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又怎樣-生活
·心里住進一只小怪獸…………·
2005年冬天,我陷入一種焦慮的狀態。騎著單車穿過小城的街道,心底有忽明忽暗的恐慌,以及無法言說的憂傷。
我清楚地知道焦慮之所在。
喏,看到了嗎?街頭那個賣水果的姐姐,住我家樓下,曾經彈得一手好鋼琴。每次看到她,總有幾分惋惜爬上心頭;年少時的堂哥,多仗義多俠骨柔情啊,可那天,有朋友來借錢應急,我看到他拒絕得輕松自在;表姐那幾年在愛情里兜圈,誰都不入眼,她一定是忘了吧,年少時,有個男生送了條圍巾,就讓她甜蜜了好多天……
那個18歲的我,很想問問他們,你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我不喜歡這樣的他們,而且我還特別害怕未來的某一天,我會和他們一樣,沒有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是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這種害怕,像一張網,將一個18歲的女孩困進了無盡的憂愁里。內心深處,像是防不勝防地住進了一只小怪獸,整日誠惶誠恐,不得安寧。
·藏在心底的凌云壯志被驚醒…………·
而這種糾結與惆悵的情緒,一直蔓延到2010年夏天,我讀完大學。
畢業的哨聲一吹響,我就馬不停蹄地拖著行李箱,坐上了開往上海的火車。我心情迫切,刻不容緩,好像去晚了一秒鐘,都是對這座城市的辜負。
其實,我已經遲到了四年。
高考后的那個暑假,我過得極度狼狽。樓下信箱里收到的錄取通知書,蓋的是合肥的郵戳。而我心中向往的,明明是上海。心底的憂傷無從排解,只好趴在床上哭得昏天黑地。那時想,亦舒說得真是貼切啊:成長的第一步,是要熟習失望。
四年后,當我走出上海火車站時,內心那種快要溢出來的喜悅,又新鮮又飽滿。如同四月微風中,吹來的淡淡青草香;又像是七月的午后,一場傾盆大雨帶來的愉悅酣暢。出租車外,是深夜的上海,路燈發出橘黃色的光,心底有暖意。
師姐幫我租的房子,在浦東三林。中外環之間,30平方米的合租房,月租1200元,押一付三,我爸說他再養我三個月。躺在床上,我對著天花板,學著韓國人,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喊“fighting,fighting,fighting”,藏在心底的凌云壯志被驚醒,爭先恐后地“躥”了出來。
但這座城市很快就向我露出猙獰的一面。二流學校的應屆畢業生,處境頗為尷尬。晃悠了兩個月后,我在電話里辯解,我只是不想從一開始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而已。我爸回我,你不去嘗試,怎么就知道不喜歡呢?
第三個月,我做起了銷售。妥協的原因很簡單,我再也不好意思開口讓我爸給我付第四個月的房租。
感謝世博會,讓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聽起來不至于太跌份。我在世博園賣了三個月的紀念品,如同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收成和付出不成正比,卻也讓我在世博會結束后,順利進入一家德企,做了我熱愛并愿意為之奮斗的工作。錄取我的老板說,能將一件爛大街的旅游紀念品賣出品位,你會是好的廣告人。
在這家公司,我一直待到2023年的今天。雖然沒有成為女強人,卻也讓我在這座城市可以游刃有余地生活。而我時常忍不住感嘆,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其實都得益于第一份工作帶來的福氣。
一天,我坐在午后的陽光里看書,無意中讀到一句詩:我得到了安然的睡眠,便同時失去了黑暗中憧憬的星星。我拿起鉛筆,在旁邊寫:我失去了黑暗中憧憬的星星,卻得到了安然的睡眠。
真好。比起所失,現在的我,更愿意看到所得。
所謂成長,大抵就是以前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后來更愿意看到自己在失去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得與失之間,自己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
2023年元旦,我高中最好的閨密莉莉,在小城結婚,而我缺席了婚禮。
她沒有發出邀請,而我裝作不知。我倆耗盡閨密間最后的一點默契,心照不宣地想要規避見面后無話可說的尷尬。
可當我在朋友圈看到婚禮現場的照片時,心底的失落還是漫無邊際地蔓延開來。我倆信誓旦旦地說過,無論山高水遠,一定要做彼此的伴娘;也極其認真地設想過,房子要買樓上和樓下;甚至還開玩笑說,要是能嫁一對雙胞胎就好了……時光有些殘忍,十年過去,我們毫無征兆地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美的電話打進來時,我正難過得想要落淚,她在那頭簡明扼要地說,西藏南路100號,速來,帶你蹭飯。
掛斷電話,鏡子里的我,臉上的憂愁漸漸散去,不自覺有了淺淺的笑意。一邊換衣服,一邊想起2010年,當我拖著大包小包抵達學姐幫我找的合租屋時,這個叫小美的姑娘,面無表情地幫我打開門后,便哈欠連天地折回了自己的房間,我的一句“你好”只好悄悄地咽了回去。但后來,她卻成了我在這座城市里收獲的珍寶。
莉莉的伴娘不是我,我最好的閨密也變成了小美。友情這輛車,有人進來,就有人緩慢地離開。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
18歲時,我有一個包括莉莉在內的,龐大的閨密團。我掏心掏肺地對每一個人好,生怕自己不小心的怠慢,就失去一個朋友。十年后,我變得吝嗇。身邊重要的人越來越少,但這些重要的人也越來越重要。
我和小美,我們的房子,買在樓上和樓下。
·給我端來一盤圣女果…………·
我在上海的第二年,遇見K。然后談了一場繼初戀之后,聲勢浩大且傷筋動骨的戀愛。
K很有才華。白天,他是華山醫院的外科醫生,晚上卻是新天地酒吧的駐唱。切換的空間有點大,我沒辦法掩飾對他的好奇,以及迷戀。
是有過濃烈的愛情啊。夏天的夜晚,我們沿著淮海路一直走一直走,像是永遠走不到盡頭;冬日的午后,我們坐在復興公園的藤椅上,安靜地曬太陽,恨不得把骨頭曬軟,把情話一次性說夠……可來年春天的時候,他說,我們分手吧。
所有刻骨銘心的愛戀,都在這個季節,銷聲匿跡。
有多少一根筋的姑娘,和曾經的我一樣,在分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在苦苦追尋一個答案?當我第五次喝得云里霧里時,小美姑娘一聲怒吼,你有完沒完?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從頭到尾都不夠愛你。
小美在word里羅列出K不愛我的20條理由。我不愿意打開,因為我能列出比這更多的,他愛我的理由。深陷愛情里的人,總是容易自動屏蔽掉苦,只想起其中的甜。
可《圣經》里說得好啊,不要驚動,不要叫醒,等她自愿醒來。
當我從這場虛無的夢里醒來時,終于不再是“祥林嫂”般愁眉苦臉地嚷嚷,看,我失去了一片天空呢。而是從容不迫地說,呵,我擁有了另一片森林。
在遇見良人之前,我談了一場又一場的戀愛。活成了18歲那年,自己鄙夷的樣子。實際上,這沒什么不好,因為Mr。Right不會第二天自己出現在門口。
哦,你要說,真心離傷心最近對嗎?不動心,才不會傷心對吧?可我更喜歡泰戈爾說的,相信愛情,即使它給你帶來悲哀。有時愛情不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得到。
寫這句話時,我的Mr。Right正給我端來一盤圣女果。
·給18歲的自己一個擁抱…………·
2023年情人節,是我28歲的生日。
想起十年前,我在數學課上勾勒的個人藍圖:25歲結婚,27歲生小孩,有隨時能湊飯局的閨密團,有一份光鮮亮麗且很牛的工作。要漂亮,要睿智,要收放自如;要保持童心,不忘初心;要全力以赴,不辜負生命的飽滿與厚重。
很遺憾,我沒能活成當年自己喜歡的樣子。也許并不是我忘了初心,而是當年的初心在后來的時光里,變得沒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