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爵士音樂教學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爵士音樂教學篇一
多媒體、鋼琴、薩克斯風
1、對比法、教學示范、評價法、作品成果展示。
2、讓音樂來講課,讓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3、師生互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同創新。
1、了解爵士樂的起源與發展狀況,及其相關文化、藝術價值等,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美國黑人爵士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意識。
2、掌握爵士樂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3、能夠小組合作進行歌曲的爵士創編。
一、導入:教師現場演奏2首薩克斯風樂曲片段--------《回家》 《像我這樣的朋友》
引出課題:《爵士樂》
二、爵士樂起源介紹
1、問題設置,引出爵士樂的起源。
2、聆聽布魯斯的音樂色彩,介紹布魯斯。
三、探尋爵士樂的音樂特點。
1、通過對比聆聽,行走感受,引出爵士樂的第一個特點----搖擺。(課堂預設:學生可能沒有搖擺動作,教師要通過形體示范律動進行引導。)
2、探尋產生搖擺感的原因(對比體驗,發現爵士樂的強弱拍倒置的特點)。
3、學習更為典型的爵士節奏-----切分節奏,課堂掌握并體驗。(對比學習)
4、教師用薩克斯風演奏《brother john》的兩個樂句的不同風格,引導學生發現爵士樂的第二個特點----獨特的旋律。并學習歌曲《brother john》旋律的爵士版演唱。(課堂預設:學生可能找不到b3、b5的音高,教師采用手勢表達引導學生感受的音高)。
四:課堂體驗環節
教師引領,為歌曲《brother john》編配爵士伴奏,創設更濃厚的爵士氛圍。(重點:爵士鼓點的強弱的倒置、身體的搖擺)
五:小組創編、展示
1、小組(5-6人)討論、創新、排練,教師巡回輔導,完成《brother john》的爵士版改編,并上臺展示。
2、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評價標準:作品要充分展示爵士樂的特點---搖擺、節奏的變化、旋律的變化等)
3、通過學生的展示與創新,引出爵士樂的第三個特點:即興。(課堂預設:各小組的排練可能只關注三個聲部合奏,忽略身體的搖擺律動,教師應根據情況及時提醒。)
六、尾聲:
1、總結爵士的三個特點。
2、在諾拉·瓊斯的《不知為何》美妙歌聲中,教師以引導性的話語結束本課學習,并布置課下拓展作業。
通過前幾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對世界音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各時期的音樂風格、地域特點、內容等有了大致的掌握,對拓展世界其他風格的了解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同學們對爵士樂的風格比較陌生,但對流行歌曲的興趣卻非常濃厚。故可以通過流行歌曲去引導、發現其中的爵士樂,從而引出爵士樂并去了解她。
爵士樂的節奏非常繁瑣,與同學們平時接觸的音樂節奏完全相反,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
歌曲的創作對同學們來說有很大的難度,需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為其鋪墊??稍O計難度由淺入深,淺嘗即可!
老師們,我本次授課的課例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第十三單元“爵士樂”一課,下面我對于本課的設計進行一下效果分析。
教師基本功展示效果:運用樂器--薩克斯進行演奏,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音樂,能更好地創作本課音樂情境,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彈自唱,為學生吹奏伴奏,能把握學生演唱的節奏、時間和情緒,讓體驗環節的效果更明顯。
問題的設置效果: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教師引導學生思維,劃定范圍讓學生思考,能基本保證學生的回答不會天花亂墜,能夠為知識的探究做好鋪墊。
學生體驗環節效果:通過范唱和領唱帶動情緒,要基本做到聲情并茂。
小組討論環節效果:保證8-10人一組,設立組長,引導組員根據問題需要進行主題討論,現場氣氛高漲,討論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同時鍛煉同學們的合作意識。
學生展示環節效果:挑選1-2組進行創作作品展示,教師做好服務,搭建平臺,同時所有學生一起感受每組的作品,讓本課達到教學高潮。
希望,本節課的效果能得到大家認同,謝謝!
爵士音樂教學篇二
1、了解、接受多元音樂文化,開闊學生視野。
2、通過中外爵士樂的欣賞,使學生感受、體驗爵士樂音樂的風格特征。
3、激發學生練習爵士樂的興趣,為進一步欣賞和表演爵士樂打下基礎。
爵士樂的風格特征。
爵士樂節奏練習。
一、創設情境,組織教學。
二、導入——對比欣賞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樂”。
三、新課:
1、請大家談談對“爵士樂”的印象。
2、教師簡介爵士樂的起源,解釋“布魯斯”和“拉格泰姆。”
3、常見爵士樂器的簡介。
4、欣賞《南部之子》
注意:
a樂器演奏部分以什么樂器為主奏?(引出迪克西蘭爵士樂)
b伴奏部分強弱有什么規律(打破傳統強弱規律)
5、欣賞《不知為何》,注意樂曲是否容易唱?(引出連續切分)
6、爵士樂的風格特征歸納。
7、學生用電子琴彈奏音樂片段,體會爵士樂風格。
8、學生分聲部練習與多聲部練習節奏。
9、爵士樂在中國的發展與現狀。
10、學生即興表演舞蹈或律動。
四、爵士樂的價值及影響。
五、小結、下課。
資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樂。樂曲速度稍快,表達演奏者愉悅的心情。樂曲開始的前半部分和結尾部分是以小號為主的爵士樂隊演奏,當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詞: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瀟灑,平時穿著打扮猶如國王一般,是當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熱愛音樂,把音樂視為生命。人們都把他稱為“南部之子”。
《不知為何》是一收由諾拉·瓊斯演唱的爵士音樂。在以鋼琴和大提琴為主的爵士樂隊伴奏下,歌聲徐緩、纏綿,曲調松弛、怡然、略帶憂傷。散發著一種特有的民謠的清新韻律。諾拉·瓊斯的演唱音色優美、清新亮麗。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國黑人爵士音樂家,被稱為“爵士樂之父”。表演熱情洋溢、詼諧機智。
諾拉·瓊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稱,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樂、鄉村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音樂風格。演唱專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屆格萊美大獎上獲8項提名,并獲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單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樂演唱專集、最佳非古典錄音工程專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項大獎。她史無前列地奪得了格萊美所有的四項最重要的獎項。
爵士樂(jazz)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的黑人音樂,后來傳入城市風靡美國,并成為世界性的流行音樂。爵士樂是美國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音樂。獨特的音樂語言、極具個性的靈活的音樂演奏,時而低沉憂傷,如泣如訴;時而強勁高亢,激動奔放,給人深刻的精神體驗和心靈的喜悅。
爵士音樂來源于布魯斯。布魯斯是17――18世紀,黑奴懷念故鄉和親人,常常唱一種哀歌表達他們痛苦的心聲,由于藍色在美國被看作是憂郁的色彩,這種悲哀的歌曲,統稱布魯斯。
拉格泰姆鋼琴音樂是爵士樂的另一個起源。它從非洲民間音樂發展而成。音樂帶有幽默、歡樂、活潑的情趣。喬普林被人們譽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蘭爵士樂始于20世紀初,它吸收了“布魯斯”音樂和“拉格泰姆”音樂的成分,形成一種由小號領奏的小樂隊即興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樂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樂,在和聲、旋律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以自由、大膽、隨心所欲地發揮。它強調音樂本身的強度與張力,加入大量的不協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樂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爾琴、塔部拉雙鼓、擴音“拇指鋼琴”,以及大量的電子音響設備和打擊樂器。它一出現,就受到廣大爵士音樂家和爵士迷的喜愛。自由爵士樂隊20世紀爵士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爵士樂在我國的歷史。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現過相當規模的爵士樂演出和一些頗具水準的爵士樂音樂家。那時主要是為舞廳伴舞。80年代末以來,爵士樂在中國復興,并贏得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
爵士音樂教學篇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征,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
【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
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展和音樂特點
【重點】
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
【難點】
掌握爵士樂的節奏特點,并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多媒體、音響
(一)對比欣賞
播放民歌《茉莉花》,學生欣賞。
師:同學們,這首歌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聽一曲與眾不同的《茉莉花》,大家聽一下這首《茉莉花》和剛才的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播放爵士樂《茉莉花》。(欣賞完后學生舉手發言)
師:第一首《茉莉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民歌,第二首在風格上完全改變了,改編成了一種新的形式,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就是爵士樂,今天我們就走進爵士樂的世界親身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