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瓦罐致敬-人生
小時候,我家比較窮,來客人的時候,為了看著“排場”、顯得菜量比較大,如果母親做燉菜,就會用盤子盛,這樣,不多的燉菜就能盛滿大半盤子,然后再把湯汁舀進盤子,湯汁就會到達盤子的邊緣。每次母親把裝著燉菜的盤子端上桌子的時候,客人看著滿得快要溢出的燉菜就會高興地說:“你看看,客氣啥,做的菜都快盛不下了!”母親聽客人這么說,感覺很有面子,笑著說:“沒有做啥菜,趕緊趁熱吃吧!”
后來,家里的條件好了,再做燉菜的時候,就不需要費盡心思去“作假”了,母親就開始用大湯碗盛了,連菜帶湯地端進去,惹得客人又是很感激地客氣。
再后來,哥哥與我大學(xué)畢業(yè)后,都參加工作掙錢了,家里窘迫了多年的經(jīng)濟狀況一下子改觀了,母親買菜的錢充實了很多。于是,家里再來客人的時候,如果再做燉菜,母親就用一只瓦罐盛。瓦罐口小肚子大,非常能盛,容量是以前用盤子盛的時候的3倍,是用大湯碗盛的時候的兩倍。但是,把瓦罐連同燉菜一起端上桌子的時候,因為瓦罐口小,不能一眼看到里面的“實力”,客人雖然也感激地客氣,但是,口氣就沒有以前用盤子或者碗的時候顯得激動。這讓我很為瓦罐打抱不平:為什么低調(diào)的大肚能容的一瓦罐燉菜卻得不到客人更加強烈的贊美?
但是,沒有多久,我的不平就煙消云散了,因為客人品嘗燉菜的時候,放開肚皮吃,卻總不見底,于是就愉快地發(fā)出感嘆:“哎,真夠客氣的,吃半天了,這罐子燉菜還沒有吃一半呢!”也就是說,雖然瓦罐燉菜很低調(diào),但是,真正吃起來,客人還是能感覺出“大分量”,還是會對瓦罐刮目相看的。這讓我明白瓦罐的“低調(diào)”并沒有埋沒自己的實力,只要經(jīng)受住考驗,還是能得到大家的認可的。
參加工作后,由于自己不愛表功,盡管我工作非常勤奮,盡管我常常主動加班,盡管我的職場業(yè)績非常好,但是,由于不善于在老總面前表現(xiàn)自己,很多時候,老總就忽視了我的功勞,倒是那些喜歡在老總面前表現(xiàn)的人很得老總的欣賞。有段時間,我很有些心灰意冷,感覺職場上真是太不公平:埋頭苦干的倒不如那些會在老總面前“作假”的人受重視。但是,后來想想用盤子、碗以及瓦罐裝燉菜時,客人相對應(yīng)的態(tài)度,以及最后認識到“瓦罐”才是真正口小肚大能容后的驚喜,我心情就會好轉(zhuǎn)起來,因為我相信老總早晚會發(fā)現(xiàn)“瓦罐”還是比盤子以及湯碗有“實力”的,遲早會為有我這樣的員工而“驚喜”的。于是,我繼續(xù)像以前那樣賣力地工作。
路遙知馬力,日久知“罐”深!后來,老總發(fā)現(xiàn)我才是低調(diào)勤奮做出更多貢獻的員工,于是開始提拔重用我了,好像要彌補以前對我的“忽視”一樣,對我提拔的速度很快,從部門副經(jīng)理到經(jīng)理,到總監(jiān),再到公司副總,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后來,我們公司兼并了同行業(yè)的幾家公司,組成了一個集團公司,我又升職為集團副總。
如果非得讓我總結(jié)職場升職的經(jīng)驗,我只能說:弄虛作假瞞得了一時,瞞不了太久,時間久了就會露餡!只有靠實力說話、靠品質(zhì)說話才能走得更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應(yīng)該向職場“瓦罐”致敬,向職場“瓦罐”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