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欲望的奴隸-人生
活得快樂平安是許多人的愿望,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快樂和平安呢?
我的體會是這樣三個字:“去妄想”。
我對許多朋友說過,所謂“去妄想”,不是多么高深的大道理,恰恰是自我調整的最本質的東西。
在生活中,“去妄想”是三個層面的事情。
第一個層面:是把“不正”的欲望、念頭、想法去掉。
所謂“不正”就是歪的東西、邪的東西,違法亂紀、貪污腐敗、偷盜,都屬于此列;想不勞而獲、想占有別人成果、損人利己、做不道德的事,也是屬于此列。總之,于理于法不容的事情,是我們要去掉妄想的第一大類;說得再世俗一點,凡是不合道德的事情都不要做。道理很簡單,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必然會心不安。如果一個人偷了、盜了,還想使自己快樂平安,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快樂平安,首先是去不正之妄想。
“去妄想”的第二個層面:是指去掉“不該”的事情、“不該”的想法。
什么叫不該?比如你為自己制訂的目標太高了,你的力量又達不到,那么,這個目標就是“貪心”了。這種貪心既會傷了自己,也會傷了家人。這就屬于不該。你雖然不偷不盜,不去害人,但是你的野心太大了,超過了實際的可能,超過了自己能力所限,結果必然是自我折磨。僅僅這一條,再想做到心安,肯定是沒用的。認識不到這一點,不對“貪心”做減法,卻想求得平安快樂,是本末倒置。
每個人都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不正”的事情,大多數人會比較容易劃清界限,去掉妄想;而“不該”的事情,要做到去掉妄想就比較難了。要明白,這種不該的妄想對心靈的折磨和傷害是特別大的。無論在事業上、掙錢上、情感上、人際關系上,人們追求的目標都可能離開了實際,這點要清醒。
第三個層面:要去掉“不對”的事情,“不對”的妄想。
什么意思呢?你做的事情可能在道德上沒有錯誤,不屬“不正”;在目標的高低大小上似乎也和自己比較符合,沒有過貪,不屬“不該”;但是你達到目的的方法不對、不妥當,本來有妥當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但你的方法不當,還自以為很高明,這也屬于妄想。
如果能夠從這三個層面去掉妄想,人就會越來越智慧。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天花亂墜無多用,一戒落實金泉涌。”有的時候,我們從心頭戒掉一個貪,去掉一個妄念,立刻會感覺到自己的解放。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體驗,本來狀態不錯,突然生出一個念頭,這念頭可能是有關自己在事業或職場的某些設想,立刻就感到心頭不輕松,增加了焦慮。哪怕你只是剛剛說了句大話,不過是吹吹牛而已,吹完以后,會發現自己反倒有點焦慮了,這就是“貪念”對自己的迫害。
所以,要能夠從“去妄想”出發調整自己的心靈狀態,只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該做的事情,做得對的事情,這樣才會從容自然,也只有這樣做事才會事半功倍。
很多人陷于苦惱和焦慮,比如家庭的矛盾,職場的沖突,常常不是說這個人智商有多低,恰恰相反,他可能學歷很高,甚至很聰明,但是,他在一個點上“軸”了,抓住一個“欲望”不放了,就陷到一個什么都看不清楚的境地。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犯這樣的錯誤,所以,人生可以積極,可以進取,但一定不要過分地緊抓住自己的欲望,要松弛一些,對自己的欲望要時時有所審視,不當欲望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