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初中大全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一
貝多芬是一位天才的音樂家,他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使得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音樂事業當中,正當他如日中天時,他的耳朵卻聾了,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然而,他卻勇敢地克服了這個困難,創造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
“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這是對于貝多芬的音樂的最真實的寫照,他的音樂永遠是為處在苦難之中的人們而寫,他用自己的音樂帶給人們勇氣 和力量,他將他那面對耳聾卻絕不退縮的信念也融入音樂之中,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音樂才能夠獲得如此之大的成功,也正因為如此,他是一位讓世界都為之震驚的 音樂巨人。
名人的傳記中,記載的往往是名人的豐功偉績,而羅曼·羅蘭的作品卻不走尋常路,他記載的是人們對于名人所不了解的另一面:他們的痛苦、掙扎與矛盾,從而讓我們了解到了有血有肉的名人。
通 過這本《名人傳》,我對于貝多芬的生活、行為、心路歷程了解得更加透徹也更加真實,通過他在雙耳失聰這個重大打擊之下的所作所為,我更能體會地到貝多芬所 表現出來的那種大無畏的勇氣和在困難面前的堅毅的品質,這也讓我對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從心底里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敬佩之情。
正 如貝多芬所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永遠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確,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是不幸的,他遭受了許許多多常人所無法接受的磨難,然而, 他卻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而是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他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去敬仰、去學習,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偉人!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二
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磨練。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看到彩虹。我們處在國家一天比一天富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現實社會中,讀讀《名人傳》或許會讓我們對生活中的磨難有所看法。優秀的傳記不僅能鼓舞人,還能使人更深刻地認識世界。人類的一切成就,都是自生創造的,而傳說則是把那些偉大的創造天才的人生經歷描繪出來。如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一樣。
這本書中,我感動最深就是音樂大師貝多芬。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貝多芬的家庭一次次地變故,童年,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在中午,唯一的親人背叛了他。在晚年,他雙耳聾了,幾乎聽不到他夢想的音樂,他沉受了種種的壓力。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他戰勝病魔、挑戰命運,終于締造出那么多令人深省的曠世音樂,像輕快舒展的《田園》;悠揚振奮的《英雄》;深情濃郁的《命運》······雖然他的一生坎坎坷坷,但是他勇敢地與命運作斗爭。
一次一次的磨難,一次一次的光輝,演奏著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這也應征了一句中國的古訓:古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態。
音樂大師貝多芬的成功,讓我們從中得到啟發:只要不屈服于命運,你就會改變命運。我要以名人為榜樣,學習他們所有的精神!
貝多芬的堅強可歌可泣。我也應該以他作為榜樣學習。記得前幾天,我身體感到不適。爸爸認為我有了痧氣。于是,他立馬為我刮痧。他盛滿一碗水,在我的脖子上稍微灑了一些。接著,他鉗子一般的手夾住我的皮膚,扭起來。如此反復幾下,我便已經痛得鉆心。我的身體不再受我的控制,用力擺脫老爸的手。老爸見了,本要放棄,然而在我的堅持下,他繼續幫我刮痧。我咬緊牙關堅持著。十幾分鐘后,我的“酷刑”終于結束了。讀了這部書后,我覺得十分慚愧。這樣一點磨難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