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要求不高 定位不清-職場故事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各大招聘會發現,目前求職的畢業生大都“放低身段”,抱著比較務實的態度找工作,但同時普遍存在自身定位不清、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招聘單位則呈現重“證書”不重學歷、重經驗不重專業的傾向。
“我期望值不高,找個一月一千多的就行。”今年從哈爾濱理工大學畢業的計算機軟件專業學生王再鑫說,“一開始薪水不重要,關鍵是看以后發展。”在記者采訪的本科及大專畢業生中,大部分人期望的薪金為一千多元,并表示不一定要去大公司,積累工作經驗更為重要。
雖然要求不高,但從畢業生的求職意向來看,很多人還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求職目標,在找工作時易“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招聘會上,大部分畢業生說不清自己想要一份什么工作,對未來發展則更欠缺規劃。
“我沒仔細考慮過,希望找一個穩定的單位,環境好就行了。”從遼寧某大學財會專業畢業的小王沒有明確的求職意向,來北京找工作也只是因為“大家都想來這里,我以為機會多,工作也會好找。”
“現在求職的大學生很多,但有想法的比較少。”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負責招聘的張經理說,“我們看重的是,大學生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能做什么;一方面要務實,另一方面還要看得遠。大學生中只有10%的人對此是明確的。”
與此同時,很多用人單位的招聘負責人表示,學生的專業沒那么重要,企業最看重的還是個人素質和潛能。記者采訪也發現,計算機、財會、工商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中,有相當多的人都未從事與本專業對口的工作,一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更直接地對記者說:“你不覺得專業跟就業沒多少關系嗎?關鍵還是能力和經驗。”
而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正是大部分學生最缺乏的。“企業都要求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而我們在學校學的都是純理論,畢竟和工作中需要的不一樣。”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財會專業學生小董說,“另外,企業也不是都很看重文憑,但像初級、中級會計證這樣的證書很重要,看來以后還必須得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