新區人社局集中摸排收集轄區內企業用工信息,力求做到三個數據庫信息精準:投產企業用工需求數據庫精準、在建項目用工需求數據庫精準、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數據庫精準。結合“就業幫扶行動周”開展就業需求摸底排查活動,共摸排1350人,其中已就業人口1098人,未就業人員252人,務工人員就業行業主要為建筑業和服務業。其中,未就業人員的就業意愿較為強烈,就業意愿領域主要為制造業和服務業。下一步,該局將開展針對在家未就業人員的信息摸排和就業信息推送工作。
另外,xx高新區人社局根據摸排信息,制定了企業用工需求明細表和招聘信息宣傳單,推送招工信息,發放宣傳單。組織各社區(村)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廣泛宣傳招工信息。在線上,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官方網站等網絡平臺宣傳就業信息。在線下,一方面,充分發揮社區(村)小組長、鄰長作用,入戶走訪,發放招聘宣傳單,擴大就業信息宣傳覆蓋面,同時設立政策宣傳點、咨詢點,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另一方面,利用社區(村)廣播、宣傳車、公示欄、宣傳海報等形式全面宣傳就業信息,還建立就業資訊平臺,幫助未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實現信息對稱,需求對接。此外,還積極尋求新媒體合作渠道宣傳企業招工信息,擴大招工信息傳播范圍,進一步促進了就業。
組織專場招聘用工求職精準對接
“這位大姐,你想應聘哪個崗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xx月xx日下午,為促進企業招工與群眾求職精準對接,緩解企業用工短缺,xx高新區人社局在世紀花園社區組織開展了一場以“進社區送崗位送服務”為主題的專場招聘會。
在專場招聘會現場,xx藥業有限公司招聘人員對招聘崗位要求、薪資待遇、工作職責等內容向群眾進行詳細說明,幫助群眾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招聘會現場提供就業崗位110個,主要涵蓋了生產普工、機電維修工、qc/qa(質量監控)、儲備管理干部等崗位。
第二社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還現場動員群眾積極有序參與崗位招聘,實現求職與就業信息的充分對接。高新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除實地調研社區居民就業狀況,掌握群眾就業意愿之外,還現場向群眾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咨詢服務,方便他們了解并掌握政策,實現自主就業。
在社區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會,把就業信息送到群眾身邊,幫助企業招工,受到了企業和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前來參加招聘會的居民蔣先生說:“平時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不能及時參加企業的集中招聘會。這下招聘會開到了家門口,我不僅能面對面咨詢問題,還能了解最新的就業政策。這些正是我們需要的服務,真不錯,感謝你們!”
為緩解企業用工需求,高新區人社局組織開展多次“進社區送崗位送服務”專場招聘會。組織有用工需求的企業把招聘會開到人員聚集的還原小區,實現就業信息直達群眾,企業招工與群眾求職精準對接。
此外,該局還常態化推進“2+n”專場招聘會。在建安文化廣場、萬達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專場招聘會,實現求職人員與用人單位的面對面交流互動。今年xx月,高新區人社局在萬達廣場組織舉辦了大型春季招聘會,組織參會企業131家,吸引自發到場企業36家,提供就業崗位3500多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300余人,有力幫助了企業招工,群眾求職。今年xx月,高新區人社局與xx產業園區在萬達廣場聯合主辦了“繽紛xx,職等你來”的線下進行和線上同步直播的專場招聘會,吸引了近80家企業參與,提供各類崗位3000余個,活動持續10個小時,吸引上千人次參與。下一步,高新區人社局還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企業下沉社區開展招聘。
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今年以來,xx高新區依托院校和培訓機構,積極組織企業通過理論培訓和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區共推動技能培訓開班164個,培訓9003人。其中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開班143個,培訓8093人;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開班8個,培訓382人;就業技能培訓開班13個,培訓528人。目前已合格結業4531人,撥付培訓補貼資金205。9萬元。
后期還將在現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培訓,為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提升員工技能,幫助“六類”人員就業,促進高新區企業高質量穩定發展。
此外,xx高新區人社局通過組織召開宣講會、走訪企業和群眾,大力宣傳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政策知識;實地調研社區居民就業狀況,掌握群眾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為下一步推動就業提供依據。
在線上,一方面,通過官方網站發布文件政策、微信公眾號推送技能培訓政策知識、“村村通”小喇叭連續播報培訓政策等方式開展政策宣傳;另一方面,還開通政策咨詢熱線,方便群眾和企業咨詢。在線下,組織人社專員利用“四促一進”到各社區管理中心(鎮)、社區(村)、企業、校園廣泛宣傳技能培訓政策、穩就業政策,現場答疑解惑,引導企業、群眾主動學習政策、理解政策、響應政策。
目前,已向全區300多家“四上企業”發放政策宣傳手冊300余份,九個社區管理中心及十九里鎮均已開展就業創業和技能提升宣傳推進會,實現了宣傳范圍全覆蓋。今年以來,共走訪企業59家,社區(村)51次,召開政策宣講會16場,發放宣傳單頁10800份,政策宣傳海報320份,提升了群眾和企業技能培訓政策的知曉率,強化了居民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的社會認知。
同時,xx高新區人社局持續推動校企合作,籌辦校內生產性就業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崗位;簽訂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制定“訂單式”人才培養工作方案,培養企業所需對口人才;根據企業用工需求,鼓勵支持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培訓課程,提高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推動企業與院校聯合開展校園招聘會,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六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工作事關廣大家庭生計,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滕州市緊緊圍繞“穩就業”“保就業”任務目標,全力推進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牢牢守住民生底線。為進一步促進各類勞動者就業,市人社局扎實開展就業送政策活動,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市人社局在市人力資源市場院內成功舉辦“周三招聘會”,進一步健全與靈活就業相適應的就業服務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提供零工供需對接,提供就業兜底服務,強化零工市場公益屬性。在院內設立人社政策宣傳點,為求職者解讀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開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普法宣傳活動,為求職者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適、更實惠的人社服務環境。
為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源市場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市人社局舉辦了“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扎實開展“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協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宣傳“2024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線上招聘會。創新舉辦“直播帶崗滕聚英才”直播招聘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現場招聘會、線上直播帶崗等各類招聘活動12場,900余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93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9020余人。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滕州市人社局圍繞助殘日主題,以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為重點,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扶殘助殘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服務與惠殘政策宣傳等形式,向廣大群眾普及殘疾人政策、殘疾人精準康復、殘疾人就業等相關知識,呼吁廣大群眾要多關注和幫助殘疾群體,讓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七
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民政廳、省殘聯印發通知,啟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從8月至10月,集中開展“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送溫暖”活動,全力幫扶困難人員就業增收。
依托“金保工程”信息系統,開展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員、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失業信息數據比對,做到人員底數清、就業狀態清、就業意愿清、服務需求清。
發揮公共就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收集和設立一批便民商業、物業管理、家政服務、保潔保綠、基層協管等社區就業崗位和靈活就業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上崗就業。
依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力量,深入街道、社區定期開展“就業坐診服務”,為援助對象開展個性化職業指導,制訂“一人一策”援助計劃,精準實施分類幫扶。
持續開展“12+n”公共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篩選適合援助對象的'崗位信息,通過農村信息化平臺、微信公眾號、青海人社通手機app等方式,“點對點”定向推送至就業困難人員。
做好企業吸納困難群體就業社保補貼“直補快辦”工作,篩選符合條件的援助對象和用人單位,精準推送援助政策,推進實現“一站式打包辦理”。
為參加失業保險的援助對象按規定落實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等。為基本生活出現暫時性、階段性困難的未參加失業保險和未納入低保的援助對象按規定實施臨時救助。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八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部署要求,從2024年11月10日至2024年1月31日期間,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2024年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秋季系列活動。
活動以滿足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實際需求為導向,主要服務于2024屆高校畢業生,兼顧2024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江蘇省內有高校畢業生需求的各類用人單位。
抓住秋季求職招聘關鍵期,線上充分利用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多渠道聚集高校畢業生崗位信息,提供常態化、不間斷的線上特色服務,各設區市將至少舉辦一場不少于50家本地用人單位參與的'本地線上招聘活動,積極引入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增加崗位供給;重點發動本地國企、事業單位、上市公司、頭部企業、“瞪羚”企業、“小巨人”等優質用人單位,提升崗位質量。人社部門還將梳理更新本地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及時在平臺發布本地市情簡介視頻、就業資訊(含地方重點活動公告、活動新聞、秋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引才活動計劃、人才服務機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聯系方式等)、職業指導課程、云端宣講等信息。
線下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構建上下聯動、資源統籌、對接精準的全方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各設區市將至少舉辦一場本地線下招聘活動。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和高校畢業生數量、專業分布,有針對性地組織行業化、小型化、專業化、定制化的赴外引才活動。
積極開展校地對接。人社部門將通過就業小分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進校園,與重點、專業對口高校開展小型化校地對接活動,加大崗位信息、地方人才政策宣傳推介,吸引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留蘇來蘇就業創業。
加大見習對接服務力度。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為契機,持續摸清2024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意愿,為符合見習條件人員提供針對性服務。采取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見習崗位供需對接活動,向高校和2024屆高校畢業生宣傳就業見習政策,鼓勵各類見習單位開發更多更高質量見習崗位,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提高就業見習實效。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九
為著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工作,緩解“用工難”“就業難”問題,8月20-21日,寧夏銀川市總工會聯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功舉辦了“職引向未來·畢業就出發”高校畢業生陽光就業系列活動,采取“線上+線下”“招聘+觀摩+座談”的.形式,通過“線下招聘會、線上直播帶崗、觀摩企業、就業懇談會”四項活動,全方位為用工企業和高校畢業生服務。
據介紹,線下招聘會吸引了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寧夏通宇電梯制造發展有限公司等127家企業進行現場招聘,提供了3400個就業崗位,1800余名求職者參加,476人達成就業意向。求職者穿梭于各個展位,駐足閱讀招聘簡章,與企業招聘人員交流,主動了解各用人單位情況,尋找心儀的就業崗位。現場還設立了政策咨詢服務臺,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指導、法律咨詢、醫療互助宣傳等服務。
本次活動同步啟動了2場網絡招聘會,邀請寧夏中欣晶圓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走進直播間,進行線上直播帶“崗”,直播熱度達到2.38萬人次。通過“直播帶崗”的形式提高了企業招聘效率,也為求職者提供了空間便利。直播過程中,還邀請銀川市就業與創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就“穩就業、促增收”向求職者介紹了相關政策。
活動中,銀川市總工會組織47名高校畢業生,觀摩了寧夏隆基樂葉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漢堯富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生產和職工工作情況,感受企業文化,提高了畢業生就職意愿。
此外,銀川市總工會還舉辦了就業懇談會,高校畢業生、企業代表、勞動行政部門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國家就業政策、企業人才需求、畢業生職業規劃、應聘注意事項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銀川市就業與創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講解了企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優惠政策,企業代表介紹了企業用人需求、求職注意事項,高校畢業生們也就職業規劃暢所欲言。通過懇談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實習實踐的幫助,解決了用人信息供需不對稱問題。
據悉,今年以來,銀川市總工會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線上線下多維結合,開展了內容形式豐富多樣的就業創業活動,全力保障企業穩定崗位,滿足廣大職工求職需求。全市各級工會開展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等就業服務主題活動和專場招聘15場次,線上發布招聘信息146期,參與企業735個,提供崗位27470個,達成意向性協議3200人。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十
興隆鎮緊盯排查出的返鄉回流人員379人,督促各村的幫扶責任人和網格員及時采取有力措施開展幫扶工作,確保返鄉回流人員如期實現就業:
一是緊急召開專題工作會,分析其返鄉或未轉移就業的`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落實工作責任,每天跟蹤督查通報就業進度情況;
二是廣泛宣傳動員開展足療、家政等就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
三是打印、轉發《鎮巴縣20xx年度重點建設項目用工需求信息表》、《全縣規上企業用工需求信息表》、《南通高新區規上工業企業用工缺口匯總表》;反復宣傳,推送就業崗位,宣傳疫情防控情況,引導外出轉移就業和本地靈活就業,借助防返貧監測網格員排查和“進、知、解”入戶,一對一宣傳落實就業;
四是聯系對接鎮內71家經營主體用工企業和在建項目工程招人用人。
通過以上措施的采取,截至目前已實現就業296人,其中:省外105人,縣外省內55人,本鎮本村128人,就業幫扶基地帶動就業8人。下余的83人將在6月2日前全部實現就業。
就業動員會議 就業動員會通訊稿篇十一
8月28日,在輪臺縣哈爾巴克鄉一處香梨園里,來自陽霞鎮的.55名群眾分別進行采摘香梨、運送香梨、包裝香梨的工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為充分拓寬創收渠道,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條件,8月份以來,陽霞鎮積極宣傳引導,組織村里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增收致富。
組建力量,精準摸排就業意愿。各村主要領導牽頭,包村干部及村“兩委”干部逐戶開展勞動力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摸清本村勞動力就業底子,根據務工現狀、務工意愿和務工需求等分類跟蹤登記,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充分利用微信、鄉村大喇叭等,開展務工動員。
統籌協調,多方對接就業渠道。充分發揮鎮黨委、政府和本村致富能人等信息渠道,全面了解就業信息,帶領更多勞動力外出就業。持續加強與縣域各用工企業和各鄉鎮季節性用工需求的對接拓寬就業渠道,改善就業結構,增加群眾務工收入。
加強保障,確保安全務工。陽霞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會議和文件精神,實施多項優惠政策,通過召開座談會、動員會,開展“點對點、一站式”精準服務等方式,把就業工作細化到每個家庭每個人,促進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有序外出務工。
8月份以來,通過“點對點”有組織輸出等多種渠道,已有效輸出務工人員2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