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懸念故事
劉總是市里最大企業(yè)的一把手,每次過年,他都要安排一次“拜訪”。劉總吩咐手下預(yù)備好年禮,各主管部門的領(lǐng)導(dǎo),無論職位大小,都要周全地打點(diǎn)到。
每家預(yù)備兩袋面粉、兩袋大米、兩箱白酒、兩桶油、兩箱干貨、兩袋蘋果,如果是局級領(lǐng)導(dǎo),再加半扇豬肉。
拜訪局級以上領(lǐng)導(dǎo),劉總是親自登門的。車停家屬院,劉總率先跳下車,從后車廂里抱下一箱箱禮品,擺在地上,活像趕集賣年貨的商販。劉總扛起半扇豬肉,走在前面,同行人員也每人拎著兩箱年貨緊跟其后,大部隊(duì)浩浩蕩蕩,回頭率頗高。
這天,劉總他們來拜訪遲局長。一行人抱著箱子爬上三樓,劉總按響了遲局長家的門鈴。
遲夫人從貓眼里瞥了一眼,見外面站著幾個人,地上放滿了東西,門都沒給開,隔著門喊:“你們怎么又來了?不是和你們說了嗎,別再來了!”
劉總忙在門外回道:“請問,遲局在家嗎?”
遲夫人說:“不在,你們有啥事找他,到單位去找吧!”
劉總樂呵呵地回:“沒啥事,就是過年,過來看看遲局長。”
遲夫人的聲音猛然提高了八度,那聲勢,半幢樓都能聽到:“別搞不正之風(fēng)!趕緊把東西拿回去,否則老遲回來看到,肯定大發(fā)雷霆!”
劉總在門外好說歹說,局長夫人就是不給開門。其實(shí),這是他們第三年來給遲局長送禮了,之前不是被局長夫人擋在單元樓門外,就是在家門口吃閉門羹。總之,嘴皮磨破,一粒米也送不進(jìn)去。
這回送禮又送不出去,劉總有點(diǎn)惱火,扛著半扇豬肉邊下樓梯邊嘟囔:“都說遲局長不收禮,為官清正,看來此話不假。”
這幾天,劉總帶著手下四處拜訪,跑斷腿了,沒送出去多少東西。上車后,有人不禁抱怨道:“別說局長夫人,換成我,我也不想收。面、肉、蛋、米、油,東西既不值錢,還那么多、那么惹眼。一看眼神就知道人家嫌棄這些東西,咱們又招搖過市,搞得周圍鄰居沒人不知道咱是去送禮的。依我看,不如空手去,兜里揣盒煙,把卡往煙盒里一塞,走時故意‘落’在局長茶幾上,出門后,再給局長打電話,告訴他,煙盒里有卡。瞧我想的,多聰明!”
劉總“嘿嘿”笑了,說:“我故意的!就送大塊頭的東西,不收正好,留著給企業(yè)職工分福利,反正啊,我把人情送到了。”
眾人不得不稱贊劉總,情商著實(shí)了得,這是殺雞問客,面子送到了,還不損失東西,實(shí)在高呀!
劉總沒再吭聲,得意地在車?yán)锖咂鹆诵∏鷥海肫鹆死险扇伺R終前交代他的遺言:“我這企業(yè)就交給你了,你可別辜負(fù)我對你的期望。行賄和受賄都是犯法的事兒,咱們和官場之人打交道,送禮是門學(xué)問。千萬別送錢,要送他們最缺少、自己又不會犯錯誤的……”
老丈人話說半截,還沒來得及指點(diǎn)到底送什么,便駕鶴西游了。
這些年,劉總自己漸漸悟透了老丈人沒說出的話。對某些人來說,他們不缺財(cái)物,而是缺“清正廉潔,兩袖清風(fēng)”的好名聲。
劉總這才想出了“拜訪”,就是要大張旗鼓地送禮,越是高調(diào),他們越是不敢收。把這個“拒收”搞得動靜大一點(diǎn),他們的好名聲便傳出去了……
這也是這么多年來,劉總的企業(yè)發(fā)展順利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