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人生十講精彩句子
【第1句】: 《人生》 季羨林 好詞好句 短的 十句
【第1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2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第3句】:時間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
【第4句】: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第5句】: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第6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7句】:學者們常說:“真理愈辯愈明。”我也曾長期虔誠地相信這一句話。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徹大悟,覺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辯愈糊涂。
【第8句】:歌頌我們的國家是愛國,對我們國家的不滿也是愛國,這是我的看法。
【第9句】: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幾十年來,我已經爬出了上千萬的字。這些東西都值得爬嗎?我認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讓人飛升成仙;但是其中絕沒有毒藥,絕沒有假冒偽劣,讀了以后,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第10句】:任何一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以及任何一個生物,從本能上來看,總是趨吉避兇的。因此,我沒怪罪任何人,包括打過我的人。我沒有對任何人打擊報復,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別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諸躬。假如我處在別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動不見得會比別人好。
【第2句】: 給10句季羨林作品里的好詞好句
【第1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第2句】: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第3句】: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第4句】:“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第5句】: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第6句】: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第7句】: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第8句】:“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第9句】:“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第10句】:“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第11句】:“最后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梁,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第12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13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14句】: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第15句】:你們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才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第16句】:做人要老實,學外語也要老實。學外語沒有什么萬能的竅門。俗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竅門。
【第17句】:“天資+勤奮+機遇=成功。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工夫。”
【第18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19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3句】: 季羨林的人生格言
【第1句】: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梁,中華民族大有前途。——季羨林
【第2句】:說話要注意兩點,第一假話不說,第二真話不全說。——季羨林
【第3句】: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季羨林
【第4句】:對什么事情都不嘀咕,心胸開朗,樂觀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著,有問題則設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決不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也決不毫無原則隨遇而安,決不玩世不恭。——季羨林
【第5句】: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也。——季羨林
【第6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季羨林
【第7句】: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人民不會虧待,社會不會忘記。——季羨林
【第8句】:時光流逝,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季羨林
【第9句】: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季羨林
【第10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季羨林
【第4句】: 求助:季羨林的人生格言
品格——季羨林——傳承
今年的《溫暖》新增了一個板塊叫做“探望”,這主要是受到《藝術人生》最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直在完成的“拯救老藝術家”這一工程的啟示。
有一批老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無聞,他們從來都是不是聚光燈的焦點,或者說他們也從來都沒想過像明星一樣去生活,他們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堅持,到今天,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垂暮之時,從他們的本心來講,他們并不愿意成為任何一個節目的嘉賓,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安靜,需要把以往沒來得及寫的字下來,需要把現在每一個可能轉瞬即逝的思考記下來。
可是,我們需要去探訪他們的足跡,需要聽他們講話,需要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因為,我們更需要他們身上那種可以溫暖我們的人性力量,需要去感受那種必須要在心和心之間傳承品格。
當季羨林老人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現場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雖然老人的頭腦還相當清晰,可畢竟95歲了,老人的每句話我們都必須特別專注才能聽得清楚。
聽見朱軍叫他“爺爺”,老人開心極了;提到95歲還經常在夢中相見的母親,老人說,他19歲離家就再也沒見過母親,現在天天想,可就是想不起媽媽的模樣了,“我要是知道當初我一走就再也見不到俺娘了,我永遠也不會離開俺娘”;說到誠實,老人說,他這輩子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一輩子都要過完了,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最初的樸實,故事不再需要修飾,身份不再需要吹捧,這一生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種品格——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壞真情、講真話,多想別人,少想自己,夠了!
今年的《溫暖》新增了一個板塊叫做“探望”,這主要是受到《藝術人生》最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直在完成的“拯救老藝術家”這一工程的啟示。
有一批老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信念,默默無聞,他們從來都是不是聚光燈的焦點,或者說他們也從來都沒想過像明星一樣去生活,他們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堅持,到今天,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垂暮之時,從他們的本心來講,他們并不愿意成為任何一個節目的嘉賓,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安靜,需要把以往沒來得及寫的字下來,需要把現在每一個可能轉瞬即逝的思考記下來。
可是,我們需要去探訪他們的足跡,需要聽他們講話,需要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因為,我們更需要他們身上那種可以溫暖我們的人性力量,需要去感受那種必須要在心和心之間傳承品格。
當季羨林老人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現場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雖然老人的頭腦還相當清晰,可畢竟95歲了,老人的每句話我們都必須特別專注才能聽得清楚。
聽見朱軍叫他“爺爺”,老人開心極了;提到95歲還經常在夢中相見的母親,老人說,他19歲離家就再也沒見過母親,現在天天想,可就是想不起媽媽的模樣了,“我要是知道當初我一走就再也見不到俺娘了,我永遠也不會離開俺娘”;說到誠實,老人說,他這輩子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一輩子都要過完了,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最初的樸實,故事不再需要修飾,身份不再需要吹捧,這一生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種品格——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壞真情、講真話,多想別人,少想自己,夠了!
我平生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可是我對當知識分子這個行當卻真有點談虎色變。我從來不相信什麼輪回轉生。現在,如果讓我信一回的話,我就恭肅虔誠禱祝造化小兒,下一輩子無論如何也別再撥弄我,千萬別再把我弄成知識分子。
愈成愈誠~~~
季羨林,1911年出生,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1935年赴德國,入阿根廷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系,并任系主任長達40年.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等.先后獲印度國家文學院名譽院士,伊朗德黑蘭大學榮譽博士等榮銜.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羅摩衍那初探》等
其的格言有: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翹尾巴的高度與人類前進的危險性成正比/ 要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考慮別人比考慮自己稍多一點就是好人.
【第5句】: 國學大師季羨林經典語錄
國學大師季羨林的經典語錄有:
【第1句】:每都爭取完滿自古及今海內海外百百完滿沒所我說完滿才。
【第2句】:根據我觀察世界絕數說意義二價值。
【第3句】:間亳留情真使自制造鏡照見自真相。
【第4句】:待切善良管家屬朋友都應該兩字箴言:曰真二曰忍真者真情實意相待允許弄虛作假;待壞則另別論忍者相互容忍。
【第5句】:根據我觀察壞同切毒植物并知道自壞毒物我發現壞改。
【第6句】:我曾良愿望:我每都希望每都我望譽能毀近我恍悟根本能。
【第7句】:者說:真理愈辯愈明,我曾期虔誠相信句,近我忽徹悟覺事情相反,真理愈辯愈糊涂。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第6句】: 季羨林的人生感悟
季羨林:我的人生感悟 學習吐火羅文 一個人一生中不能沒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給人招災,也能給人造福。
我學習吐火羅文,就與偶然性有關。 說句老實話,我到哥廷根以前,沒有聽說過什么吐火羅文。
到了哥廷根以后,讀通了吐火羅文的大師西克就在眼前,我也還沒有想到學習吐火羅文。原因其實是很簡單的:我要學三個系,已經選了那么多課程,學了那么多語言,已經是超負荷了。
我隨時警告自己:自己的攤子已經鋪得夠大了,絕不能再擴大了。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
但是,老人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拿手好戲統統傳給我。他早已越過古稀之年,難道他不知道教書的辛苦嗎?難道他不知道在家里頤養天年會更舒服嗎?但又為什么這樣自找苦吃呢?我猜想,除了個人感情因素之外,他是以學術為天下之公器,想把自己的絕學傳授給我這個異域的青年,讓印度學和吐火羅學在中國生根開花。
難道這里面還有一些極“左”的先生們所說的什么侵略的險惡用心嗎?中國佛教史上有不少傳法、傳授衣缽的佳話,什么半夜里秘密傳授,什么有其他弟子嫉妒等等,我當時都沒有碰到,大概是因為時移事遷今非昔比了吧。 總之,西克教授提出了要教我吐火羅文,絲毫沒有征詢意見的意味,他也不留給我任何考慮的余地。
他提出了意見,立刻安排時間,馬上就要上課。我真是深深地被感動了,除了感激之外,還能有什么話說呢?我下定決心,擴大自己的攤子,“舍命陪君子”了。
能夠到哥廷根來跟這一位世界權威學習吐火羅文,是世界上許多學者的共同愿望。多少人因為得不到這樣的機會而自怨自艾。
我現在是近水樓臺,是為許多人所艷羨的。這一點我是非常清楚的。
我要是不學,實在是難以理解的。正在西克給我開課的時候,比利時的一位治赫梯文的專家沃爾特·古勿勒(WalterCouvreur)來到哥廷根,想從西克教授治吐火羅文。
時機正好,于是一個吐火羅文特別班就開辦起來了。大學的課程表上并沒有這樣一門課,而且只有兩個學生,還都是外國人,真是一個特別班。
可是西克并不馬虎。以他那耄耋之年,每周有幾次從城東的家中穿過全城,走到高斯-韋伯樓來上課,精神矍鑠,腰板挺直,不拿手杖,不戴眼鏡,他本身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走這樣遠的路,卻從來沒有人陪他。他無兒無女,家里沒有人陪,學校里當然更不管這些事。
吐火羅文殘卷只有中國新疆才有。原來世界上沒有人懂這種語言,是西克和西克靈在比較語言學家W.舒爾策(W.Schulzs)幫助下,讀通了的。
他們三人合著的《吐火羅語語法》,蜚聲全球士林,是這門新學問的經典著作。但是,這一部長達518頁的皇皇巨著,卻絕非一般的入門之書,而是異常難讀的。
讀通這一種語言的大師,當然就是最理想的引路人。西克教吐火羅文,用的也是德國的傳統方法,這一點我在上面已經談到過。
他根本不講解語法,而是從直接讀原文開始。我們一起就讀他同他的伙伴西克靈共同轉寫成拉丁字母、連同原卷影印本一起出版的吐火羅文殘卷———西克經常稱之為“精制品”(Prachtstück)的《福力太子因緣經》。
我們自己在下面翻讀文法,查索引,譯生詞;到了課堂上,我同古勿勒輪流譯成德文,西克加以糾正。這工作是異常艱苦的。
原文殘卷殘缺不全,沒有一頁是完整的,連一行完整的都沒有,雖然是“精制品”,也只是相對而言,這里缺幾個字,那里缺幾個音節。不補足就摳不出意思,而補足也只能是以意為之,不一定有很大的把握。
結果是西克先生講的多,我們講的少。讀貝葉殘卷,補足所缺的單詞或者音節,一整套做法,我就是在吐火羅文課堂上學到的。
我學習的興趣日益濃烈,每周兩次上課,我不但不以為苦,有時候甚至有望穿秋水之感了。 有一天,下課以后,黃昏已經提前降臨到人間,因為天陰,又由于燈火管制,大街上已經完全陷入一團黑暗中。
我扶著老人走下樓梯,走出大門。十里長街積雪已深,闃無一人。
周圍靜得令人發憷,腳下響起了我們踏雪的聲音,眼中閃耀著積雪的銀光。好像宇宙間就只剩下我們師徒二人。
我怕老師摔倒,緊緊地扶住了他,就這樣一直把他送到家。我生平可以回憶值得回憶的事情,多如牛毛,但是這一件小事卻牢牢地印在我的記憶里。
每一回憶就感到一陣凄清中的溫暖,成為我回憶的“保留節目”。 有一次,我發下宏愿大誓,要給老人增加點營養,給老人一點歡悅。
要想做到這一點,只有從自己的少得可憐的食品分配中硬擠。我大概有一兩個月沒有吃奶油,忘記了是從哪里弄到的面粉和貴似金蛋的雞蛋,以及一斤白糖,到一個最有名的糕點店里,請他們烤一個蛋糕。
這無疑是一件極其貴重的禮物,我像捧著一個寶盒一樣把蛋糕捧到老教授家里。這顯然有點出他意料,他的雙手有點顫抖,叫來了老伴,共同接了過去,連“謝謝”二字都說不出來了。
這當然會在我腹中饑餓之火上又加上了一把火,然而我心里是愉快的,成為我一生最愉快的回憶之一。 我拉拉雜雜地回憶了一些我學習吐火羅文的情況。
我把這歸之于偶然性。這是對的,但還有點不夠全面。
偶然性往往與必然性相結合。在這里有沒有必然性呢?不管怎樣,我總是學了這一種語言,而且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到中國。
【第7句】: 季羨林經典語錄
季老最讓我有感觸的一句話是:“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我最近也發現,的確如此。 呵呵,小小的抒情了一下,其實季老的話很多都可以成為經典語錄的,以下是我在“中華.國學網”找到的季羨林經典語錄,希望能夠幫到你。
【第1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
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2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第3句】:時間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 【第4句】: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
忍者,相互容忍也。 【第5句】: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
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第6句】: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愿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
只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7句】:學者們常說:“真理愈辯愈明。”我也曾長期虔誠地相信這一句話。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徹大悟,覺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辯愈糊涂。
【第8句】: 對季羨林名言的感悟對一段或一句的感悟對一句名言的也行對一段文章
季羨林人生感悟語錄(精選) 【第1句】: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第2句】:我已經走不動路了,沒有人攙扶,兩米的距離都很難了.我現在的一個任務,就是勸年輕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第3句】: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第4句】:歌頌我們的國家是愛國,對我們國家的不滿也是愛國. 【第5句】:真理是愈辯愈糊涂. 【第6句】:時光流失,一轉眼,我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算.有人說,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對眾生的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 【第7句】: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第8句】: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第9句】: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第10句】:西方采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第9句】: 季羨林的名言 越多越好 最好是關于人生的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我快一百歲了,活這么久值得。因為盡管國家有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問題,但現在總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鄉在山東。泰山的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最后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梁,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