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傳承“米其林”-成功之鑰
家族企業的精神傳承
“創新”是許多企業的精神,延續了100多年的米其林是如何使歷任繼承者自始至終保持這種傳承的精神呢?
在家族企業中,同一家族的各個所有者對彼此的價值觀和戰略思想有著相互影響。所以,由延續幾代的同一家族成員所控制的家族企業,更容易持續塑造企業文化。
米其林的精神傳承主要歸功于它的股東形式。米其林集團股東分兩種:一種是有限責任股東,他們擁有參加股東大會、審議年報、任命管理合伙人等知情權,可以對公司管理事宜提出質疑,但不能直接擔負公司的管理職責;一種是無限責任股東,他們承擔管理職責。
由于米其林家族長期擁有集團1/3的股份,所以在米其林的兩到三位管理人中,始終留有米其林家族人員的位置并主導公司決策。而非米其林家族成員股東大多擔任提供專業意見的角色。這保障了米其林集團多年來能夠始終圍繞一個核心精神進行發展。
制度保障了家族企業的精神在傳承中始終如一。
繼承人意外身亡,米其林落入“他人”之手
米其林集團創始人、第一任管理者愛德華·米其林,在42年的管理期間,把米其林從一家制作橡皮球玩具的小工廠發展成為輪胎行業的大公司。不幸的是他的大兒子在1932年飛機事故中去世,小兒子也在1937年的交通意外中身亡。由于兩個兒子的英年早逝,當愛德華去世后,他的女婿羅伯特·皮瑟不得不肩負起管理職責,直到愛德華的直系長孫費朗索瓦·米其林有能力接班為止。
家族傳承發生意外的情況并不少見,即便是皇帝接班也同樣面臨諸多的變化。
宋朝時期,宋徽宗趙佶沉迷書畫,廣修庭院,任用奸臣,不理朝政。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撒手不管,將皇位推給嫡長子趙桓,自稱太上皇。宋欽宗趙桓被迫接受其父禪位后,無力也無心抵抗。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頤養天年的美夢破滅,與兒子宋欽宗,連同后妃、皇子、宗室、貴戚共3000多人一起被金兵俘虜,押往北方。
徽、欽二帝被俘后,欽宗的弟弟趙構即位成為宋高宗。本無野心當皇帝的趙構在登上皇位、享受到皇帝的特權之后,開始戀戀不舍。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皇位打開了宋高宗的欲望之門。為了繼續享受天子的奢華無度,宋高宗拒絕北伐,置徽宗和欽宗于不顧,一路南逃,最終導致北宋滅亡。
另類繼承者
弗朗索瓦從羅伯特·皮瑟手中全權接過米其林后,并沒有讓大家失望。在他的領導下,米其林從輪胎業的世界第十上升到第一,從一方霸主變成了國際企業。1999年,在全權領導米其林40年后,弗朗索瓦正式宣布退職,其子愛德華·米其林(二世)全權掌管米其林。
愛德華·米其林(二世)盡管繼承了弗朗索瓦低調簡樸的作風,但是他在管理方面采取了與其父截然不同的風格。當年弗朗索瓦·米其林為了保密,拒絕法國總統戴高樂進入工廠參觀,而愛德華·米其林卻主動向記者開放米其林工廠。弗朗索瓦把米其林公司按照北美、亞洲、歐洲等地區來劃分事業,而愛德華卻認為這樣不利于全球化發展,并按照不同產品種類進行了重新劃分。最為明顯的是弗朗索瓦從不關心米其林的股票價格變化,而愛德華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米其林的股票價格。這些改變為米其林進一步打開了國際市場。
米其林再落他手
2006年5月,愛德華·米其林(二世)在海上駕駛游艇時,不幸遇難。在愛德華遇難的前20天,米其林的另一位CEO剛剛退休,在愛德華遇難后,米其林就只有米歇爾一位管理人。其實米歇爾并非“外人”,他的父親弗朗索瓦是弗朗索瓦·米其林姨娘的兒子。父母相繼去世之后,只有10歲的弗朗索瓦由這位姨娘帶大。在1991年退休之前,弗朗索瓦擔任了24年的米其林管理合伙人。米歇爾1944年出生,1996年加入米其林,任首席法律官和財務運營總監,2005年成為管理合伙人。世事難料,不知今后大名鼎鼎的米其林是否還能掌握在米其林家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