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學校為何難出“尖子生”-精英譚
今天,我出現在電視節目《奧普拉秀》之中,談論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片,我想大家應該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等待超人》,它講述了令人難忘的美國公共教育體系。事實上,我認為這部電影強大到足以影響甚至改變我們在教育方面的意識,并有望解決其中的一系列問題。
毫無疑問,美國教育體系的質量有助于使美國變得強大。但今天,許多公立學校是失敗的:在高中生里,只有1/3的學生準備讀大學,非白人學生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輟學。
對多數家庭而言,比起失敗的地方公立學院,無法讓自己的孩子在求學時作出選擇才是一種悲劇。我們需要作出巨大的調整,但這很難。
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很會講故事,這部電影的情節相當緊湊。這位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在片中向我們介紹了幾個學生,讓我們了解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同時也了解到他們希望獲得良好教育的渴望。古根海姆是一個偉大的講述者,用體現強烈情緒的手法,將這些學生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
同時,對于教育體系中存在的違規行為、教師的態度以及缺乏說服力的教材書等問題,古根海姆也進行了復雜而具批判性的分解。
這部電影以大量篇幅描寫了特許學校———我們知道,對于解決教育體制弊端,這是唯一一個方案中的一部分。對于那些諸如設有教育創新實驗室的優質特許學校,基金會將提供支持。但是,特許學校的數量只占美國公立學校的3%,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全面而系統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這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提供良好的教育。
如何提升教育質量?這要求我們首先弄清怎樣提高教師們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教育和引導學生。這將很難實現,而且需要很大的努力。基金會正在與幾個致力于提高教師水準的伙伴進行合作,共同從事開創性的工作。
我很榮幸能在電影中露了一小臉。同時,我也同意接受采訪,因為我認為美國的教育改革正處在一個特殊時期,我希望盡我所能來推動這一變革。
我的成功與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不無關系,我的學校很不錯,我還記得老師曾鼓勵過我。我很幸運,擁有每個孩子應該擁有的東西。
包括微軟在內的許多公司,都面臨雇用專業職員的困難。再看美國頂尖學院的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許多都不是美國本土出生或來自美國傳統公立學校,這些都顯示了美國的公立教育確實出現問題。
美國是一個奉行機會均等的國家,但是,沒有偉大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同等的機會。我們的國家經常說自己多么優秀,多么富有,但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這種優勢就會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