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奉獻社會格言集錦200句
精選關于關于奉獻的名人名言
【第1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第2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第3句】: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魯迅
【第4句】: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去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
——魯迅
【第5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第6句】:人生價值的大小是按人們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來衡量的。
——向警予
【第7句】: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
——焦裕祿
【第8句】:死者的光榮不在于受世人之贊美,而在于為后人所效法。
——孟德斯鳩
【第9句】:希望你們年輕的一代,也能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拉第
【第10句】:幸福在于為別人而生活。
——列夫•托爾斯泰
【第11句】:生使一切的人站在一條水平線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頭角來。
——蕭伯納
【第12句】: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來。
——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13句】:一個只顧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
——羅斯金
【第14句】:無用的生命只是早的死亡。
——歌德
【第15句】:奉獻無止境。
——鐘南山
【第16句】: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圣經》
【第17句】:生命賜給了我們,我們必須奉獻于生命,才能獲得生命。
——泰戈爾
【第18句】: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第19句】: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
【第20句】:當我們為了公眾的幸福而蔑視辛勞、危險和死亡時,當我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生命從而使生命變得崇高時,辛勞、危險,還有死亡本身,便都會顯得美好而動人。
——休謨
關于奉獻的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名人名言
【第1句】: 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第2句】: 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第3句】: 生命的長短以時間來計算,生命的價值以貢獻來計算。——裴多菲
【第4句】: 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里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巴金
【第5句】: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愿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巴 金
【第6句】: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 ------泰戈爾
【第7句】: 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它自己。 -------泰戈爾
【第8句】: 應該讓別人的生活因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爾
【第9句】: 貝殼雖然死了,卻把它的'美麗留給了整個世界。——張笑天
【第10句】:為別人盡最大的力量,最終就是為自己盡最大的力量。——英.羅斯金
【第11句】:生到世上來不是為個人,而是要把個人貢獻出來一部分給國家,一部分給朋友。——法.拉伯雷
【第12句】: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財奴才是不幸。 ――魯達基
【第13句】: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第14句】: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禮記訪記》
【第15句】: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高爾基
【第16句】: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第17句】: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第18句】: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蘇霍姆林斯基
【運用思路】
奉獻總是和幫助,付出緊密相連的,給人以幫助,對社會付出便是一種奉獻,我們可以奉獻聰明才智,可以奉獻物資經濟,可以奉獻青春年華,甚至可以奉獻生命。在寫作此類文章時我們就可以從幫助和付出等方面入手,展開話題。
關于奉獻的作文
愛的奉獻
我國青海玉樹縣今年4月14日發生大地震,使當地人民受到傷害,他們失去家園,流離失所,失去家人。在我國每次發生災情時,全國人民都心系災區,每次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發生。這次一則新聞使我心里難以平靜,當天地震發生后一位香港義工為了救受困老師和三名孤兒,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對他無私奉獻和舍己為人的精神表示無比的敬仰。其實災難發生時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為了救兒女獻出寶貴的生命的報導更是多不勝數。
其實人從一出生到老無時無刻在享受身邊人們對你的愛,特別是父母,從小教導我們,培育我們,吃少一點怕我們餓著,穿少一點怕我們凍著。我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還發高燒,爸爸不在家,媽媽帶我去兒童醫院打吊針,回到家都快二點了,媽媽怕我燒壞腦袋,整個晚上沒有睡覺都在用冰幫我降溫,第二天,我燒退了,媽媽卻把眼睛熬紅了,可是我看到的卻是媽媽微笑的`臉。
所以我們長大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報答社會,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多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愛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在生活中享受愛,讓我們用心去愛這個社會。
關于奉獻的作文(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奉獻的作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奉獻的作文1
為大家奉獻,不留名字,會感到快樂,感到欣慰。有無數英雄曾經為我們的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也有些人在各種崗位默默地做出奉獻。我一個九歲的孩子能奉獻什么呢?我也試著嘗試一下奉獻的感覺。
有一次,我很早就到了學校,一個人也沒有來。校園里一片寂靜,只聽到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我想,應該體驗一下奉獻的感覺了吧。我毫不猶豫地拿起拖把,把走廊、清潔區全都拖了一遍;又拿出書包里的抹布,把門、窗臺和衛生區的扶手擦得干干凈凈。這時,我看見吳天志走來了。我裝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疑惑地問:“是誰把衛生打掃得這么干凈?”“不知道。”我裝著什么也沒發生過。
到后來,我一直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別人。但,一想起這事兒,心里總是甜滋滋的。
奉獻的作文2
我正伏案拿著鉛筆在草稿紙上計算著題目,房間里從滿了筆尖摩擦白紙的“嚓嚓”聲。“啪!”聽見這一聲時,我才猛然從數字世界里回到現實,發現斷電了。
這時是晚上七點,冬天的太陽不再像夏天一般起早貪黑,月已高掛枝頭。房間內一片漆黑,這漆黑使我無法繼續做題,我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更使我胡思亂想起來:窗外那一個好似人影的陰影不停的舞動著,是不是幽靈?那輕悄悄的腳步聲,是不是——“咔嚓”,門開了,以為是幽靈來襲的我被嚇得膽戰心驚,動也不敢動,耳邊傳來的卻是奶奶慈祥的聲音:“沒事,只是斷電了,我點了根蠟燭,繼續做作業吧!”我回頭一看,只見奶奶手中正燃燒著一點火焰,僅僅是一點小火焰,卻已將光亮播撒在了整個房間;僅僅是一點小火焰,但它散發的溫暖卻已流入了我的心房。時間的腳步向前邁著,蠟燭的身軀也隨之融化著,但它的明亮,它的溫暖仍舊源源不斷的給予世界。
我沒有心思做作業。看著燃燒著的蠟燭,我心中不由得一顫。內心深處涌出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內心深處涌出八個字:無私奉獻,舍己為人。內心深處更涌出了無數背影:是掏糞工人時傳祥,他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走街串巷,掏了二十年大糞,受盡了歧視和羞辱,卻始終以一人臟換萬人凈;是“人民的勤務兵”雷鋒,他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他像春天的陽光溫暖著周圍的人,他用自己短暫而光輝的生命,默默無聞地為祖國奉獻著光和熱。是譚千秋老師,他在地震中張開雙臂任磚塊如冰雹般砸在自己身上,也要死死保護學生,他用自己的寶貴生命與滿腔熱血將師愛詮釋得淋漓盡致,催人淚下。是楊善洲爺爺,他二十年如一日地植樹造林七萬多畝,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洲,他一輩子為人民服務,一生幫群眾辦實事,他用汗水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彰顯著共產黨員的奉獻本色。更是無數默默無聞卻甘愿如蠟燭般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美麗身影!
蠟燭的火焰依舊燃燒不息,在那光和熱中,我還看見了那閃著光芒的奉獻精神,是那么耀眼美麗。
奉獻的作文3
前段時間,我們聽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了里氏【第8句】:0級的大地震,這是前所未有的災難,我們聽到這個噩耗,非常痛心,同情那些因為地震卷人的6萬多人的寶貴的生命。
學校聽到這個消息,毫不猶豫地提出一個倡議;全校師生盡力為災區人民捐款,表達自己的一片愛心,多少不限。早上,媽媽從電腦上查到許多有關災區的圖片,非常關注這件事。我忐忑不安地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我本以為她會數落我一頓。然而,我想錯了,媽媽并不是無情無義的人,她說:“我早就料到你們要捐款,所以早就準備了錢。”說罷,拿出一張10元的票子,讓我捐出去,我非常驚訝,一向小氣的媽媽怎么出手這么大方了。記得有一次,我向媽媽要錢買雪糕,媽媽說:“吃吃吃!就知道吃!整個一饞貓,只要5角錢就行了,媽媽真小氣。可今天媽媽怎么出手這樣大方,不是神經有病,就是中了魔,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說:“你來看電腦上的圖片,他們真慘啊!我一看,淚水涌了出來,媽媽的眼睛也濕潤了。
下午,當我把這10元捐入箱子時,同學們向我投來驚訝的目光,曹文文說:“你家是大款了嗎?”我很高興,為有這樣一位媽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啊!“長江后浪推前浪,風雨無情人有情”讓我們匯聚我們的愛心,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匯聚的這股力量一定可以讓災區人民重新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奉獻的作文4
樹枝抖動著金色的葉子,沙沙,沙沙。
樹根邊蕩漾著金色的海洋,沙沙,沙沙。
這,可不是秋天的`足跡?
你瞧,秋風吹過,那依偎在大樹上的秋葉緩緩地飄落,像一只只翻飛的黃蝴蝶,像一葉葉金色的小舟,像一朵朵輕盈的雪花,悠悠的,輕輕的,美美的,在空際中劃過一圈圈生命的軌跡。就是那么不經意的動作,卻舞出了風姿,舞出了韻味,舞出了活力。殘缺的衣角,遮不住耀眼的金光;樸素的背景,擋不住優美的華爾茲,是多么的真切,又是多么的虛幻。
你看,地上處處盛開著金色的花,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密密匝匝地躺在那里,是在熱鬧地說著什么,是在激動地跳著什么,還是在輕輕地唱著什么?那可愛的模樣,讓人不忍心從上面走過,不忍心讓它變成碎片飄飛,不忍心讓它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只愿默默地看著這金色的小路,會心一笑。
一陣“滋滋滋”的聲音把我拉出想象。抬頭一看,竟是正忙碌工作著的電鋸。原來一群工人正在搶修馬路。已是傍晚了,瑟瑟的秋風讓歸途中的人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可我卻依稀看到汗珠從他們的鼻尖滑落,黝黑的臉龐竟也映出金色的黃暈,依然那么賣力地鉆著孔,鋪著路……
第二天清晨,路面已經煥然一新,車還是那樣駛過,人還是那樣走過,可又有誰看到這路面背后的辛苦?在那寒冷的夜晚,工人們選擇了無聲的奉獻,為家人,也為城市;在那漫長的秋季,秋葉們選擇了無私的給予,為大樹,也為秋天。
沙沙,沙沙……
奉獻的作文5
觀看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了其中由奉獻帶來的幸福。
孟佩杰的父母雙雙離世,只留下了5歲的孟佩杰,被劉芳英收養。后來,養母劉芳英癱瘓在床,養父也離開了家。年僅8歲的孟佩杰與養母相依為命。在12年的艱苦生活里,孟佩杰學會了許多家務活。她12年如一日,照顧著養母……采訪時,她說:“現在我很幸福。媽媽幸福,我就幸福。”
孟佩杰為什么很幸福?因為幸福是無私的奉獻,給予越多,得到越多,快樂越多!她奉獻了,所以感到了幸福。在生活中,你只要奉獻一點兒,就會感到幸福。
奉獻就能帶來快樂,這句話在我的身上也得到了驗證。暑假里,我和伙伴們舉辦了愛心義賣活動。在進行愛心義賣時,我們大聲招攬顧客,嗓子都有些啞了;在漫長且寂寞的等顧客時間中,我們很累很累。辛苦的勞動,換來了11。1元錢。一想到這11。1元錢會用在希望工程中,我們便十分幸福!為什么?因為我們付出了,我們奉獻了,我們感到了快樂!
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就是這樣,默默奉獻卻不求一點回報。還記得那節課上,有一道題我們幾乎全班都不會。于是,老師給我們細致地講了起來。這道題挺難的,老師給我們講完后,嗓子都有些嘶啞。當時,大多數同學都會了,但還有少數幾個同學依然不會。老師又給他們講了一遍,老師講完后,聽著他們發出的:“會了”幾個字,臉上浮起了一絲快意。我想,那時老師一定很幸福吧!
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一個奉獻的人吧。
奉獻的作文6
大家好,我是一場傾盆大雨中的一個不知名的小雨滴,接下來,我要為大家講述我從天空落到地上的故事吧。
我在落下來的途中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翁和一有名的律師結伴環游世界,看到許多很有印象的事物,尤其在某縣所看見的,更是畢生難忘的。他們在某縣鄉間散步,看見一個兒子拖著犁,一個老人扶著犁,在那里犁田。律師覺得非常稀罕,順手攝一鏡頭。不久,他們無意之中把這照片拿給鄰縣的一個西國傳道人看,并問為何這樣用人犁田?傳道人回答說:“是的,這是少見的。不過,我碰巧認識這二人,他們很清苦,當本縣信徒建筑會所時,他們亦很愿意有所奉獻,但又沒有錢,結果便賣了他們僅有的那一只牛來奉獻,所以現在他們就要代替牲口來犁田了。”他們聽后,愕然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以后律師說:“這是何等愚昧的犧牲,為什么你們容許他們這樣作?”“哦!他們卻不是這么看,他們只覺得那是莫大的喜樂,因為還能有機會擺上一頭牛在主的事工上。”
我看到的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也要對大地對人們做出貢獻。比如補充水分、灌溉農田、凈化空氣、降低溫度、形成河流瀑布、使山川秀麗。
我必須結束我的故事了,我只想告訴人們:為了大家為了地球大家做出自己的奉獻吧!
奉獻的作文7
蠟燭,在黑暗中默默地燃燒自己,給人們帶來光明;花朵,默默地散發芳香,給人們帶來快樂;大樹,在夏天為人們摭擋陽光,給人們帶來涼爽。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蠟燭、花朵和大樹:例如:身體殘疾的張海迪;在社會上做貢獻的霍金......
張海迪雖然身體癱瘓,手不能抬起來,全身都不能動了。但她堅持寫作,胸前壓出了一片血印,可她仍然不停地寫呀,寫呀,不知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她又開始自學初中課程,后來她看見了無數個因貧窮而治不了病的人們,他們是多么痛苦,于是她決定要為人們治病,她買來了《針灸書》和其它醫書、體溫表和聽診器。還買回了人體模型,在自己的穴位上點上小點兒,練習針灸,上百個病人在她的幫助下身體健康,病人感激不盡,不久對她產生了尊重。
張海迪還幫助失足青年,告訴他們千不萬不要自卑,她還告訴失足青年:自己與他們是一樣的,要堅強地活下去!張海迪的話使失足青年打消了一個念頭——尋死!
她還關心、愛護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談心;一起講故事;一起做題......
而霍金21歲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演講和問答時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可他沒有被病魔擊垮,仍然做了許多貢獻:霍金輻射和《時間簡史》。
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我一定要替他人著想,為人們做貢獻!
奉獻的作文8
x月20日,大熊貓的故鄉--雅安發生了7。0級地震,大片的房屋倒塌了,校園也變成了一片廢墟,可愛的孩子失去了親人和美好的家園,許多人無家可歸,我看了難過極了。
一時間,警察叔叔們忙著救援廢墟里的人,志愿者們也從全國各地趕來,給災區人民送去了幫助。我也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雅安,給可憐的小朋友一點幫助。可是,我太小了,不可能到達災區。正好,學校組織了一個大型義賣活動,用賣出去的錢捐給災區。
我高興極了,倒出了我心愛的儲錢罐里的錢,還帶去了很多心愛的書和玩具,我一定要盡我的力幫助雅安的小朋友。義賣活動現場,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景象,有的帶來了神奇的小汽車,有的帶來了精美的圖畫書,有的帶來了精美的畫冊,讓我目不暇接。同學們有的在精心地鋪著地毯,擺放著"商品",有的在不斷的吆喝,還有的在琳瑯滿目的商品前精心地挑選著喜愛的東西。我的書和玩具很快就賣出去了,一共賣了50元,我還將我的零花錢也全部買了同學們帶來的東西。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錢幫助了別人,雅安的小朋友得到了我的幫助,一定非常開心,我第一次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雅安加油,讓我們都奉獻出自己的愛心,雅安一定會重新變成一個美好的家園。
奉獻的作文9
她是那么的普通,如最常見的火柴一樣,雖卑微,但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燃燒, 去照亮別人。
這是一個涼風瑟瑟的秋天,秋風如尖利的刀,削掉了一片又一片黃葉。葉子在空中舞動,最終毫無生氣地落到地上,與大地融為一體。
大街上少有人影,大家都在家中,免受涼風刺骨。“呼……呼……”涼風仍然在呼嘯,我看到了一個火紅的影子,在冷風中忙碌著。我走近一看,喔,原來是個清潔工。她用瘦小的手臂艱難地揮舞一個大掃帚。粗糙的臉上寫滿了勤勞。
我從她身邊走過, 飛舞的垃圾頓時讓我的 衣服沾上了灰塵。 我當時有些生氣,心想:她可真是魔術師,變得真快!居然不道歉!我怒氣沖沖地走開了。一會兒,我又路過這個地方。她還在勞動,將多如牛毛的垃圾清掃。真是卑微!我在心中默默地想道。然而,這種想法沒有堅持多久。
我路過她面前時,偶爾看了一眼,她面前的吊牌上的三個字“志愿者”。我頓時楞住了。
一會兒,我反應過來,但仍是不解她的做法。于是大著膽子問她:“阿姨,你為什么要當一名志愿者?”“嗯!為了淮安的市容更美好!”她邊喘氣邊說。
多好的回答!多好的人!為了城市的干凈整潔,她舍掉了一切,沒有要求什么,如一根火柴,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清潔工樸實,志愿者更樸實,淮安的美麗需要大家努力,這是每一個市民的共同責任。
奉獻的作文10
如果你叫我想個誰頒個什么獎,那我必須會頒個最佳奉獻獎給蠶。
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繭是由一根長度為300~900米(1000~3000英尺)連續的絲織成的。家蠶的蟲及蛹能夠食用,并有食療功效。成蟲成蟲的蛾不能飛,它又被稱為“蠶蛾”,作繭的絲竟然能夠抽到長達1。5公里長!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然后慢慢死去。這就是蠶簡短的一生。雖然沒有太大的好處,可是他把自我的生命貢獻給了人類,然后死去。蠶一生盡管短暫,可是它卻把自我的最寶貴的年華凝聚在白白的絲線上,蠶的精神,曾獲得過多少仁人志士的贊美,曾獲得多少墨人為此吟送。這個能給人們帶來錦繡的蟲,雖“作繭自縛”但最終”破蛹成蝶”,羽化高飛,給人帶來多少夢想,以至于古蜀人認為它只能來自天上,給了它個雅號“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蠶的精神深深溶入中國人的理想世界,忍辱負重的最后期盼是渴望飛翔。還有一些像蠶一樣的人---老師用青春和心血,用知識和汗水,澆灌出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不正像蠶化蛾,育出一個個子孫后代嗎?
發洪水時,是那一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們為了人民利益不顧生命的危險挺身而出,他們不也似春蠶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嗎?這就是蠶,無私奉獻的蠶。所以它因該得“最佳奉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