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辯證法-人與社會
這幾年中國開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了。我曾去過丹麥的哥本哈根。發現那里騎自行車的人正在多起來。上班時自行車成行成隊、你追我趕,火車站旁的自行車停了一大片。有點追趕中國二十年前之勢。問當地人為啥,說年輕人騎車帥氣時尚。是買不起汽車嗎?答曰不是,是潮流。中國的很多時尚學國外,如果真的自行車又成了一種老外時尚,不知道啥時候中國的年輕人又會再學。丹麥這個國家人均GDP全球第六,高過英美。生活質量環境水平幸福指數好像全球領先,騎自行車是一種選擇,好像無意中表達了一種對財富對自然的看法。不知道這在將來是否又是一件領先的事。
這讓我想起富豪巴菲特的幾件事,與騎自行車有點兒意思上的小關聯。在美國遇到巴菲特,我說你在中國和美國一樣有名。他問為什么,我答因為你有錢。他說你可否回去后告訴中國人,說巴菲特已經沒錢了,他都捐了。說著他開玩笑地掏出錢包讓我看,錢包里有幾張散鈔票,錢包很舊,邊都已磨白了。說完他讓我和他一起拿著他的錢包照相。這件事已有幾年了,因為有點開玩笑,我也沒在意。可最近我又聽說他的兩件小事。覺得巴菲特除了財富外可能還代表了一些東西。一是IBM的女總裁說的,她說因為巴菲特的公司買了IBM的股票,她去看巴菲特,這位老人家不僅和她談了投資和公司管理。最后一直堅持自己開車把她送到了機場。還有個故事是運通銀行總裁說的,巴菲特一直是運通的股東,有次兩人約了在運通見面,因為飛機關系老人家到早了,他就坐在運通大堂等了一個小時。后來被人認出來,運通總裁趕緊下樓迎接,說怎么到了不告訴他。巴菲特說約好了時間,不應該提早打擾他。巴菲特的這些做法不像大牌人物,這可能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是怎么形成的?與他的投資成功有多大關系?
再說回丹麥,這個國家只有500多萬人。可這個國家給人的印象好像大很多,從產業,到藝術,到運動都讓世人記得它。它的農業、生物制藥、環境產業、乳業、航運業都在全球領先。馬斯基航運、諾維信生物、愛氏晨曦乳業、Eoco鞋業、Lego玩具、Bang&Olufsun影音設備等公司,如果你不深追,都不太會意識到它們是丹麥的公司。小國家大公司。而且這個國家稅收全球最高,福利很好,是典型的北歐福利國,人們的干勁和創造力哪里來的呢?與騎自行車有關系嗎?
大和小的辯證關系在丹麥表現在很多地方,在這里皇室和女王很受擁戴,被認為是國家最高權力和道德象征。但據說皇室和平民接觸很多,女王的國宴雖然儀式莊嚴,但菜式很簡單,國人喜歡的王妃聽說在教人們如何避免因曬太陽過多而得皮膚病;如何不花很多錢買名牌也可以穿著漂亮。丹麥很出名的景點是哥本哈根海旁的美人魚雕像,可看到之后你才會意識到她是如此之小,如此不起眼,這么小的東西怎么會名氣很大?有位丹麥餐廳的服務員回答了這個問題。原話是:“有名氣的東西就一定要大嗎?”
丹麥國家的這一切與騎自行車有關系嗎?我想,一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