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三境界-文明
當一個人玩游戲的時候,他玩的是什么?現在流行的答案是“寂寞”。據說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游戲之所以讓人上癮是因為它滿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平庸無聊,而在游戲中卻可以呼風喚雨、橫掃千軍萬馬。
我一貫敬重那些打游戲上癮的人,就如同干一項事業一樣,他們忠誠于游戲,有擔當。游戲為什么好玩?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僅關乎游戲,更關乎我們對事業的追求。打游戲有三個境界。
游戲的第一個境界是好玩。首先是“現實感”,或者說“超現實感”。一個游戲讓人一看就覺得好玩,憑的就是能特別逼真地“做事”。比如說,《魔獸世界》的一句宣傳口號是“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我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機會拿一把斧子跟人對砍,從來沒使用過魔法,更沒騎過大鳥在天上飛,從來沒指揮過軍隊,沒滅過別人的國家,實際上,我從來沒當過英雄。在游戲里我可以做這些事情,如同做了一個好夢。
但這種“超現實感”只能在短期內吸引人,要讓人一整天“殺怪”而不覺得煩悶,還有一個訣竅,叫作“隨機”。
殺死一個怪物之前,你不知道它會掉落什么。多數情況下可能只是一點布料和小錢,但存在某種可能性,它會掉落一件精良甚至史詩級的裝備。人們沉迷于這種隨機性,熱愛這種小意外。好賭,真是人的天性啊。
一個沉浸在這種“好玩”境界中的玩家是快樂的。游戲是他們生活中的消遣和點綴。他們“玩游戲”,而不是“被游戲玩”。
“被游戲玩”,才是高境界。一個真正熱愛游戲的人打游戲時并不總是輕松快樂的,因為他們知道不吃苦就永遠不會到達頂峰。游戲的第二個境界就是追求成就感。
如果僅僅是為了成為全服務器第一高手也就罷了,但為什么會有人為了湊齊一套裝備反反復復地“刷副本”?為什么有人僅僅為了“打錢”而不眠不休地在一個地方“殺怪”,甚至不惜因為這種純低端的體力勞動而被人嘲笑?更重要的問題是,他們為什么不把這種精神用在真實世界中的學習和工作上?
這是因為有兩個規則只存在于游戲之中:第一,“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回報是即時的。
打贏一場仗,經驗值立即上升,戰利品立即到手。這個規則看似簡單,在現實生活中卻是非常少見的。即時的回報會給做事的人一個正反饋,使他馬上更投入地繼續工作,這種正反饋一旦建立起來,只有人的身體素質這種生理極限才能限制他的工作強度。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政府職員在上班時間悠閑地看報紙,而一個小商販卻可能在工資更低的情況下拼命地、加班加點地做高強度工作,其中根本的原因是這個小商販的每一個動作都能立即轉化為收益。即時正反饋,就是“游戲上癮動力學”。
這個道理可以應用于“怎么從管理角度建立一個即時回報的系統”。不過我覺得這種系統在很多情況下并不實用。這個反饋會把人置于連續的高強度工作中,似乎只適合于簡單的體力勞動。因為腦力勞動者需要自由的空閑時間來想事兒。一個科學工作者如果陷入這種正反饋之中,比如每完成一篇論文都能帶來幾萬塊錢獎金的話,將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他會變成只會寫論文的機器。
一個玩家一旦陷入這種即時正反饋系統之中,他就成了游戲的奴隸。我是尊敬這樣的玩家的,但有人可能會鄙視。另有一種玩家,卻值得所有人敬仰。
這就是游戲的第三個境界,體育和科學的境界。進入這個境界的玩家不是“玩”游戲,而是“訓練”,甚至是“研究”游戲。他們不再對升級和獲得裝備之類的事情感興趣,他們追求的是技藝。
幾年前玩《魔獸世界》的時候,我看過很多這樣的玩家寫的技術文章。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武器、技能和魔法,對他們來說都是基礎知識。他們對每一次升級后的技能修改都很敏感。他們練習作戰過程中的攻擊方向和步法。有些游戲公司拒絕公布的細節,比如說“威脅值”的計算公式,他們用搞科研的精神進行研究,然后他們把發現寫成一篇論文。
達到這個境界的玩家把打游戲變成了一項體育運動,甚至是一項科學研究。他們可以反復打某個單機游戲中的同一張地圖而不覺枯燥,因為他們追求的不是簡單的快感,而是更高的技藝水平,是藝術。他們仿佛在游戲之中,又好像在游戲之外。
所以,打游戲實在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你隨便玩,你只能體驗一點小小的快樂。如果你陷入即時正反饋系統不能自拔,你會獲得更大的樂趣和痛苦。只有當你進入更高的境界,你才可能成為游戲界的泰格·伍茲,甚至是Matrix里的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