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先生-勵志人物榜
365天,每天一個馬拉松,可行嗎?對于32歲的英國人羅博·揚而言,還好吧,擁有“英國馬拉松先生”稱號的他有份體面的特種車輛工程師的工作,和未婚妻帶著21個月大的兒子安靜度日。忽一日,童年的苦澀泛起,催促他要用奔跑募捐,救助那些生活在恐懼中的孩子。
雖然職業(yè)體面,但收入不過小康,并無多余的錢財接濟貧苦,但他擁有無盡的生命力,以生命之勃發(fā),匯聚愛心,達成心愿。當然,故事遠不止于此,“英國馬拉松先生”一段悲苦的童年歲月讓這心愿更有質(zhì)感,他不愿如今的孩子重復(fù)他的不幸。
直到六歲,羅博·揚與媽媽和妹妹一道生活在父親家暴恐懼的陰霾中。他能抓起手邊任何東西抽打在兒子的身上,如今羅博·揚的身上還有兒時留下的傷疤。瘋子般的父親,有一天回家后,一把揪住兒子的衣領(lǐng),隨手抄起一截繩子,纏繞在他的脖頸上,繩子的一頭掛在衣架上,六歲的羅博·揚就像受了絞刑一般,滿臉漲成紫紅色。媽媽終于意識到,恐怖的日子必須結(jié)束了,否則母子三人遲早會喪命在這瘋子手里。
逃出噩夢般的日子,好日子并沒有隨即而至。媽媽沒有能力養(yǎng)育一雙兒女,將女兒寄養(yǎng)在姨媽家里,羅博·揚被送到一家兒童撫養(yǎng)中心,艱難的環(huán)境逼迫他必須贏得眾人的注意才能有繼續(xù)生存下去的可能,而唯一能達成這一目的辦法就是挑起打架,哪怕頭破血流也比默默承受要好。
八九歲時,羅博·揚聽到了一句話,由此開始徹底改變他的一生。“你啊!遲早就會像是你爸爸,一樣的下場。”揚雖小,但他內(nèi)心瘋狂地拒絕自己成為殘暴父親的翻版,拒絕血液中流淌的基因?qū)⑺蛐皭骸哪且豢涕_始,羅博·揚將自己投入功課和體育運動中,希望可以洗刷沾染的陋習,體育課讓他異常著迷。
11歲時,人生的轉(zhuǎn)折發(fā)生了,一位高級私立學校的副校長走進了揚的生活中,他教會了一個近乎孤兒的男孩子一切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在他的幫助下,揚才得以在決定未來學業(yè)的兩個重要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學校的圍墻終于阻擋住了頑劣少年奔向不堪人生的道路。
從學生時代,揚就展現(xiàn)了強大的運動能力,但是唯有跑步才最自然、最隨性,還有個紀錄可供沖擊。在此之前,已經(jīng)有人在365天內(nèi)每天至少完成一個馬拉松,若想引人注目完成善舉,只有完成366個,多一個就好。
說跑就跑,從四月份開始,揚踏上征程,每天02:45醒來,三點鐘披星戴月跑出家門,七點鐘完成指標——一個完整的馬拉松,洗完澡出發(fā)上班,日子一切如常。每天一個馬拉松,揚的努力并不止于此,他還抽工夫跑了26個超級馬拉松呢。那些只有在超級馬拉松賽中才能實現(xiàn)滿足感的超級跑者給羅博·揚印象至深,配速12公里還能談笑風生,連續(xù)跑400公里不用睡覺。
能力再強的人興許也會撞到傷病的墻上,羅博·揚在連續(xù)奔跑了221天,終于難以忍受膝蓋傷痛,走進了醫(yī)院。B超結(jié)果顯示,如果今后還想跑,現(xiàn)在最好停下來,幾經(jīng)內(nèi)心掙扎,他終于宣布,暫停沖擊紀錄,其官網(wǎng)上淡淡地寫道,“只是暫停,不是停止”,求助募捐的標識還在閃耀,我查了一下,截止到目前,慈善捐款總計30112。94英鎊。
一己之力,求得眾籌,實在不易。但這并不妨礙奔跑繼續(xù)。羅博·揚告訴我們,心中總有些念頭值得喚醒并執(zhí)著,沒錢不可怕,只要還有澎湃的生命力,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