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頭啃草的牛-成長
愛因斯坦是20世紀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在科學領域,能夠和他比肩的,恐怕只有牛頓和達爾文了。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卻自稱為“只會啃草的牛”。
有一次,愛因斯坦應邀去參加一個校慶活動。參加活動的社會名流都頭戴高禮帽,身穿燕尾服,一個個光彩照人,高貴無比,在人群中高談闊論,而愛因斯坦卻穿著舊衣,頭戴草帽,待在一個角落里,即使他比任何人有名,卻并不引人注意。朋友悄悄地對他說:“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下,或者由你自己來場演說?”愛因斯坦說:“介紹什么?我是個啞巴,我本來默默無聞,就是穿上名貴的大衣,也沒人會認識我,我還是回去埋頭啃草吧。”說著,愛因斯坦悄悄地離開了活動場所,回去后一頭鉆進科研室。
據說,愛因斯坦3歲時,還有些口吃,很多人取笑他是個半啞巴。愛因斯坦成名后,有人問起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他笑著說:“啞巴沒什么不好,因為我要做一頭啃草的牛,而不是一頭昂首吼叫的驢。” 牛和驢同樣都有嘴巴,而兩張嘴巴的功能不同,前者默默無聞,躬身啃草,后者急功近利,嘩眾取寵。或許,這也是人類喜歡牛而不喜歡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