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游泳》名句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1955年毛主席視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中國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新局面。同年,毛主席巡視南方,又視察了大橋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主席三次暢游長江。6月1日,毛澤東從武昌游過長江到達漢口;6月3日,第二次游過長江,從漢陽穿過長江大橋橋洞到武昌;4日,第三次游過長江,也是從漢陽到武昌。
從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間,毛主席共暢游長江17次。“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是1956年6月1日毛主席第一次暢游長江時寫下的名句。這部詞作原題《水調歌頭·長江》,公開發表時改為《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主席這首詞開篇所說的“武昌魚”,俗稱鳊魚、團頭魴,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體呈青灰色,系湖北梁子湖特產。
長期以來,不少讀者對毛主席詞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武昌魚",認為是在武漢當地現捕撈的。其實不然,這魚是從長沙帶到武漢的。原來,赴武漢的那天,毛主席專列停在長沙,廚師正忙著為主席準備午餐,其中就有長沙地方提供的武昌魚。正在這時,警衛突然通知馬上要動身,廚師只好把準備在長沙烹制的食品收拾起來。當時專列上沒有冰箱,剛宰殺的武昌魚和肉類食品,就冷藏放進有冰塊的自制冰箱里。吃午飯時,專列已到武漢,廚師就為毛主席燒制了武昌魚。吃后,主席覺得十分可口,下午游泳回來,仍難忘那魚香,揮毫填詞時,首句就將"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古民謠稍加變動,用于了詞的開篇。
在一些出版物中,有毛主席從不吃冷凍魚一說。而毛主席的廚師說,這不是毛主席挑剔,是工作人員為了他的健康安全,要求這么做的,這次吃冷凍的武昌魚,純屬特殊情況。
上聯:水調歌頭,蘇軾東坡游赤壁,如何對下聯
滿江紅遍,諸葛孔明借東風!
名句求對: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南暖日擺桃萬棵。西涼月影飄百葉,北寒時出香十村。
上聯:水調歌頭龍吟曲,下聯
下聯:浪淘沙慢夜行船。
(上聯是兩個詞牌名,我也用兩個詞牌名相對)
新生兒要不要游泳,為什么
謝邀!要!因為能鍛煉身體,舒展筋絡,對皮膚活血有促進作用;
更因為寶寶在母體內是羊水浸泡著或半浸泡著的(剛出生的寶寶通常是皮膚皺皺巴巴的小老頭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