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你沒必要被人嚇住!-人生
飯后看電視,是個對話欄目,一個叫成君憶的人與易中天先生坐在一起對話,據主持人介紹說這位先生是位暢銷書作家,寫過《水煮三國》、《孫悟空是個好員工》之類的大作。
看得出這位先生口才極好,也不把自己當外人。一上來就指斥易中天在《品三國》中沒有道德感。臨了,還復述了一個很恐怖的寓言,意思就是說應該把易中天這樣的學者打入十九層地獄里去。
反觀易中天呢?顯得無可奈何,只是一再陳情,提醒對方“不合適”,大約是希望法外開恩。我不由得大笑起來,笑完后,想起中央臺的《百家講壇》與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免不了想嘮叨幾句。
我曾看過一個北大教授孔慶東談文學,感覺是個黃口小兒在念《金剛經》;還看過一個叫閻崇年的老先生談清史,實在是了無生趣。還偏只就這個穿中山裝的、滿口南方口音的、站著說話不怕腰疼的易中天讓人坐得下來,聽得下去,看得舒服。
理由何來?理由很多,有九十多個,但我只有興趣說三個。
一:易中天有智識。受過教育的人大抵也都知道,五四時期,那些留洋歸來的“海龜”們,被稱為智識分子。智識者,有知識有腦袋的人也。自五四以來,有知識的人是愈來愈多了,真如過江之鯽;而有腦袋的人則好似大澤龍蛇,日顯凋疏。像易中天這樣帶著腦袋讀書的人就顯得稀缺而珍貴。
二:易中天有情趣。看易中天說三國人物,有愛有恨,而且來得自然,露得真切。嬉笑怒罵俗語相雜,又意趣橫生。
三:易中天有雅量。臺上說歷史煙云,一襲中山裝;臺下受媒體訪談,一直對答有禮,虛懷若谷。
僅此三條,易中天就當紅遍中國,就當在《百家講壇》扎下個深根。
當然,易中天品三國,也絕不是無可挑剔,恰恰相反,在下以為,可商榷之處甚多。別的不說,單是正史野史不分,《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不分,就使得他的品讀看上去有些模糊,而人物命運與性格分析的簡單又讓人不免有草率之感。
但要讓我說也就是白璧微瑕,因為品讀歷史,畢竟不是田野考古。跟真正的學術研究相差徑庭,何況就是個講壇節目,更多的應該是娛樂,是消遣,是閑來無事的擺古,是非關家國的空談。歸根結蒂,跟帶博士終究是兩回事。
因此看那個對話者提著一根道德的大棒子亂掄,要把易中天送進地獄里,我就不免要大笑,笑他愚不可及。在咱們這里,幾千年來,缺乏的從來就不是道德的棍子,所以總是有人習慣提著一根攥在手上瞎吆喝。
伊壁鳩魯說,快樂的人上天堂,痛苦的人下地獄。易中天是個快樂的人,完全該呆在天堂里。所以我倒要勸勉易中天先生不必那么小心,他造他的地獄,你去你的天堂。實在是兩不相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