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刻也不認輸-勵志故事
“不認輸精神”,讓你柳暗花明。
一場籃球錦標賽,甲乙兩支球隊對壘。自開賽以來,甲隊雖一路拼殺,但形勢越來越不容樂觀,他們只有在這場比賽中贏對手7分才能順利出線。
比賽開始后,兩隊勢均力敵,互有攻守,拼得非常兇,當比賽只剩下最后5秒鐘時,甲隊領先乙隊2分。但是,甲隊要想出線,必須再贏下5分。稍有籃球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即使用最短的時間投進三分球,而對手還有一次控球的機會,耗掉剩余幾秒的時間簡直易如反掌。乙隊仿佛看到了勝利的光環,隊員的眼神中開始流露出喜悅之色。這時,甲隊主教練請求暫停,教練簡單地向球員交代了幾句后,比賽繼續進行。
甲隊隊員從底線發球后,將球帶向中場,乙隊隊員已經無心戀戰,全部退回到自己的半場。這時,帶球的甲隊隊員突然轉身,大步飛奔,縱身一躍,將球狠狠地扣進了自家的籃筐!在一片驚呼聲中,裁判哨聲響起,比賽結束了,雙方戰成平局。
難道甲隊隊員瘋了嗎?觀眾對眼前匪夷所思的一幕議論紛紛,直到加時賽開始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甲隊利用反常規的做法,贏得了寶貴的5分鐘加時賽。接下來,甲隊勢不可擋,連連得分。乙隊呢,隊員似乎還沒有從剛才那奇特的一幕中清醒過來,士氣低迷,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結果,甲隊此戰超出對手7分,順利出線。
我們姑且不去從籃球專業的角度,討論規則允許或不允許這么做,或者這么做裁判會不會讓對手得到那2分。我們僅就故事中的處置方法和由此帶來的結果,談我們自己的感受——把球灌進對方籃筐是一種能力,而把球灌進自家籃筐卻是一種困境中的非凡智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如此這般的“困境”,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像那些場上的球員一樣,認為輸贏已定,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尚未到來的結果的下意識認可。雖然不一定是舉手投降,但多會自我泄氣,失去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和英雄氣概。殊不知,未到“鳴金”之時勝負還是難測的,這時只要開動腦筋、疏通思路、另辟蹊徑,柳暗花明、峰回路轉也完全存在可能。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內心的堅守,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為之戰斗到最后一刻,半途而廢固然可惜,只差一層窗戶紙點破即可透亮時放棄就更加令人扼腕,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結果誕生,否則就不是被人打敗,而是被自己打敗了;二是思維的創新,在常規戰場上、以常規戰術不能取勝的時候,就要充分發揮創新思維作用,換個角度來分析和思考,用超常規的方式和方法來應對,或許勝負立現,那時你會發現,原來捷徑就在眼前,朝陽也會如此輕易地穿透那片原本迷蒙雙眼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