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民間故事:新娘年幼,洞房夜不肯就寢,新郎:別怕,給你講故事
原標題:民間故事:新娘年幼,洞房夜不肯就寢,新郎:別怕,給你講故事
月夜,戎安康塌上驚醒,他下意識摸了摸脖子,還在...
方才一場噩夢驚的他渾身冒冷汗,那噩夢真實的可怕,真實到他現在脖頸處都有些發痛。
真的是夢嗎?
冥冥之中,他感覺自己已經過一次了,正午陽光燦爛,劊子手毫不留情的刀起刀落...
戎安康心中胡思亂想之際,屋外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他打開門就見父親帶著幾人從后門走了進來,不一會兒便有幾車東西匆匆運了進來。
見到眼前場景,戎安康心中一驚,這是....朝廷派發的賑災糧!
熟悉的場景,讓戎安康腳下一踉蹌,險些跌坐在地。
在方才的噩夢中,父親也拉回了幾車賑災糧,原以為成功運送賑災糧之后,他們戎家自此以后便會飛黃騰達,可卻讓一家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幾車賑災糧,讓他們戎家竟走上了滿門抄斬之路。
猶記上一世,這賑災糧原本不是由父親運送,而是由朝中另一位大臣郭子明運送,可賑災糧交到他手中沒多久,他便申請移交文書遞到了父親手中,借自己有事為由,讓父親承擔這一責任。
彼時戎安康和他的父親為此事對郭子明連連感謝,因為運送賑災糧非小事,若是能夠成功運送過去,解決了南方糧食問題的話,不僅會被圣上獎賞,而且還會得到南方百姓的擁護。
可謂是一箭雙雕,這樣的事情對于在朝中不上不下的戎家來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機會,可他們戎家卻不知,正一步步走入郭子明設下的圈套之中。
說起郭家,就不得不提郭子明和戎父二十年前的一場恩怨,那時二人還未入朝堂,均是個還在拼命苦讀的頭小子。
十幾歲的年紀,意氣風發,雖然都在一個學堂讀書,但郭戎兩家的家境卻相差甚遠,郭家榮華富貴,就算是在學堂里,也有書童伴讀,下學時馬車接送,更是有著丫鬟小廝瞻前馬后的伺候著,家里家外都過著眾星捧月的生活。
可戎家就不同了,小門小戶的不說,戎父在學堂中的刻苦,似乎也成了格格不入,時常受學子們的欺負,尤其郭子明更甚。
但在眾多白眼之中,唯有一人逆風而行,每每戎父受欺辱時,都有一女孩兒前來阻攔,原本還囂張的學子們一見到這女孩兒,頓時便沒了氣焰。
這女孩兒不是別人,正是夫子的女兒柳青芳,柳青芳生得好看,白凈凈的小圓臉,一雙靈眸大眼直勾勾的盯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郭子明一下兒就被柳青芳給迷住了,每天都纏著她不放,當時郭家在城中是什么勢力?誰若是能抱住郭家這一塊香餑餑,日后就算分口肉湯喝,也足矣了,為此夫子也有意將柳青芳許配給郭子明。
但柳青芳是個硬氣的人,一心喜歡戎父,后來更是在與郭子明新婚前一晚和戎父生米煮成了熟飯。
這事兒,一夜之間傳遍了大街小巷,郭家覺得丟了面子,當即便退了婚,夫子怒氣沖天,可如今柳青芳清白不在,只得讓其嫁進了戎家。
當天晚上,愛柳青芳心切的郭子明哭嚎一夜,但到了第二天時,郭子明就跟沒事兒人一樣,甚至到后來都進了朝堂之中,他與戎父還是說說笑笑的。
人人都稱郭子明大度,從前的戎安康也是這樣認為的,可經歷那一場噩夢,戎安康才知郭子明根本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而是他心中憋著一股勁兒呢,這勁兒一憋就是二十年。
移交賑災糧,看似好心,但里面的彎彎繞繞只有郭子明自己知曉,運送賑災糧一事,做好了會得到圣上獎賞,可做不好可是會掉腦袋的。
郭子明打的就是這個小算盤。
在經歷過一次亡之后又醒了過來,戎安康不知是噩夢提醒,還是他...此刻重生了,可無論如何,上天無疑不在給他機會,他要緊緊抓住這一次機會,莫要讓戎家悲劇重蹈覆轍。
想到這里,戎安康不禁握緊了拳頭。
如今他們一家人健在,雖然這些賑災糧已經交到了他們戎家手中,但只要他們都還活著,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小心避過噩夢中的提醒,他們戎家必將會逆風翻盤。
第二天早飯過后,戎安康還沒去找戎父,戎父便先一步尋過來了。
戎安康記得,噩夢之中,父親也來找過他,提及了賑災糧一事,也提到了他的婚事。
果不其然,戎安康正回憶著夢中之事時,便聽戎父開口說道:“昨日你郭伯父尋到我,將運送賑災糧的文書交給了我,如今運往北方的賑災糧就在家中,天寒路遠,父親需要你的一臂之力啊。”
的確,這么多年戎安康走南闖北,去往南方的路,他再熟悉不過,可就是因為熟悉,他才在路上大意,遭人暗算,導致第一次假運輸被人發現,這才有的后來發生的一切。
如今看來,當初郭子明想的是在路上劫糧,讓戎家為此束手無策,落得一個看管不力的罪名,可郭子明卻沒想到他們戎家也留了一手,首次運輸的是假糧,而真糧還在家中存放著。
所以這一次,他萬萬不可大意,思來想去,便對戎父說道:“爹,北方干旱,饑民挨餓數日,若是走陸運雖然安全,但時長不可估算,不如鋌而走險走水運,最慢五天到達,快的話三天就能到南方;除此之外,陸運也不得棄。”
戎父不解,便問:“若是水陸都走的話,那豈不是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要雙倍,可朝廷派發下來的人馬一共才...”
戎父話音未落,便聽戎安康笑道:“不必雙倍,大批量人馬都用在陸運之上,水運只需一個船夫,還有一個我就足夠了...”
說著話,戎安康見父親皺眉不解,不禁再次開口說道:“陸運運假糧,水運運真糧,父親你想,那郭子明是何人?朝廷中的老狐貍啊,每次不都是他到圣上面前邀功嗎,怎么到了這時候他卻放棄了?”
戎父亦是若有所思,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是啊,我怎么沒有想到,郭子明說是其父生病,要回家照看,才將這賑災糧給了咱們戎家,哦對了,他還提到了你和郭娟的婚事,說是待戎家將賑災糧成功運送過去之后,便將郭娟許配給你。”
聽了戎父這話,戎安康不禁冷笑一聲說道:“郭子明說的是真是假,過幾日便會知曉了...”
而后,按照戎安康的指示,大多數人都跟去了陸運,而他自己則是帶著部分賑災糧走水運去往了南方。
一切都如戎安康所料,父親所帶領的陸運那邊,剛走到半路便遭了山賊,山賊一個個赤手空拳,沒有奪命之意,直沖賑災糧而去,可當山賊劫車之后卻發現,車上哪里還有賑災糧,分明就是一車石頭。
在郭子明氣憤之余,另一邊走水路的戎安康已經帶著部分賑災糧到了南方。
而另一部分賑災糧之所以沒一同運過來,他戎安康還有其他用處...
幾日之后回到家,戎安康便見父親氣憤的在家中踱步,見到戎安康身影,戎父趕忙迎上來問道:“你那邊運送可順利?”
見戎安康點了頭,戎父這才松了口氣,“早知如此,還不如將那些糧全部運送過去,以免夜長夢多啊。”
可戎安康卻是搖頭說道:“非也,既然郭子明有要害咱們戎家之意,那么便趁此次賑災糧一事揪出他的狐貍尾巴,這一次他若是沒有成功,下一次就不知道要在什么時候出手了,到時若打咱們一個措手不及,我們只得將惡氣咽下去。”
戎父應了一聲,“沒想到這郭子明平日里對我和顏悅色的,卻在此時要害我,難道他還在記恨當年之事不成?”
戎父喃喃自語著,隨后便聽戎安康開口說道:“據我所知,郭子明并非能夠隱忍之人,當年父親和母親之事,在郭子明心中當是種下了奪妻之恨的種子,按照他的格,當晚就會大鬧現場,可他卻沒有。
更是因此隱忍了二十年,才終于等到賑災糧這一次機會,這背后,怕是有人在指點他,父親您不若想一想,有沒有一個人左右逢源,既在您這邊討好,又與郭子明關系不錯的?”
說到這里,戎安康自己心里已然有了想法,卻沒有說出口,只等著父親自己明白過來。
戎父蹙眉思索良久,好一會兒才見他忽然瞪大雙眼說道:“莫非是...夫子...”
在戎安康心中想的也是這個人,戎父的夫子,也就是父親的岳丈,戎安康的外公。
從這么多年的相處中來看,外公一直都對當年之事耿耿于懷,不然不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寧愿去郭家,也不愿踏進戎家半步,不過盡管如此,外公從來沒說過父親不好。
現在想想,正是外公的左右逢源,才給了郭子明陷害戎家的機會,噩夢中,戎家先前未運送賑災糧,反而藏糧在家的事情,正是外公透露給郭子明的。
這其中若非沒有外公的摻和,那么圣上滿門抄斬之際,為何又偏偏放過了自己的母親柳青芳?
想到這里,戎安康朝著父親點了點頭,“大概就是外公了,外公本就是夫子,對朝中之事了解頗深,而那郭子明本不愛學習,卻在你娶了娘親之后,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其中定是有外公的指導。
而郭子明想借賑災糧一事陷害我們戎家,如今卻讓他吃了屈,也必定會讓外公前來打探消息,好讓他有下一步的打算。”
戎父聞言,嘆了口氣:“沒想到夫子這么多年竟是...唉,若真如此,便讓夫子傳遞假消息如何?”
戎安康有著自己的思量,于是便搖了搖頭說道:“萬萬不可,如實說就好,讓郭子明知曉,我們戎家還剩了部分賑災糧沒有運送出去,至于藏在了哪里,切不能讓他們知曉。”
父子二人正說著話,另一邊門外便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二人回過頭去,果然見夫子柳永昊負手前來。
但見柳永昊拍了拍戎父的肩膀說道:“當真是我的學生啊,聽說郭家把運送賑災糧的事情,移交到你的手里了,而你在運送糧食的時候,遇了山賊,結果山賊搶去卻發現竟是石頭。
此招不錯,探路試賊是好事,可...畢竟這是運送賑災糧,可不是朝廷之爭,這糧啊,還是要盡快運送過去才是。”
柳永昊說罷,便聽戎父開口說道:“岳丈莫急,您恐不知,我們其實是兵分兩路,假糧走陸運,真糧走水運,一部分糧食已經被安康送至南方了,還望岳丈放心。”
果不其然,就在柳永昊聽到這事兒的時候,臉色不由得變了變,不過他還是抓住了話里的要點,便連忙問道:“現在天熱著,這糧你放在哪里了?快叫我去瞧瞧,若是放壞了,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大事。”
噩夢中,柳永昊也問過同樣的話,不過父親并沒有告知,現在也是,吊著郭子明的胃口,讓郭子明一直認為一切盡在掌握中,到最后一步再搗毀他所有的計劃。
如同夢中一樣,柳永昊見沒問出個所以然,便匆匆離去了。
在柳永昊問話沒幾日之后,郭子明便親自上了門,身邊還帶著他的女兒,郭娟。
郭娟是郭子明的長女,剛剛及笄不久,戎安康和郭娟有過一面之緣,但見郭娟生得貌美,又是那般天真燦爛,戎安康動過心,可如今想來,這郭娟也不過是郭子明算計他們戎家的一枚棋子。
時隔二十年,郭子明的心中仍舊放不下當年的仇恨,所以他寧可犧牲自己的女兒,也要為自己出一口惡氣。
噩夢之中,郭子明先前本無心將郭娟許配給戎安康,可因搶了假賑災糧,郭子明不得不將郭娟和戎安康的婚事提前。
也就是眼下,郭子明與戎父談笑風生,說著話,便提到了戎安康和郭娟的婚事,這一次戎父已知郭子明的目的,本不想同意,可戎安康卻是意料之外的同意了。
于是郭子明便樂了,直說要二人盡快成婚才是。
戎安康也沒有反對。
三日之后,戎郭兩家大婚。
戎安康坐在高頭大馬之上,心事重重的帶著接親隊伍來到了郭家。
猶記夢中,那時他心中欣喜,所以在郭家門口等了一個時辰,他都毫無怨言。但是這一次,他可不會吃啞巴虧,特地讓接親隊伍晚出來了一會兒,所以當他們到郭家門前時,郭娟已經等候多時了。
接親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從拜堂到入洞房之前都不會有事發生。
今日最關鍵的人物是郭娟...
戎安康此時此刻站在洞房門前,望著屋中燭火通明,想起噩夢中的場景,他都不由得心驚。
好一會兒他才穩定了心神悄然進了屋。
掀蓋頭,喝合巹酒,然后...洞房花燭夜。
前兩步郭娟一直都很配合,可到了洞房花燭夜時,郭娟卻哭鬧起來。
噩夢中,那時的戎安康面對這樣的郭娟不知所措,只當她還小,又被郭家富養著,難免有小孩子的心,便一直哄著她,哄著哄著,便聽郭娟說想吃番薯。
番薯是北方特有的食物,如今南方大旱,唯有番薯好存放,又能飽肚,所以賑災糧中便有不少番薯。
那時候戎安康以為郭娟饞嘴,想都沒想便帶著她去了父親存放賑災糧的地方,偷拿了兩塊番薯出來烤著吃了。
卻沒想到這正是郭子明的計謀,利用郭娟問出賑災糧所在,他郭子明便趁機偷梁換柱,導致戎家再將糧運送到南方時,才發現那些糧底下全是石頭。
而真正的糧卻在戎家地窖中找到,圣上大怒,郭子明更是在圣上面前吹耳旁風,將戎家說成了想要將賑災糧據為己有的惡人,導致圣上當下便下了給戎家滿門抄斬的旨。
戎家為此有苦難言,他們怎么也沒想到真正的糧竟會在他家地窖中發現,如今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只得悶聲認了罪。
或許是老天爺覺得他們戎家命不該絕,這才給了戎安康一次重生的機會。
所以現在,他戎安康可不會再給郭子明這個機會了。
此時郭娟就像噩夢中那般哭鬧著,戎安康耐著子問郭娟究竟想要什么。
郭娟眨著一雙明眸,好一會兒才怯生生的問道:“娟兒想要什么,安康哥哥都會給嗎?”
如同夢中那般,戎安康輕輕點了點頭。
“那...娟兒想吃烤番薯,安康哥哥能帶我去吃嗎?”郭娟問道,隨后見戎安康未說話,便又哭鬧起來。
噩夢中就是這樣,戎安康本不想帶她去吃的,可又見她哭鬧不止,最后更是抽泣不停,只好帶著她去了,現在亦是如此。
畢竟過程都得有,改變的只有結局而已。
戎安康沒有多說,當即便帶著郭娟去了存放賑災糧的地方,隨后又像夢中那般偷偷拿了兩塊番薯烤了給郭娟吃。
就在戎安康在火上烤紅薯的時候,郭娟忽然捂著肚子大叫起來,這一幕戎安康也記得很清楚,記憶中郭娟喊著肚子痛之后便離開了,沒多一會兒便又回來了。
戎安康猜測,郭娟就是趁這時候給郭子明告的密。
此時見郭娟肚子疼的在地上打滾,隨即便聽郭娟要去趟茅房。
戎安康沒有阻止,反而在郭娟離去之后,悄悄跟了上去,便見郭娟在戎府中輕車熟路的來到了后院兒。
戎安康探頭望去,果然見郭娟與郭子明匯合來了,此時郭子明見到郭娟的身影,趕忙問道:“娟兒啊,那藏賑災糧的地方,你可找到了?”
郭娟聽話的點了點頭,便一五一十的將位置告訴了郭子明。
郭子明聞言心中大喜,趕忙摸了摸郭娟的腦袋說道:“娟兒啊,你可真是爹的好女兒,你放心,等爹爹事成之后,你說什么,爹都會答應你的。”
聽了這話,戎安康心中不禁暗罵一聲:“你這壞東西,還想要什么給什么,若按照你的計劃走下去,郭娟也是要跟著我們一起砍腦袋的...”
說著話,郭娟便先行走了出來,戎安康也沒有耽擱,一溜煙就回了房中去。
且說那夢中到最后戎安康也沒有與郭娟洞房,因為郭娟回了屋去,又開始鬧了起來,不肯脫衣,也不不肯上榻就寢。
這時候戎安康知曉她是害怕了,雖然郭娟是被郭子明利用了,可她卻不知其中的彎彎繞繞,更不知若非他戎安康重生,她也是要上斷頭臺的。
這樣一想,戎安康心中悵然,再看向郭娟之時,眼中不由得多了幾分同情。
便拉著郭娟安慰道:“別怕,不如...我給你講一個故事聽?”
郭娟點頭應了下來。
卻聽戎安康說道:“從前啊,有這么一個男人,男人記恨另一個人搶走了自己的新娘,便抱恨在心,并在二十年之后實施了一場復仇計劃,假心假意將運送賑災糧一事移送給了另一個人,并在他的周密計劃下,將另一人家送上了斷頭臺,只是讓男人沒有想到的是,有人借此重生了。
那個人知曉男人想要做的一切,可卻沒有阻止,一直看著男人的所作所為,等到最后才來個甕中捉鱉,他個措手不及...”
戎安康說著,臉上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就在這時,屋外熙熙攘攘。
戎安康自信的開門走出去,就見郭子明被官府人押著走出了存糧的地方。
原來戎安康早就將郭子明的計劃告知了當地的府衙,為了不打草驚蛇,戎安康讓郭子明一直將自己的戲演到了最后,等到了存糧點,準備偷梁換柱的時候,才讓官府抓了個正著。
郭子明身為朝廷要官,卻做出偷糧一事,圣上聽聞此事,不禁龍顏大怒,登時便要處郭子明的罪。
雖然戎家記恨郭子明要這般陷害他們,可戎父心中也對郭子明懷有愧疚之心,若非當年他和柳青芳的事兒,或許他們兩家也不會鬧得這般僵。
于是便不顧圣上怪罪,幾次三番來到圣上面前說情,圣上這才免了郭子明的罪,只是革其職,讓郭子明成了普通百姓。
郭家被封的那天,戎家父子二人也去了,不是看熱鬧的,只因現在郭子明是戎安康的岳丈,理應如此罷了。
此時郭子明望著眼前曾經令他驕傲無數次的家宅默默流下淚水,轉而看向身后戎家父子二人,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我的計劃,你們究竟是如何得知的,我明明已經做的那么周密了...”
夕陽西下,戎安康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或許他們戎家命不該絕,才讓他戎安康了一次,又重獲一世,拯救眾人。
后來賑災糧成功都運送到了南方,第一批運送的米面之類的東西,第二批又送去了番薯土豆等物資,給了南方百姓兩次希望。
南方百姓為此對戎家感恩戴德,更是對圣上也忠心耿耿起來。
戎家因此次賑災糧一事,就此崛起,多年之后戎安康每每回憶起來,都萬分感謝當年的浴火重生。
(故事完)
注:民間故事教書育人,勸人向善,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