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先進單位的句子
【第1句】: 關于歌頌優秀集體的名言警句或詩句
【第1句】: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
【第2句】: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王杰
【第3句】: 個人之于社會等于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聞一多
【第4句】: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第5句】: 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謝覺哉
【第6句】: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一燕不能成春。——克雷洛夫
【第7句】: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別林斯基
【第8句】: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第9句】: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俗語
【第10句】: 團結就是力量。——諺語
【第11句】: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王杰
【第12句】: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
【第13句】: 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第14句】: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馬克思
【第15句】: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第2句】: 關于歌頌優秀我集體的名言,警句或詩句
【第1句】:人心齊,泰山移。
——諺語【第2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諺語【第3句】:眾人拾柴火焰高。
——中國諺語【第4句】:民齊者強。——荀子【第5句】: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
【第6句】: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淮南子》【第7句】:團結就是力量。
——諺語【第8句】: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劉基【第9句】: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易經》【第10句】: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第11句】: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第12句】: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只要人手多,石磨挪過河。
【第16句】: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奧斯特洛夫斯基【第17句】:村子團結力量大,家庭團結幸福多。
——(藏族)諺語【第18句】: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第19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軻【第20句】:孤雁難飛,孤掌難鳴。【第21句】:三人省力,四人更輕松,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
【第3句】: 形容“企業”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過去的種種,都已是昨日,總結經驗,繼續上路,才能戰網未來,創造更好的業績!
【第2句】:我將以更好的狀態、更認真的態度、更飽滿的精力,去創造,去拼搏,去努力,和企業一起成長!
【第4句】:轉變觀念,保持奮發圖強、一往無前的進取創新精神,努力把公司的發展戰略推向一個更新的階段,為開創新局面而奮斗不息。
【第5句】: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勤奮工作,把各方面的工作做的更好,努力開創工作的新局面,為我公司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第6句】:立足今日,我們擦亮眼睛,走過昨日逝去的歲月,點燃新的希望,放飛新的夢想,在日子的隧道中穿梭。今天,又一個起點,又一輪朝陽,請打開你的心靈之窗,擁抱陽光!擁抱未來吧!
【第7句】:春風拂面笑顏開,千里遙遞半盞茶,至誠至信天下先。
【第8句】: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樣的事業。
【第9句】: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10句】:世上并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第11句】: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第12句】:想要逃避總有借口,想要成功總有方法。
【第13句】:實力加自信就是一把堅韌不摧的利劍,也是通往成功的船票實力決定成敗。
【第14句】: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別把成功看的太復雜,實際上,成功并不像我們看上去的那么復雜,有時越簡單越容易成功,盡管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第15句】:打破沉默,到達世界的盡頭,堅強的,有尊嚴的活著,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敢于解開捆住手腳的軟弱和無知,趕走懦弱,活出你的精彩,活出你堅強的人生,絕對不是奢求,堅強的活著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且要持之以恒。
【第4句】: 想要形容一個優秀的集體的話,哪些成語比較合適
關于優秀的集體的成語有并肩作戰、精誠團結、同力協契、同心并力、同心合力、同心協力、同心葉力、同心一力、同舟而濟、同舟共濟,等等。
成語解析:
一、并肩作戰
【拼音】[ bìng jiān zuò zhàn ]
【解釋】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出處】現代柯崗《逐鹿中原》第四章:“我們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要在中原地區并肩作戰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二、精誠團結
【解釋】: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出自】:春秋莊子《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白話文:“這是真的,真誠的結果,不精不真誠,不能打動人。”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三、同力協契
【解釋】:猶言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唐李延壽《南史·宋紀·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蜂起。”
白話文:“同力合作,各地蜂擁而起。”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
四、同心并力
【解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
白話文:“況且天下曾經同心合力攻秦了,但是被困在險阻而不能進的。”
五、同舟共濟
【解釋】:舟:船;濟: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自】:現代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通常在林海里人與人相遇,和在遠洋航海中同舟共濟一樣,為什么他竟這樣勢不兩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