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音的近義詞
[mark_b]
耳音的相關詞: 耳鼓、耳扒、耳聰、耳子、耳識、耳屏、耳軟、耳熟、耳洞、耳生
[/mark_b]
耳音的意思:聽力:瞧你這~,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了。
耳音的拼音:[ ěr yī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耳子:器物兩旁供人提的部分。
【第2句】:耳機:受話器。
【第3句】:耳垂:耳朵的一部分,在耳輪的下面。
【第4句】:耳聞:耳聞,漢語詞匯。拼音:ěrwén釋義:聽說。
【第5句】:耳食:耳食,比喻不假思索,輕信所聞。
【第6句】:耳順:耳順是六十歲的代稱。是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于心。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第7句】:耳聰:耳聰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為聽覺靈敏的意思。
【第8句】:耳熟:解釋聽來熟悉。宋梅堯臣《寄題洪州李氏涵盧閣》詩:“耳熟滕閣美,未為豫章游。”明章懋《東園先生張君小傳》:“予昔與東園為年友,雅知其賢,而作邑遂安,與予鄉邑相隣,又耳熟其治績焉。”魯迅《野草·死后》:“是一個頗為耳熟的聲音。睜眼看時,卻是勃古齋舊書鋪的跑外的小伙計。”老舍《駱駝祥子》二一:“祥子的心一動,這個語聲聽著耳熟。”
【第9句】:耳鼠:獸名。即鼯鼠。
【第10句】:耳軟:容易被別人的話說動,輕信。
【第11句】:耳根:亦指耳朵。唐白居易《琴酒》詩:“耳根得所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宋蘇軾《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詩:“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堦前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蔣震卿見問著這話,自覺先前失言,耳根通紅。”魯迅《故事新編·奔月》:“羿想著,覺得慚愧,兩頰連耳根都熱起來。”巴金《將軍集·幽靈》:“妻埋下頭,過了片刻忽然低聲說,聲音有些顫抖,連耳根也紅了。”老舍《駱駝祥子》十三:“虎妞堵著爸爸的耳根子吹噓,劉四爺對祥子笑了笑。”六根之一。指對聲境而生耳識者。《楞嚴經》卷三:“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唐雍陶《安國寺贈廣宣上人》詩:“今來合掌聽師語,一似敲冰清耳根。”清龔自珍《五重證義》:“又觀世音用耳根,香積佛眾香世界用鼻根,智者大師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證。”參見“六根”。郭沫若《瓶》詩之一:“她那蜀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碧綠的絨線鞋兒上著耳根,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
【第12句】:耳洞:在耳朵上通過外部方案打通一個孔從而形成的洞。
【第13句】:耳鼓:耳鼓,讀音:ěrɡǔ,漢語詞語,指鼓膜的另一種叫法。
【第14句】:耳識:耳識,一是指佛家用語,“六識”之一,指耳根對聲境所發生的識別作用。二是理睬的意思。
【第15句】:耳生:“耳生”是一個漢語詞匯,指不知誰在說話。
耳音造句:
【第1句】:一個人口味最好雜一點,耳音要好一些,能多聽懂幾種方言。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汪曾祺
【第2句】:你已經帶著這根小小的葦笛,翻越了無數山谷,你已經從笛管里吹出永恒而常新的悅耳音調。
【第3句】:老先生雖然上了些年紀,但耳音依然很好。
【第4句】:你已經帶著這根小小的蘆笛,翻越了無數的山谷,你已經從笛管里吹出永恒而常新的悅耳音調。
【第5句】:一個姑娘坐了下來,彈出一陣不和諧的刺耳音調,使大家哄堂大笑。
【第6句】: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汪曾祺
耳音的詩句:
【第1句】:耳音清亮好《句》
【第2句】:何處鴟梟過耳音《喜雨三首》
【第3句】:黃耳音稀《念奴嬌·楚天木落》
【第4句】:君聞悅耳音《感事》
【第5句】:非為娛耳音《匣中琴》
【第6句】:黃耳音書寄懷抱《和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