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一樣的大白菜-社會
現在,某些保健產品營銷的對象是像我母親一樣的老太太,她們年齡已經過了七十歲,身體依然硬朗,經濟條件不錯,容易輕信,心軟,想多活些日子,被騙點錢也無所謂。我常勸母親不要相信推銷員的話,什么東西一旦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一定有問題。尤其吃的東西,千萬不要亂買,不要相信廣告,否則花了錢舍不得不吃,吃下去,沒什么用還好,真有什么副作用,麻煩就大了。母親總是相信說明書上的話,她戴著老花鏡,找來找去,尋章摘句,終于找到一行小字:“本產品絕對沒有副作用。”于是,她把這句話反復念給我聽,既想證明我的擔心多余,同時也堅定了自己大膽服用的信心。
這些保健品的價格,大都是幾百塊錢,這是一個離退休老人心理上能夠接受的價位。太高了,心疼;太低了,怕沒效果。“便宜無好貨”早已深入人心,太廉價反而蒙不了群眾,幾百塊正好買一個心理安慰,花錢買平安——有時候,非要花些錢,心里才會踏實。花了錢,覺得它是個好東西,自然而然就有了效果。說是治頭疼,服了之后,腦袋立刻不疼;說是治高血壓,也是立竿見影。什么氣功神掌,什么這個丸、那個靈,類似的花樣沒完沒了,舊的東西不靈了,新玩意兒立刻登場。
有人向母親推銷一張1。5萬元的床墊,說是有什么磁,還有紅外線,反正睡了之后,百病都治,有病治病,沒病養生。因為是熟人,母親婉言謝絕,介紹人卻不肯善罷甘休,一定要坐出租車帶母親去看貨,說是可以免費睡一睡。于是就去了,母親躺上去,睡了沒幾分鐘,熟人反復問有沒有效,母親出于客氣,說了一聲“有”,熟人就纏著她,讓她趕快掏錢買。母親說,一萬五一張的床墊,太貴了,她買不起。熟人說:“笑話,你要真買不起,我也不會找你了。”母親很狼狽,心里承受不了這個價位,回家后又覺得對不起人家,畢竟人家花了出租車錢,她不買這個床墊,豈不是讓人白花錢了。
國外有個典故,叫作“一棵樹一樣的大白菜”,說的是一樁本來不存在的事情,有人隨口扯了一個彌天大謊,結果很多人上當,淘金一樣去尋找這棵大白菜,最后當然找不到。這個典故頗有些像我們所說的吹牛吹過了頭,它牽涉到了說謊的技巧問題。很多騙子都相信謊言說千遍便成真理,但是對于我母親這樣的老太太來說,把謊言說成真理沒什么太大意義。一個離退休的老人,對真理已不怎么執著,到了一定歲數,人越老,心理年齡就越小。譬如我母親,和她說有一棵樹一樣的大白菜,她通常是不會相信的,就好像不會相信一張1。5萬元的床墊可以包治百病。如果換一種說法,說某種白菜是用特殊肥料培育的,含有特殊元素,能治心臟病,能改善心腦血管系統——說不定就把人給蒙住了。不離譜不是吹牛,太離譜了卻是浪費口舌,別人絕不會上當。
母親因為這包治百病的床墊,漸漸還真悟出了一些道理。人在不肯上當的時候,會顯得特別清醒,1。5萬元數額巨大,突破了心理底線,母親反而成了哲學家,花幾百塊錢的時候常犯糊涂,要掏一萬多時,陡然變聰明了。她終于想明白熟人愿意付出租車的車費,不可能一點私心也沒有,聯想到社會上拿回扣的種種傳言,母親一下子明白了一些人暴富的秘密。母親給我打了很長時間的電話,在電話里,她的思想變得活躍起來,覺得廠家推銷1。5萬元一張的床墊,實在愚不可及。我不愿意掃母親的興,其實有人花一萬多塊錢,就像她花幾百元錢,要上當也是非常可能的,廠家這一次不過是找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