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老人與海合集五篇
《老人與海》的人生哲學
《老人與海》是20世紀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也是一個具有普遍象征意義的現代神話和寓言。面臨強大自然的挑戰,主人公桑提亞哥不會因為結局的虛無就放棄行動,而是充滿信心地采取果敢的行動與命運抗爭,這反映出海明威的人生哲學。
《老人與海》的人生哲學
《老人與海》是現代美國小說作家海明威創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作者生前發表的最后一部小說。它一經問世,便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當時的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海明威熱”。它再次向人們證實了海明威作為20世紀美國杰出小說家的不可動搖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績。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稱贊海明威“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英國作家赫貝茨說海明威的小說引發了一場“文學革命”,這些贊譽,《老人與海》同樣當之無愧。《老人與海》是海明威一生的創作結晶,是其思想和藝術的總結。“一艘船穿越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的情節非常簡單,就是講一個古巴的老漁翁桑提亞哥八十四天沒有釣到一條魚,第八十五天,他單獨遠出海外,釣到一條碩大無比的馬林魚,三天三夜,老人終于捕殺了它。它把魚拴在船上返航,許多鯊魚前仆后繼地來爭奪他的戰利品。老人又與鯊魚展開了馬林魚的爭奪戰,它們被他一條條地殺死,直到最后,只剩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他的武器。老人打跑了群鯊,但是它們也吃完了大魚,老人拖著魚的空骨架疲憊地靠岸回家,他睡著了,又夢見了非洲的獅子。桑提亞哥是海明威小說中“硬漢”形象的`典型代表。
《老人與海》是對海明威小說藝術的一次完美總結,也是一個具有普遍象征意義的現代神話和寓言。正如作者海明威所說,“這是一部我一生為之努力的作品,讀起來通俗簡單,看著很短,然而卻囊括了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空間,這是我目前能寫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毫無疑問,《老人與海》是海明威輝煌創作的巔峰 。
面臨強大自然的挑戰,桑提亞哥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他有鋼鐵一樣的性格和樂觀豁達的精神,不會因為結局的虛無就放棄行動,而是充滿信心地采取果敢的行動與命運抗爭。
在《老人與海》中存在的是老人和海(及其中生物)的沖突,但是仔細研究文本我們會發現老人對其沒有蔑視和貶低,相反是一種敬畏的態度。“魚,你要是不累,”他講出來,“那你一定很特別,人比起一些強大的飛禽走獸來,高明不了多少,我倒是情愿做那個在海下暗處的動物。”“兄弟,我從來沒有見過什么東西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著、更高尚。快來弄死我不。究竟是誰弄死誰,我不在乎”這明顯是受海洋文明的影響。時而狂野,時而舒緩的海洋造就了西方開放、冒險、喜歡挑戰的民族性格,這樣的文化背景讓老人在與魚的斗爭中不自覺地表現出對自然的敬畏。
西方存在主義認為;人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存在的本身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塑造自我,活得精彩 。《老人與海》就體現了這種存在哲學。在作品中老人強調:“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這種不屈不撓、永不服輸的精神貫穿整部作品,支撐著老人孤獨一人與魚奮斗、與自然奮斗,這種精神成了老人存在的哲學。
桑提亞哥是海明威以細膩的現實主義筆調塑造的具有濃厚象征性的硬漢典型,他是海明威筆下一系列硬漢子形象的發展與升華。他象征著一種高度哲理化的人類精神,一種永恒的超越時空的存在。海明威將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與朦朧抽象的寓意以及現實生活的詩情畫意與豐富深刻的哲理有機融合,從而創造出這位體現著人類尊嚴、在厄運乃至悲劇性命運的重壓下昂首挺立而不彎腰的硬漢子典型。
首先,他有著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意志。這種信心也許在某些挑戰和磨難中有所動搖,但是從沒有消失過。作品中孩子告訴老人是他的爸爸讓他走的,因為他的爸爸沒多大的信心。老人說:“可是我們有,可不是嗎?” 他們坐在飯店的露臺上,不少漁夫拿老人開玩笑,老人并不生氣。可以說,老人是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去繼續第85天的出海。他的希望和信心從沒有消失過,老人自己也說了:“ 我也許不像我自以為的那樣強壯了,可是我懂得不少竅門,而且有決心。”這些都體現了桑提亞哥老人不怕磨難的信心和敢于證明自己實力的決心。出海后,老人也曾懷疑過他的運氣,但是并不因自己的霉運而怨天尤人、意志消沉。反而以更積極飽滿的心態去為即將到來的機遇做準備。桑提亞哥老人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種種不如意而放棄自己,這樣的硬漢才是“人”的硬漢,真實而生動,于精微之處見崇高。頑強的意志在桑提亞哥身上也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隨后的捕獲馬林魚和搏斗群鯊的過程中,他頑強的意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當他被大魚給拖著走的時候,他想到:“如果它決意下沉,我該怎么辦?我不知道。如果它潛入海底,死在那兒,我該怎么辦?我不知道。可是我必須干些什么。我能夠做的事情多著呢!”著急中夾雜著驚慌與擔憂,但是老人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尋求擺脫困境的辦法。在捕獲馬林魚時說,“老家伙,你自己最好也毫無畏懼而信心十足”,“不壞”他說,“疼痛對一個男子漢算什么!”當鯊魚的再一次襲擊的時候老人仍大聲地說道:“跟它們斗,我要跟它們斗到死。”他曾不下七次地感慨:要是孩子在這兒就好了,也曾多次祈求圣母的保佑,他感到了自己的勢單力薄,渴望尋求幫助,但是因為已經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境地,所以他只能進行選擇,要么制服大魚,要么就放棄。老人并沒有讓大家失望,他一次次忍受著疲憊傷痛與大魚比著耐力。戰斗進入了相持階段,忍受住了饑渴、腰酸背痛、左手抽筋、右手受傷的磨難。正如他自己所說:疼痛對一條漢子來說,算不上什么。他要制服這條大魚,讓它以為他是更富男子漢氣概的人。他做到了這一點面對碩大無比的馬林魚,“站穩了,腿。替我撐下去,頭啊。替我撐下去。決不要昏過去” ,“他忍住一切疼痛,抖擻當年的威風,剩下的力氣統統拼出來。”面對兇殘和強大的鯊魚,他堅毅地說,“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另外,我們還能在老人身上看到他樂觀的精神。當然,這種樂觀并不是對生活和對手的盲樂觀,而是在一切重壓下的優雅風度。在出海前,他并沒有因為84天以來沒有捕到一條魚、孩子也不得不離開而消沉頹廢,他還關心著生活中的事,特別是喜愛的棒球比賽。在海上,他仍然惦記著不知今天的棒球比賽如何。他想:干這行當有臺收音機才美啦。而當他的大馬林魚被鯊魚吃掉不少時,他也沒有沮喪,而是給自己鼓勁:“想點開心的事吧,老家伙。每過一分鐘你就離家進一步,丟了四十磅肉,你航行起來更輕快了。”小說結尾的點睛之筆,給桑提亞哥的硬漢性格注入了獨有的樂觀因素。和其他許多硬漢相比,桑提亞哥并沒有帶著悲壯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敗,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難之后仍滿懷信心地夢見了力量的化身“一頭雄獅”。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桑提亞哥是位樂觀的硬漢子,他對待勝利與失敗、苦與樂,有自己一套獨到的生命哲學。
拓展閱讀:《老人與海》好句摘抄
【第1句】: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
【第2句】: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第3句】: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的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第4句】:陸地上空的云塊這時候像山岡般聳立著,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現藍色,深的簡直發紫了.
【第5句】: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
【第6句】: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第7句】: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
【第8句】:這兩個肩膀挺怪,人非常老邁了,肩膀卻依然很強健,脖子也依然很壯實,而且當老人睡著了,腦袋向前耷拉著的時候,皺紋也不大明顯了。
【第9句】:他的襯衫上不知打了多少次補丁,弄得象他那張帆一樣,這些補丁被陽光曬得褪成了許多深淺不同的顏色。
【第10句】: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
【第11句】: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