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生活
以前在北方漫漫的長冬,能吃上綠色的菜蔬絕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多數的日子,都是靠小菜佐飯,也就是在秋天里存儲下來的那些菜,通過各種手段保存下來,然后在冬天的餐桌上唱主角。
每年秋天,都是母親最忙碌的季節,陽光明媚的暖陽下,母親會把早市上精挑細選出來的小紅辣椒用線竄起來,然后掛到屋檐下晾曬。那些小紅辣椒,個個鮮紅欲滴,顏色呈亮,在一陣一陣的秋風里,輕輕地左右擺動,像一串紅色的風鈴,耀眼好看。
母親做的辣椒油,可謂堪稱一絕。辣椒曬干后,母親會用剪刀把小辣椒剪成小細絲,然后加上糖、鹽和味精,用滾油澆在上面,最后加上炒熟的花生和芝麻,味道香辣純正,微甜和微咸是為了輔佐辣椒的香,那香,簡直無法形容,會拐著彎鉆進鼻子里,比超市里賣的不知要好多少倍。
除了做辣椒油,母親還會做各種各樣的小咸菜。挑選碧綠青翠的蘿卜,切成花瓜,所謂的花瓜是一種刀工上的技巧,欲斷未斷,環環相扣,節節相連。撒上鹽,過上個半天或一宿,待其濾掉水分后,蘿卜變軟,然后拉起一根長繩,把腌過后的蘿卜搭在長繩上等待陰干。
蘿卜曬干之后,母親就可以大顯身手了,以蘿卜干為原料可以做出好多小菜,比如醬蘿卜,把蘿卜放進醬油里浸泡兩天,然后加上芝麻香油辣椒油等輔助材料。比如蒸咸蘿卜干和鲅魚,兩者看似不搭界,卻常會搭配在一起吃,蘿卜干有點艮,曬干的咸鲅魚仍就有點腥,可是兩者搭在一起,卻是天衣無縫。我最愛吃母親做的醬蘿卜,吃在嘴里“咯嗞咯嗞”響,回味時有余甘和蘿卜悠遠清甜的味道。
母親還會腌雪里蕻,做泡菜,曬黃瓜干等等。黃瓜鹽漬后曬干變成淡黃,整個脫去了一層綠衣,變成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模樣,然后漫長的冬天里,每一個早晨都會吃到黃瓜干拌蒜泥,淋上香油,伴以香噴噴的玉米面粥,那個滋味真叫一個絕。
整個秋天里,母親最大的盛事當然還是腌酸菜。母親會提前好幾天開始準備,甚至要跑好幾次早市,相親一樣選葉多幫少的綠白菜,拿回家里,先不急于制作,而是放在地上困。
所謂的困,據說是為了走水氣。困好之后,把已經有些發軟的白菜放進滾水里淖一下,然后一層層鋪進干凈的缸里,最后在上面壓上重物,二十幾天后,就可以取出食用了。
最愛吃母親做的酸菜豬肉燉粉條,東北人家,這道菜幾乎是冬天里的主菜,盡管現在市場上什么稀罕的青菜都能買到,但仍舊是對酸菜情有獨鐘,整個冬天里,不吃上幾次酸菜豬肉燉粉條,這個冬天就好像白過了一樣,準保會覺得少了點什么。
母親的秋天是忙碌的,是欣喜的,因為她的心里裝著對家人濃濃的愛意,母親親手調制出來的那些小咸菜會伴隨我們度過整個冬天,那些綠意盈盈的秋菜,經過母親的手,雖然褪去了好看的顏色,但卻保留了原始的精髓和味道,讓寒冷的冬天不再枯燥。
冬天里的下飯菜,看著不起眼,吃上去卻是滋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