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的近義詞
[mark_b]
子弟的近義詞: 后輩
[/mark_b]
子弟的意思:子弟,即子與弟,指子侄輩,對父兄而言,泛指年輕后輩。又指從軍者,兵丁。
子弟的拼音:[ zǐ dì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子時:子時指一天中離太陽最遠的時段,即23:00~01:00,正子時為午夜24:00,相對于正午時中午12:00。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guī)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chuàng)于世的。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一大杰出貢獻,也是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一年之中,冬至所在月,稱子月,即夏歷十一月。但周朝歷法以子月為正月、元月、一月,但《史記》中只換算月份為夏歷,年號不變換。子時是指內丹術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開始起火的時機,又稱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時,因為子時是六陽時(子、丑、寅、卯、辰、巳)的開始.所以《類經圖翼》上說:“子者陽生之初。”冬至也是指這個意思,如《通諱·孝經援神契》上說:“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陽始至稱為一陽生,或一陽來復,在《易經》卦象上則用復卦來表示。因為復卦上五爻是陰“—,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為陽“一”.
【第2句】:子車:復姓。春秋 時 秦國 有 子車奄息。見《左傳·文公六年》。
【第3句】:子堤:在堤頂上臨時加筑的小堤,用來防止洪水漫溢決口。也叫子埝。
【第4句】:子埝:洪水上漲接近堤頂時,為了防止洪水漫溢決口,在堤頂上臨時加筑的小堤。也叫子堤。
【第5句】:子句:【第1句】:從句的舊稱(臺、港仍沿用至今)。在某些語言(如英語)它是復合句的一個成分,自有其主語和謂語,尤指其功用同名詞、形容詞或副詞者。
【第6句】:子姒:三代 的 夏,姒 姓;商,子 姓。因以“子姒”稱 商 代和 夏 代。
【第7句】:子目:細目:叢書~索引。表冊上共有六個大項目,每個項目底下又分列若干~。
【第8句】:后輩:后輩,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后到的人。
【第9句】:子魚:子魚是漢語詞語,拼音是zǐyú,漢語意思是剛孵化出來的小魚。
【第10句】:子氣:中醫(yī)學病名。指婦女妊娠期中出現的自膝至足浮腫、小便頻繁的病證。
【第11句】:子部:子部,是我國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三大類。專列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等書。也稱“丙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總序
【第12句】:子侄:兒子與親侄、從侄、再從侄等一輩的親屬合稱為子侄。“子侄”與“侄子”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用法也有區(qū)別。
【第13句】:子網:對于一般由路由器和主機組成的互連系統(tǒng),我們可以使用下列方法定義系統(tǒng)中的子網。為了確定網絡區(qū)域,分開主機和路由器的每個接口,從而產生了若干個分離的網絡島,接口端連接了這些獨立網絡的端點。這些獨立的網絡島叫做子網(subnet)。IP地址是以網絡號和主機號來表示網絡上的主機的,只有在一個網絡號下的計算機之間才能“直接”互通,不同網絡號的計算機要通過網關(Gateway)才能互通。但這樣的劃分在某些情況下顯得并不十分靈活。為此IP網絡還允許劃分成更小的網絡,稱為子網(Subnet)。
【第14句】:子嬰: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趙高殺二世,立他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劉邦攻破咸陽。子嬰投降。后為項羽所殺。--《史記.項羽本紀》
【第15句】:子鐘:高精度天文鐘的輔助設備,它減少和代替幾乎所有后者的裝置,于是保證了性能的一致性。
子弟造句:
【第1句】:新郎是世家子弟,新娘是名門閨秀,他們結為秦晉,真可說是珠聯(lián)璧合。
【第2句】:那些豪門子弟總是想欺負平民百姓。
【第3句】:我喜歡把自己裝扮成半路出家的理性的紈绔子弟。
【第4句】: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第5句】:這些紈绔子弟如無腸公子,橫行無忌。
【第6句】:人民子弟兵百煉成鋼,日夜守衛(wèi)在祖國的邊境線上。
【第7句】:子弟兵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受到群眾的熱情支援。
【第8句】: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
【第9句】:福州人民紛紛稱贊人民子弟兵,不愧是中流砥柱。
【第10句】:清王朝覆滅后,八旗貴族斷了皇糧,不少只會吃喝嫖賭、百無一能的紈绔子弟淪為乞丐。
【第11句】:故后生子弟為此官者,無不傲慢縱恣,觸事懵然。
【第12句】: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的。魯迅
【第13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那些好吃懶做紈绔子弟的生活寫照。
【第14句】:治點子弟文章,以為聲價,大弊事也。
【第15句】:家庭之間,一言一動,當思為子弟足法。
子弟的詩句:
【第1句】:挈子弟《摸魚子 并引 至正戊子秋,吾兄中丞公以賜》
【第2句】:[子弟新登甲科《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第3句】:誰家子弟誰家院《少年游 本意》
【第4句】:請知諸郡子弟《西江月·請知諸郡子弟》
【第5句】:子弟固多賢《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
【第6句】:元宅諸子弟《偈公六十五首》
【第7句】:宗室子弟君最賢《送李睢陽》
【第8句】:子弟習書詩《幽棲》
【第9句】:漢皇封子弟《登商丘》
【第10句】:云鬟子弟按霓裳《鴛湖曲》
【第11句】:白盡梨園子弟頭《憶王孫·漢家宮闕動高秋》
【第12句】:宗室子弟君最賢《送李睢陽(一本以前九句自為一首)》
【第13句】: 子弟每是個茅草岡《【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
【第14句】:子弟家聲舊《蝶戀花·濟楚衣裳眉目秀》
【第15句】: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