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謬論-成長
簡愛的名字從初中起就被同學們嘲笑。
當中不乏蔣天空,簡愛清楚地記得他雙手向后抱著腦袋,雙腿擱到了課桌上,笑起來微帶著邪氣的味道:“野丫頭還取個和名著—樣的名字。”
隔著一條走道的簡愛,抓起自己桌上的橡皮擦就朝他扔去,但被輕巧地閃開了。
“要你管!”不服氣地加上一句。
對方笑出了聲。
“你們的關系很好啊。”死黨挽起簡愛的胳膊,不懷好意地笑道。
“瞎說什么?”簡愛朝天翻了個白眼。她老是被欺負好不好!
“在我們看來就是很好!”好友加重了語調。
“‘我們’?”
“全班啊!”很輕巧的語氣。
“呵呵。”簡愛干笑道。
“你腦筋就是不開竅,以我們看——你們有戲!”
“有什么戲?滑稽戲?”
看著簡愛不以為然的樣子,好友正經道:“有沒有聽過一個男生時常惹一個女生,就是喜歡這個女生?”
“電視劇和小說里常看到……”
好友推了下簡愛的頭,“夠白癡的,別怪我沒提醒你。”
“拿著!”蔣天空脫下外套扔給了看臺上的簡愛。
簡愛接住他的校服外套嘀咕:“亂扔什么啊。”隨后把它草草地折疊放在了自己膝蓋上。
籃球場上,他白色的襯衫微微地被汗滲透,挺拔的后背,清爽的黑發。光看背影就能迷倒一群女生。包括簡愛。
簡愛始終沒對好友說的是——我喜歡他。自從高二開學他坐我后座起。是半年前的事了。
在廁所洗手時,簡愛被不認識的女生問起:“你就是那個蔣天空的女朋友吧?”對方臉上勉強地帶著笑意。
“不是的。”簡愛關掉水龍頭,走到廁所門口,回頭對小小吃驚的女生補充道,“你們誤會了。”
即使自己盼望著有一天能對這樣的問題給予肯定的回答,但是現在的回答是——“不是的”。
簡愛回到教室,轉身對后座翻著網絡游戲雜志的蔣天空說:“剛剛被人誤會了。”其實也不只是“剛剛”,一直被誤會著。
“什么?”男生還沉浸在色彩繽紛的雜志中。
“被人誤會是你的女朋友了。”
其實這樣的話是帶著危險性的。簡愛在這之前猜測過眼前男生會有的各種回答,例如,好笑地說:“竟然會有這種誤會?我可是對你這野丫頭沒感覺。”又或者曖昧地說:“那讓她們誤會好了。”再或者,一改往常的嬉皮樣,認真地問:“那……要不要做我的女朋友?”
唯獨,男生帶著“有些吃不消”的語氣地說出:“什么啊?搞什么啊?”
簡愛打哈哈道:“就是啊,搞什么啊!”
這是在搞什么呢?這樣被別人誤會而不爽的語氣,算是在搞什么呢?
擺明了是“不喜歡”的呀。
是誰說的?又是誰定義的?“男生時常惹一個女生,就是喜歡這個女生”?
簡愛拿起手機發件人選中了好友的名字,內容上寫道:“你這個謬論主義者。”卻沒有按發送鍵。
其實這條謬論是自己內心極其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