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與魔鬼的格言合集80句
圣經中的撒旦與魔鬼
鬼片出現的"鬼"與《圣經》中的"鬼"一樣的.鬼片中的鬼,特別是中國拍的鬼片,是人死后變成了鬼,這個觀念與《圣經》的觀念背道而馳,因為《圣經》中的鬼是撒但,以及跟隨撒但的邪靈。這些都是墮落的天使,是天使墮落后變成了鬼,而不是人死后變成的鬼。
很多時候,中國人有一個觀念是人死后變成的鬼魂,其實這些都是撒但假裝的。雖然《圣經》沒有說人不能看鬼片,但我們知道,鬼片中很多時候都與描述邪靈有關系的。
而且這些所講的與《圣經》所講的不同,況且鬼片中有很多令人不安、恐怖的因素,對我們的心靈與思想都有負面的影響。
有很多人看完了鬼片會感到害怕,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呢?看過一個很恐怖的鬼片后,走在街上,回家途中,總感覺有些東西在跟著你。走到一些暗角或者樓梯旁邊時,便很害怕有些東西會跳出來。或者在家中,梳頭看鏡子的時候,會感覺有些東西在背后看著你。打開衣柜的時候很害怕有些東西會彈出來.
為什么會這樣疑神疑鬼呢?因為鬼片對我們的心理有影響,倘若一個人常常活在這樣的恐懼和不安的情緒中,其實邪靈會有機會來攻擊我們。
也許有人會問:“基督徒不會有圣靈同在嗎?邪靈能把我們怎么樣呢?只要我們在心中能分辨善惡就可以了?!”
陳漢祖博士認為,一個人信耶穌有圣靈的同在,但不代表我們的思想不會受到攻擊與試探。
箴言 4:23
你們要保守你心,勝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意思是,思想對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很大的影響,耶穌在主禱文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那我們就不要主動打開試探,給撒但攻擊我們的機會。
但如果周圍環境看到鬼片的宣傳片與廣告、海報怎么辦呢?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想被神的話語充滿,常常禱告讀經、親近神,這樣就不會被鬼片的文化所影響。更重要的'不要因為那些宣傳片就去看鬼片,為什么要付錢讓鬼片來嚇唬自己呢?
看鬼片不等于交鬼。不是說當你看完鬼片后,便會被鬼附身。不過可能會“鬼上腦”,令自己疑神疑鬼。看見什么都認為與鬼有關,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箴言 14:16
智慧人懼怕,就遠離惡事,愚妄人卻狂傲自持。
一切對我們身心靈、思想有不好影響的,我們就應該盡量避免。
而且基督徒如果看鬼片,就是變相的支持電影公司拍攝鬼片,若市面上太多鬼片,就會對整個社會沒有太多好處。不但影響基督徒,還有很多非基督徒因為經常看鬼片,反而有很多機會接觸與邪靈有關的事情。
現在很多鬼片把鬼美化了,現今在鬼片中的鬼很善良,他會幫助你,會成為你的朋友,會傾聽你的心事,會有大的能力,幫助你解決很多困難。甚至有些鬼魂會與你相愛,在一起一生一世。這些形象,完全扭曲了鬼的形象。
導演一般邀請俊男美女來扮演鬼,所以每個吸血鬼都那么英俊,令很多女生都希望撞上鬼。鬼片是撒但利用的工具來做他的“公關公司”,重新改變他的形象,讓人覺得鬼并不可怕。
《圣經》講的鬼絕對不是這樣的,因為《圣經》清楚的說明了撒但起初是殺人的,鬼和撒但不會愛人,反而會傷害你。鬼附身后對人帶來傷害,有的人會抽筋,有的人會不穿衣服,有的人住在墳墓中。
現代社會有很多鬼的文化、關于鬼的活動。例如萬圣節,讓人感覺撒旦、鬼和邪靈是不可怕的,是好玩的事情。人不再相信現實,反而憧憬虛謊。這些都是撒但的詭計。
撒但不止殺人,還是說謊的,而且假扮光明的天使來欺騙我們。《圣經》說,上帝終有一天會收拾撒但,把撒但丟到火湖中。鬼不是人變的,鬼沒有好鬼,鬼也沒好下場。交鬼的人也沒有好結果。
約翰福音 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
耶穌是給人生命的,想人生幸福,只有來到主耶穌面才能真正得到。
拓展閱讀:圣經中亞當和夏娃的婚姻
第一個例子來看亞當跟夏娃,在結婚前發生什么故事。亞當跟夏娃在結婚前所發生的故事相當的有趣,那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他們的交往是神所帶動,神在其中。讀創世記說:『神看那人獨居不好。』所以他們的關系是從神的計劃,是從神的主動開始的。今天在關于談戀愛這件事上,盼望弟兄姊妹記住:如果神不在其中,就算談得很開心,結果也是很可怕。
我們一定要記住,對著基督徒而言,歌羅西書三章二十三節:『無論做什么,都要從心里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我們無論做什么事要記住:主必須在其中。
戀愛的目的是為著婚姻,不是為著喜樂、滿足自己肉體需要,是讓神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可以成全。所以談戀愛過程里,神必須在其中扮演主導的角色,且需要讓神的旨意在生命中顯明出來。
【第1句】:男人需要女人
「那人獨居不好」這句話,不知道弟兄姊妹清楚不清楚有多重要,因為那人是指亞當,亞當是男人,男人獨居不好,每個男人都需要有女人來幫助他,這是很多男人心里不服氣的一件事,因為驕傲的男人總覺得女人需要他,可是圣經告訴我們,女人不需要男人,是男人需要女人。圣經沒有一個地方說:「女人獨居不好」,只說:「男人獨居不好」,神知道祂所造的男人,在個性、品格上需要有個女人來幫助、成全他,所以神才設立婚姻。神為這男人造一個女人,是神精心設計,女人不是二等公民。我常問年輕人,在學校里,老師會叫比較笨的學生去幫助比較聰明的學生,還是會叫比較聰明的學生去幫助比較笨的學生呢?這些年輕人想一想都會笑!圣經啟示,女人是神創造最高峰,所以神給女人非常艱巨任務,幫助很難被幫助的男人,所以每個弟兄都需要謙卑在神面前尋求,怎樣找到你為我所造的那個女人,因為只有那女人可以幫助我。
【第2句】:要清楚知道是神所帶來
是神把那女人帶到男人的面前,當神有機會把一個女人帶到我們面前時,一定要知道這是神在我們生命中,所做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常勸弟兄們,第一要搞清楚這女孩子是神帶到你面前,還是自己隨便找來?中間差別很大,讀創世記就清楚知道。當神告訴亞當,祂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后,亞當從頭到尾把所有動物看完一遍,只是沒有遇見他的配偶,換一句話說:亞當選來選去沒有選上。這里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談戀愛上,就是你自己要去找、去追、去想辦法,不管你找到是老虎還是河馬,簡單說都是野獸,只有神帶給你的才是那女人,才是夏娃。所以作弟兄一定要在神面前好好禱告,求主給你敏銳的心,能夠看得見、認得出哪個姊妹是神所為你預備,帶到你面前的,亞當真的能夠看得見夏娃。
【第3句】:剔除心中驕傲讓神做工
神必須在亞當身上做一點事情,就是在創世記里,神讓亞當沉睡。希望弟兄姊妹明白,圣經講到「睡覺」,對基督徒而言就是死亡,因為基督徒的死就是睡覺,神必須讓死的功課在亞當身上發動,才有可能為亞當造幫助他的夏娃。這是為什么十字架功課在弟兄身上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每個男人都應該在神面前甘心樂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想法放在基督腳前,愿意對主說:主,你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你的慈愛、恩典都是我不能夠測度。如果不肯把自己的意思放下來,只會在禱告中求上帝幫幫忙,讓我告訴你,你不可能有機會,讓神把真正祂所喜悅的姊妹帶到你生命中。
【第4句】:以神為中心
亞當跟夏娃相處過程中,雖然圣經沒有清楚記載,但在字里行間中很清楚認得神在夏娃身上有許多教導跟托付,把夏娃預備好才帶到亞當面前。這是為什么在第三章后,知道夏娃很清楚知道園中,什么果子可以吃什么不能吃,說明神在造夏娃后,當夏娃睜開她的眼睛,看這世界時,眼中第一個所看見的是她的神,不是亞當。
每個作姊妹必須在主面前,學習非常寶貴的功課,就是讓妳生命中能夠全然愛主,眼中應該只有主耶穌,如果眼中一直在想丈夫,就把丈夫當作偶像。圣經清楚告訴我們:『以別的代替耶和華,那人的愁苦是必定加增。』在亞當跟夏娃交往前,清楚看到神是他們生命中心,他們需要凡事上學會以神為生命里最寶貴,必須學會愛神、順服神,只有這樣子才有可能讓戀愛生活是合乎圣經的原則。
有次有個年輕人問我,為什么談戀愛也要按圣經?因為基督徒生活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在榮耀神、見證神,且早晚有一天不但會結婚,會有孩子。孩子長大要談戀愛時,你怎么教導他,怎么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如果自己談戀愛的經驗都跟圣經原則無關,還能夠有好的教導給孩子嗎?難道不希望孩子的戀愛、婚姻是討神喜悅的嗎?所以年輕人一定要回到圣經!
神秘手抄本《魔鬼圣經》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1日報道,《魔鬼圣經》(CodexGigas)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手抄本書籍。此書因其中的巨幅魔鬼插圖和抄書人的詭秘傳說故事而以“魔鬼圣經”(Devil'sBible)之名著稱于世,該書的抄錄工作可能是一個人獨自完成的。
這本神秘手抄本厚達22厘米,高92厘米,重達74公斤,需要至少2個人才能抬動。這本書目前被存放于斯德哥爾摩市內的瑞典皇家圖書館中。它主要由羊皮和皮革裝訂,但是直到現在,人們依然不知道其是如何被制成的。
傳說一名中世紀僧侶因為打破出家誓言可能受到重罰,為了避免受罰,這名僧侶承諾一夜之間寫出一本書,里面包含所有人類知識。午夜來臨時,絕望的僧侶轉而向撒旦求助,以提供自己的靈魂為代價換取完成這本書。撒旦同意了交易,同時在書中添加了他的自畫像。
《國家地理》雜志幾年前曾報道,瑞典皇家圖書館的古文書學家邁克爾·古利克( MichaelGullick)對筆跡進行分析稱,完成這部書全部抄錄工作的只有一人。書中的手寫簽名Hermanusinclusus也顯示,這本書可能僅由一人抄錄,古利克認為很可能是一名抄寫員使用了不同種類的墨水。
《魔鬼圣經》的文字長度幾乎是完整《圣經》的5倍。相關測試顯示,這本書可能是經過5年不間斷抄錄完成的'。還有報道稱:“顯然,作者可能被某種東西附身才創造出如此巨著。但無論是黑暗還是光明的力量,都輸給了時間。”
據有關報道,他們認為受罰僧侶的傳說或許是來自對書記簽名的誤解。而其中的拉丁語“inclusus”則被認為是可怕懲罰的預示,但是,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隱士”。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簽名很有可能是一個選擇與外界隔離、專注于《魔鬼圣經》的孤獨僧侶所留。
圣經中的神學與解放
《圣經》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本由66卷不同的書所組成的、由40位不同的作者跨越1500年的時空所完成的書。下面是圣經中的神學與解放,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解放和公平是社會公共領域熱門的主題。基督徒也理當對此感興趣。我們已經得釋放,并且知道神是公平的。
但是當圣經談到得釋放時,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談到追求公平時,又意味著什么?
教會中有人建立起了關于這些主題的整套神學范式,將其整個應用于社會領域。請思想以下的陳述:
……基督教神學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序地陳述神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為的意義,使得被壓迫的群體認識到,解放的內在推動力不僅合乎福音,甚至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從國度的層面看,公平社會的締造是有價值的,或者用更通用的措辭來說,參與解放的過程本身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是拯救的工作。
這些分別是詹姆斯·考恩和古斯塔沃·古鐵雷斯的主張。他們在20世紀中葉盛行于北美及南美的被稱為解放神學的發展中扮演極具影響力的角色。考恩和古鐵雷斯從種族和階層的社會視角出發,構建了他們的神學體系,而其最終也被北美的更正教會—絕大多數是黑人教會,以及拉丁美洲部分天主教會所接受。
牧師需要圣經神學來評估和回應諸如此類的神學主張。
畢竟,解放神學已拓展到五花八門的運動,從女權主義到同性戀,再到環保主義。本文的目標并非討論這些現代分支,而是將福音派圣經神學與解放神學的對話作為一個案例分析,幫助大家了解圣經神學如何保護和堅固教會純正的教義。
圣經神學的回應
一般而言,圣經神學就是源自圣經的神學。盡管其必然要得出有關神的真理,許多神學框架,包括解放神學,都聲稱它們源自圣經。
然而“圣經神學”這個術語也指代解釋圣經的進路,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幫助人們理解圣經各個敘事段落如何聯系在一起成為整個圣經大敘事的方法。它是有關大圖畫和具體的圖景,尤其是圣經作者如何基于整個大圖畫來理解這些具體圖景的細節。
所以,圣經神學如何回應解放神學所宣稱的內容和目的?我在此列出圣經神學涉及的五個話題:
【第1句】: 體系性的壓迫:解放神學的背景
首先,圣經神學對于解放神學在美洲所面臨的社會與政治處境擁有共鳴。像考恩和古鐵雷斯這樣的個體,他們極其試圖證明圣經在糟糕的社會與經濟現況中的關聯性。當時,很少有福音派有興趣涉足這些領域,甚至許多人阻礙了相關方面的進展。
美國南方對黑人種族主義歧視的尖刻本質、以及拉丁美洲長期性貧困所帶來的災難性現實促使神學家打造一個兼顧先知性與公共性的神學體系。很不幸,當一些特定的議題成為核心時,福音的內在本質被邊緣化。
圣經神學不僅要求我們看見這些處境,也幫助我們正確評估它們。所有世上的不公義都將我們帶回墮落以及人徹底背叛神的事實。比如,種族主義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都是悖逆神的人。透過指明種族主義真正的根源,圣經神學能夠追溯圣經的故事主線,發現終極的救贖基于耶穌基督的位格和作為。只有基督徒擁有這獨一無二的信息,使得種族主義者和其他悖逆神的人與圣潔公義的神和好。
地方教會的使命毫無疑問是去傳講宣揚這一福音信息。
【第2句】:有關罪的教義:解放神學的罪魁禍首
解放神學并非基于個人對圣潔公義的神的背叛,而是基于體系性的和集體性的不公義來描述罪。而完全忽視個人性的罪是個錯誤。另一方面,盡管人們很容易發現居于體系中的個體的罪,卻對體系性的墮落所表達出來的證據視而不見。
圣經神學則鼓勵平衡。圣經的主線聚焦于個人心中罪的起源,所以保羅總結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但是,一旦墮落的人開始建立文明,治理社會的體系自身會顯明其墮落的本性,從拉麥的起誓,到人共同決定建巴別塔,再到不平等的壓迫,以及邪惡的程度(創4:24;11:4;申16:19-20;箴16:11;賽10:1-2)。換言之,一個不公正的法律或習俗,是體系性的或組織性的不公正。
而且,以色列被虜前的圣經主線呈現的不只是一連串互不相干的罪行的敘述,而是整個民族傳染性的敗壞,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其君王和祭司的不公正導致的,他們的罪是體系性和組織性的,而不只是個體性的,其顯明在他們與外邦政權的條約方面、賄賂、以及對孤兒寡婦的剝削。
當我們說基督的作為成全了律法和先知的預言,不只是指對個人的潔凈和悔改,也包括體系性和組織性的方面。祂不僅是公義的個體;祂也是真正的圣殿。祂不僅守安息日;祂還是安息日的主。祂不僅是新的亞當,祂也是新的國度,新的民族和新的.政權。
因此,順服基督治權的信徒應該成為首先分辨出個體性的罪以及體系性和集體性的罪之普遍性的一群人。透過思想基督的治理,基督徒能夠領悟真正公平的政權的本質。就這一點而言,盡管歷史上記載的大多數是失敗的例子,個體的基督徒仍應該力求引領去反對個體以及體制性的不公正。我們是作為在黑暗世界中的光和鹽服侍。盡管如此,圣經神學明白,這世界將繼續虧缺反映神的榮耀,恰恰是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并虧缺神的榮耀。
而且,對于解放神學而言,罪被局限于受壓迫者/壓迫者的二元維度的描述。其并沒有給處理普世性的倫理行為范式留下任何空間。此外,(對于解放神學而言)好像那些受壓迫的群體不會犯罪一樣。
在此,圣經神學再一次強調罪的普世性(羅3:23;羅5:12)。全人類,無論是受壓迫者還是壓迫者,都犯了罪。所繼承的罪疚和敗壞可追溯到伊甸園,因為偶像崇拜的悖逆,人的純真失喪,被趕出伊甸園(創3:7,23)。
這意味著,在圣經的故事主線中,即使那些被認為是受害者的人也是反派角色(罪人),極度需要救贖的恩典。
圣經并非講述一個關于好人與壞人對決的故事。相反,它講述的是一位全然良善者,為一群敗壞的人的福祉而替他們受難(林后5:21)。人類的沖突源于與神破裂的關系,全人類都因此受苦。任何神學體系拒絕這個事實,都只是在曲解“解放”這個詞,因為它把其追隨者框在永久的捆綁之中,甚至可能是永遠的咒詛下。
【第3句】: 將受害作為詮釋透鏡:解放神學的釋經
解放神學教導說我們必須從被壓迫者和貧窮者的角度出發來詮釋圣經。其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反對更深的不公正,并且為了要減少社會上受害者的苦難。他們甚至宣稱圣經存在的目的是要彰顯神是受壓迫人們的解放者。這種解放在許多方面都被視作救贖信息的核心。
但是我們是否應該使用受壓迫群體或窮人作為那一個解讀圣經的詮釋透鏡?正確的圣經神學堅稱圣經的主旨不是關乎人,而是那一位全人全神,耶穌基督。基督的位格和作為是救贖歷史的高潮。祂是我們信心的創始成終者。我們要記得,耶穌稱自己是整個舊約故事的中心(路24:27)。如此,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釋經是解開圣經意義的關鍵。
此信念幫助我們聚焦于圣經大戲劇的內容。其展現的是故事本身顯明的歷史,從創造到墮落,再到救贖,最后是成全。圣經講述了神從永恒的過去預定救贖計劃、透過差遣和犧牲他獨生愛子、以確保一群罪人得蒙救贖的故事。
【第4句】: 關于出埃及的故事:解放神學最重要的主題
對于解放神學—尤其是黑人解放神學而言,出埃及的故事是他們神學進路的中心主題。神將祂的百姓從埃及的捆綁中釋放的作為是解放神學當代的盼望與議題。
將出埃及得釋放的故事應用于當今的民族與政治問題,這樣的做法并非始于二十世紀中葉。在【第18句】:十九世紀,美國的黑人奴隸因為出埃及的故事反映出他們的困境,從而被其主題所吸引。他們把出埃及的故事作為有力的證據,表明神能夠且愿意將新的以色列(黑奴)從新的埃及(美國)釋放出來。往更久遠的歷史追溯,十七世紀從大西洋彼岸來到北美的清教徒把他們自己的旅程當作出埃及(英格蘭)的神圣之旅,開啟被某個歷史學家稱作“進入曠野的使命”。然而,現代的解放神學卻是首先采用出埃及的故事作為范式,并將其應用于受壓迫群體。
圣經神學暴露出這種規范性前設的諸多問題。首先,它忽視了十災是在擊殺長子及逾越節那里達到高潮,對亞伯拉罕的后裔的審判和埃及全地是一樣的。然而,亞伯拉罕的子孫卻透過一個替代性的犧牲而得以免遭刑罰。接著福音書描述基督是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參約1:29)。因此,我們出埃及的方式難道不是透過這位逾越節羔羊的代贖犧牲,卻反而是透過所謂改變不公正的法律嗎?
其次,解放神學未能—或至少似乎低估了—出埃及所埋下的圣約的伏筆。出埃及不僅僅是政治和社會經濟意義上的事件。神透過招聚自己圣約子民從而實踐圣約的應許:“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6:7)然后便是新約如何成全舊約。耶穌并沒有以他的血與清教徒立約。也沒有與黑奴或是南美的底層人民立約。相反,祂是與所有悔改相信他所成全的救贖之約的人立一個新約。
第三,解放神學沒有顧及出埃及事件的目標。神對法老說:“容我的百姓去,好在曠野侍奉我”(出7:16,斜體字為作者添加)。真正的目標不是最后政治上或經濟上的解放,而是成為一群由神統治、順服、敬拜的子民。然而,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最終沒能順服神的統治,也沒有敬拜神并順服祂。盡管他們被帶離肉身的捆綁,他們仍然在屬靈的捆綁之下。因此,解放神學將其盼望放在出埃及身上,根本不會帶來釋放,也永遠不曾有過釋放。
感恩的是,出埃及的主題不只局限于摩西五經;它貫穿于整本圣經。以色列的犯罪悖逆分別在公元前八世紀和前六世紀被虜于亞述和巴比倫中達到高潮。在被虜前,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預言一個新的出埃及,它會使前一個出埃及相形失色。按照這些先知的說法,這個出埃及在完全實現之時,不僅是被虜歸回而已,更是帶來屬靈的釋放。
因此,解放神學對于出埃及最大的忽視在于,其沒能將出埃及事件看作基督所帶來釋放的影兒。正如圣經所展開的,以及新約所宣告的,基督被描繪為更偉大的逾越節羔羊(林前5:7),更偉大的摩西(來3:1-6),以及真以色列(何11:1;太2:15)。簡而言之,出埃及按其完全的表達,是從罪和咒詛中脫離的永恒拯救,而這只能在基督里擁有。一個屬神的全新子民是基于祂的義,而不是基于某個倫理性的身份或社會地位。
【第5句】: 有關時代的末了:解放神學的末日論謬誤
很難辨別解放神學教導何種末日論。解放神學家并不直接關注神如何引領這個世界走向終結。此外,有關來世的現實幾乎從未被提及。真正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以及如何在這時代消滅壓迫、貧窮及不公正。他們辯稱,專注于一個更好的來世的神學會阻礙受壓迫群體,并且合理化現狀。因此,解放神學尋求喚醒人們不再對未來的期待抱有幻想,而是鼓勵他們現在就尋求那些未來的希望。
盡管解放神學有誤人之危,其仍然有一些需要被認可的價值。解放神學對于福音派圈子里的一些問題給予了公平的批判,其暴露了福音派人士對待不公正漠不關心的態度,盡管他們在正統教義里涉及這些方面。
然而,圣經神學提供的修正卻是無比重要的一環:它明確了末日復活及新創造的到來。圣經的見證中充滿了不斷提及的永恒的盼望。圣經里的諸約在耶穌基督的新約里達到高峰,由圣靈內住的憑據為印記,是我們所領受應許基業的頭期款(弗1:14)。與解放神學所主張的相比,對這基業的盼望鼓勵信徒既有彰顯基督的堅忍(林后4:17-18;彼后2:21-23),又有高舉基督的竭力做工(林前15:58)。
圣經神學表明這個事實,解放神學不僅將末日論過度實現化,也一并誤解了末世的光景。圣經救贖戲劇終極的目標不是人與人之間友善平等地相處。這戲劇的目標將隨著響徹天空的大聲音的宣告而實現和彰顯:“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啟21:3)遺憾的是,在解放神學那里,你無法找到這樣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