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結果的單戀-情感
真正的愛情,
是能愛一天,就愛一天。
我讀建中時,和三個朋友組成四人團,常一起探險。其中一個團員叫阿祥,從中二就單戀一個叫Vicky的女生。他們國中同班,后來她考上了中山女中。我們閑來沒事,很想撮合他們。我們鼓噪著要阿祥約她參加建中校慶,校慶那天,我們終于見到了她。她皮膚白眼睛媚。我們說刺激的氣氛最催情,逼阿祥帶她去鬼屋。
我們等在打造成鬼屋的教室外,期盼Vicky腿軟顫抖,由英姿煥發的阿祥摟著出來,她會凝視、崇拜、愛上他……然而畫面卻跟想象的截然不同:她一直偷笑,而他面色鐵青,眼鏡也不見了。一問之下,才知道有個“鬼”拍他腳踝,他嚇得猛力一跳,眼鏡掉在地上,被自己踩破了。
雖然校慶約會失敗,我們并不氣餒,立刻安排新計劃,要歌喉一流的阿祥約她去KTV歡唱。阿祥則因為前兩天一直練唱,喉嚨沙啞,有失水準。唱完歌,大家借故散場,讓阿祥陪她。隔天,大家問他后來帶她去哪。他回答“市立圖書館”。我們聽了差點暈倒。
隔年五月,大家在她生日前夕聚會。阿祥家境很差,卻籌錢買了一臺CD隨身聽送她。我知道阿祥有多在乎金錢,因此這禮物證明他有多喜歡她。可惜送禮往往是很拙劣的追求方法,尤其是沒戳到點的禮物!我從KTV那次就知道Vicky很少聽音樂,送她隨身聽,就像把貓食送給小狗。
那天聊到社團里皮膚非常黝黑的小偉。阿祥說:“小偉的媽媽剛把他生出來就失聲尖叫。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大家急著問為什么,阿祥笑著解答:“因為她以為自己生了一個怪物。”我們聽了放聲大笑。我膚色黑,依然笑到岔氣。可是我卻注意到Vicky后來一直悶悶不樂。散會后我問她,她搪塞很久才說,她小時候皮膚很黑,這笑話讓她不舒服。我把她的話轉告阿祥,他很自責。
高二以后,大家忙于學業,漸漸疏遠。曾聽說阿祥開始練習跑步,也許是為了熬夜讀書而鍛煉體力。也聽說Vicky有一次在花蓮老家盲腸炎住院,他立刻前往探望,大家聽了都很感動。而我每次回想起那個笨拙的隨身聽禮物,就會感受到阿祥有多疼愛她。后來大家畢業。大一、大二……年華流逝。周杰倫成為巨星,青春不斷變奏……直到大四暑假,“四人集團”才終于再聚首。幾年不見,假音歌神變成胖子,阿祥變身型男。話題沒多久就轉到阿祥和Vicky身上。“你們后來在一起了嗎?”我問阿祥,覺得憑他現在的外形,一定能抱得美人歸。答案卻是否定的。而且他們從大二就斷了聯絡。“搞了半天,你的單戀根本沒結果嘛,一點意義也沒有。”假音歌神急著說。“誰說沒結果?我練跑步是因為她喜歡愛運動的男生,我變得有型、會說話,也是因為她的關系。我現在身體很好,每次慢跑都會想起她,很慶幸自己喜歡過她。我只是一直擔心我的追求會對她造成困擾……”阿祥說。我望著他,他的表情始終堅定而溫柔,我相信他仍舊很愛她,并不因為她從未接受他而有一絲埋怨。
回家路上,我想象阿祥懷抱著濃烈而單純的愛戀,朝未知的終點線慢跑前進。確實,不論單戀或交往,重要的從來不是特定的終點。愛情應該是能愛一天,就愛一天,時時結算,天天結果。世界上并不存在“沒有結果的單戀”這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