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成閃電沒必要-生活
賈玲說如果她執導的電影票房過30億元,她就瘦成一道閃電。其實不需要減到這種程度。只要減少10%就能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大部分人減肥的目標都比醫生建議的高兩倍。
有人跟蹤調查了12000名跑步愛好者,記錄他們每周跑的里程和每年的體重。盡管研究表明長跑和體形較瘦有相關性,但不管跑多遠,幾乎每個人的體重都在逐年緩慢增加。作者建議,“如果每星期都多跑4~6公里你可能可以保持體重。到最后,你每星期可能要跑96公里。”每星期跑100公里,即使兩個馬拉松,也需要運動四五個小時。
成功保持體重的人每周會稱一次體重,每周看電視不到10小時,每天鍛煉一小時。運動可能會將部分脂肪轉化為肌肉,但體重變化不大。運動后身體會主動調節,身體的代謝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下降,身體的自我保存機制會阻擋脂肪的消耗。
我們的胃的容量為1。4升左右,跟其他動物相比并不算大。一條大狗的胃,可容納兩倍于你的食物。“人體天生擅長攝入燃料,按需使用,并儲存其余部分以待日后調用。我們可以在不吃東西的條件下連續活動幾小時。身體脖子以下的部分,并不做很多復雜的思考,你把多余的脂肪給它,它會滿心歡喜地存下來。它甚至會獎勵你,讓你在暴飲暴食時產生愉快的幸福感。”
卡爾·齊默在《小生命》中指出,人一輩子要吃差不多60噸食物,相當于吃掉60輛小汽車。1915年,美國人平均將每周收入的一半花在食品上。如今,這一比例僅為6%。但我們的處境有些矛盾。數百年來,人們因為經濟的窘迫而吃得不健康。可現在,我們吃得不健康純粹是自己找的。我們處在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受肥胖折磨的人遠多挨餓的人。
如今,美國人平均每年吃肉122公斤,約為阿特沃特建議攝入量的1/3,然而大多數權威人士仍表示這還是太多。英國人平均每年吃肉84公斤。
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關鍵是要均衡。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身體主要的燃料儲備,但儲存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當身體需要燃料時,它往往會燃燒掉可用的碳水化合物,把多余的脂肪存儲起來。
我們吃大量碳水化合物,但很快就消耗掉它們,所以,任何時候,你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總量都不高——通常不超過450克。要記住的是,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后,無非是糖,通常是很多很多的糖。這也就是說,一份150克的白米飯或一小碗玉米片對血糖水平的影響,相當于9茶匙的糖。
我們大多數人攝入的糖分都超出所需。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入22茶匙添加糖。對年輕的美國男性來說,這個數字接近40茶匙。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最多5茶匙。超過限度很容易。一罐標準大小的碳酸飲料,含糖量就比成人每日建議最高攝糖量高出50%。
幾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糖。據估計,我們攝入的糖有一半潛伏在壓根沒人警覺的食物里:面包、沙拉醬、意大利面醬、番茄醬和其他加工食物,一般而言,我們不會覺得它們含糖。總的來說,我們吃的80%的加工食品都含有添加糖。亨氏番茄醬近1/4的成分是糖。它的單位體積含糖量比可口可樂還高。
我們吃的好東西里也含有大量的糖。一瓶500毫升的百事可樂含有大約13茶匙完全沒有營養價值的添加糖。3個蘋果能帶給你同樣多的糖,但還會給你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以及更強烈的飽腹感。據說,就連蘋果也甜得遠超實際需要。丹尼爾·利伯曼指出,現代水果經過選擇性培育,含糖量變得比從前高得多。莎士比亞吃的水果,興許并不比現在的胡蘿卜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