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犬記-中篇故事
一、臨終贈犬
紅松寨的賀昔德老倌中年喪妻,辛苦忙碌了一輩子,累得腰駝背曲頭發白,可晚年終歸還是落了個好結局。兩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先后成家立業,并成了一方佼佼者,替祖宗爭了光。
老大賀貴仁大學畢業后,回鄉發展山區教育事業,在一所鄉村中學任教多年,現在已是該校的校長。
老二賀貴福大學畢業后考取了公務員,分配在市城建局工作,由于善于鉆營,沒幾年成了全局的一把手,還真是青云直上,飛黃騰達。
兩個兒子對父親都挺有孝心,雖然因種種緣故未能將父親接到身邊盡孝。可逢年過節兩兄弟都要攜帶妻兒回家與老父團聚,當然更少不了逐月供應各類物資和生活用品。兄弟倆本來想在村里請一位大嫂做保姆,長期關照老人的起居飲食,卻被昔德老倌嚴詞拒絕了。他說自己身板硬朗,還能弄弄茶飯,要什么保姆?再說身邊還喂養了一條小牛犢似的狼犬,頗通人性,與老人親密無間,正好搭伴,以解寂寞。這么一說,兄弟倆只好罷了,只是平時托本家人常常走動關照一下。
然而,“子欲養而父不在”。正當老人開始安享清福之際,一場大病將老人猝然擊倒在病榻上,眼見得氣息奄奄,本家人急忙打電話將他的兩個兒子召回。兄弟倆望著辛苦忙碌一生的老父即將告別人世,不由悲從中來,心如刀絞,跪在病榻前失聲痛哭,
昔德老倌喘息著,艱難地從嗓子深處咳出一口濃痰。斷斷續續地吐出了一席話語:“孩子,爹苦了一輩子,沒啥留給你們……倒是喂養的這頭狼犬……挺講義氣……上個月又添了兩只幼崽……鄉里人說豬親狗義,爹死后你們兄弟倆……各抱一頭回去喂養,也算留個……紀念。這犬至少能……看家……守門……”
老人說這話的功夫,兄弟倆才發現小牛犢似的黑犬帶著兩只幼崽一直守在病榻旁邊,不住地眨巴雙眼,似乎也很傷感。兄弟倆心頭一顫,暗自驚嘆,這畜生通人性哩!
老人交待完自己的遺囑后,頭一歪,便咽了氣。
“爹……”兄弟倆大放悲聲,痛苦萬分……
熱熱鬧鬧地辦完父親的喪事后,兄弟倆各自打點行裝,準備踏上歸程。臨分手時,猛然記起父親的遺囑,這才四處尋找那兩頭幼犬。好不容易在屋后的那片竹林中尋著,卻不見了那頭母犬。這兩頭幼犬也許餓壞了,正嗷嗷地叫喚著,樣子可憐極了。
老大賀貴仁見狀,頓生傷感之情,兀自嘆了一聲:“這是父親留給我們的紀念,必須善待?。?rdquo;便彎腰抱起其中一只幼犬,裝在一個紙箱中,安放在自己的摩托車上。
老二賀貴福也哈腰抱起另一頭幼犬,放進小轎車,沖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嘻嘻一笑:“我們也帶一頭回城里去吧。說不定能培養成寵物哩!”
賀昔德老倌生前哪里想得到,自己留下的兩頭狼犬幼崽,后來竟影響了兩個兒子的命運……
二、貪婪惡犬
父親亡故后,賀貴仁和賀貴福兄弟極少回老家,也就難得見上一面了。賀貴仁在校執教,又是一校之長,里里外外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故而以校為家,極少出山。而賀貴福身居官位,混跡官場,同樣有忙不完的事情。兄弟倆一個在大山深處,一個在繁華都市,一晃就是兩年多沒見面了,偶爾記起才打個電話問聲好,聊幾句無關痛癢的話,算是保持著兄弟的情分。
這天,賀貴仁突然想起了進城探親的念頭。不為別的,試著想去市里向弟弟求援。原來,他所在的丁莊中學校舍建成已久,現在都成了危房。他向縣教育局和鄉政府打了幾個報告,上面也派人下來檢查過,同意重建,就是資金到位困難。在這種窘境下,有位教師提醒他:“你弟弟不是市城建局的局長么?何不向他求助,也許能開個口子,增撥一筆款子,不就萬事大吉了?”賀貴仁是個厚道人,從沒往這方面想過。這會給同仁一點撥,猛然醒悟過來??刹?,如今當官有權的大都會為鄉梓造福,況且還是自己的嫡親弟弟,難道會讓自己吃“閉門羹”嗎?不妨一試。
賀貴仁說走就走,當即向副校長交待有關事宜,便準備去山外搭上班車進城。才出校門,覺得后面似乎有人跟著,扭頭一看,竟是自家喂養的那頭黑犬。只兩年多時間,幼犬已長得膘肥體壯,像頭小牛犢了。賀貴仁不由一愣,心中忽地想起了什么,暗自默念道:“莫不是這頭畜生也在思念它的手足之親,想隨我一道進城去探望?”心念一動,便發了話:“‘大黑’,你真的想隨我進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