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排隊-生活
外媒刊出一篇文章稱,中國人上廁所時沒有按先后次序排隊等候的習慣,這從他們開車習慣上可見一斑。中國人在道路上行駛,欲變更車道時,往往爭先恐后,生怕落在別的車后面。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人們抱有這樣的觀點:稍一落后就可能導致失敗。因此,許多人在行車時只要有空隙就會迅速變換車道。看來,國人普遍養成排隊習慣尚需時日。
說起國人道路上的開車習慣,不得不文案每年黃金周都有的新聞——“高速公路堵成了停車場”。如果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遇到塞車,其情形是:所有的車輛都放慢速度,前后保持一二十米的距離,緩緩前行。沒有人往別人前邊亂插隊。因為他們知道,前邊有障礙,沒有秩序只會把事情搞壞。
我們似乎總在趕時間。最愛“快進”,狂點“刷新”。評論,要搶“沙發”;寄信,最好是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車,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磁懸浮;坐飛機,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雙收;創業,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排隊,最好能往前插隊。
其實社會成員是否善于排隊,在于這個社會對公正的看法。如果你從小到大不斷聽人灌輸秩序的必要,但在現實生活里卻發現很多人不用排隊就能拿到你想要的東西,你還會心甘情愿地老實排隊嗎?
如果不去“跑官”就得不到提拔,不去“操作”就得不到項目和生意,誰還會去排隊呢?如果不按規則做事,就處處碰壁,按規則做事則處處順利,那么,誰還能去破壞規矩呢?
特別是現在,排隊就意味著能力有限,是沒本事的表現,所以人們不喜歡排隊,喜歡加塞兒、活動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從側面證明自己。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在飛奔。小孩一生下來,就喂特級牛奶,牙牙學語就送英語班,剛上幼兒園就學奧數,到小學似已閱盡“天下滄桑”——人生呢,卻還只在起步階段。
一方面,我們為利益奔忙,很難慢下來靜心思考。另一方面,我們總想領先一步,片面強調成功和個人利益,不怕把成功建立在無辜者的肉身上。
所以市面上各種“職場小說”和琳瑯的“宮斗劇”非常火爆,它們把社會宣揚成一個“殺戮戰場”。在這個惡世界里好似只有鉤心斗角才能贏,只有比惡人更壞才能活得滋潤。這讓插隊思想深植于國人心中。
我們生活在群體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社會需要有各種各樣的規則。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形象地講:“人情主宰的世界是一個無序卑污的世界,而規則看守的世界才是真正自由的土壤。”當然,僅僅有了規則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自覺地尊重規則、遵守規則。至少,從認真排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