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兩位弈者-生活
我上班的時候經常遲到,原因是從家里到單位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巷子。在巷子的中間地段有兩個下棋的老頭。我每天從這里走過的時候,都要停下來,看一會兒棋。
這兩個老頭兒的棋術并不高明,絲毫不能給我以有益的啟示,而我對下棋也沒有熱衷到連上班都不顧的程度。那么,是什么東西牽住我的心呢?我久久不明白這個道理。
兩位弈者都是孤身,不知道他們的妻子哪里去了,也不知道他們的兒女哪里去了。一種凄涼感和孤獨感籠罩在棋盤上。最初,我只不過出于好奇,走過去匆匆一瞥。可是,我的眼光對他倆卻不啻是一縷陽光,兩個靜靜地等待死亡的人,好像抓住救生圈一樣,精神突然一振,語調高了,棋路清晰了,那棋子也落地有聲了。
第二天,我又走過那個地方,兩個老頭好像都在期待我似的,用乞求的目光望著我,并且把手里的棋子敲得直響。我只得過去,又看了一會兒。就這樣,我愚蠢地給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鎖。
兩位老者變得年輕起來,世界通過我又記起了他們,世界打發我這個有善心的人把他們死亡的速度減慢了。他們在對弈中開始出現一種生命的活力,一種取勝心和榮譽感,因為有了我,就有了第三者在場。
可是我不能總是遲到啊!開始,我的遲到受到了批評,這使我更可以心安理得地遲到了。后來,人們突然發現我工作十分賣力,我實際上多年來承擔了幾個人的工作而默默無言,于是又表揚了我。這下,我可不好意思再遲到了。
我再不理會那些目光和長長的嘆息聲了,我咬著牙從這個巷道走過去。我總是按時上班。生活又正常了。
不久,一位弈者去世了,接著,另一位弈者也去世了。沒有我的摻入,他們也一定會在這個時間去世的。由于我的光臨,使他們的死亡延緩了一段時間;又由于我的突然離去,使他們的死亡加速了一段時間。兩者相加,恰好等于沒有我。
兩位孤獨下棋的老人,因為“我”好奇的“關注”,一下提起了精氣神,再次煥發出活力,使死亡也延緩了一段時間。然后,又因為“我”的不再“關注”,他們再次回歸死氣沉沉、毫無希望的生活,這又加速了死亡的進程。而作為主人公的“我”又何嘗不是在別人的評價里生活:因為被單位忽視批評,更加心安理得地遲到,又因被單位認可表揚,便不好意思再遲到。由此看來,人都是生活在別人的眼睛里,都渴望被關注,被認可。別人的眼神、評價無形中掌握著自己情緒的變化,指導著自己的行為。歸根結底,別人的關注和認可才是人們生活的最大樂趣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