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禮物父親感言
父親節(jié)收到兒子禮物的感言
親愛的兒子,你送一份父親節(jié)禮感恩上帝賜予你和我在一起;這是我中第一次收到最美好的禮物,愿所有父親父快樂。
父親節(jié)的禮物,這是第一次收到,真是今人感動,兒子讓我的心感到溫暖。
今天是父親節(jié)收到兒子的禮物很開心,謝謝懂事的兒子。
收到兒子的父親節(jié)禮物,眼淚汪汪,愧疚滿滿,更多的時候是你媽媽陪在你身邊,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
出門在外,父親節(jié)收到兒子的禮物!愛心滿滿的。
父親節(jié)收到兒子的禮物。
感覺兒子大了,像我一樣,不善表達愛,兒子懂事了,我很開心。
爸爸希望你!
收到兒子的節(jié)日禮物,父親的幸福感言
兒子,爸爸因為你的懂事而倍感自豪。
爸爸因有你這樣懂事的兒子,工作會更努力,我們一起加油
你說這些話,看看你兒子的反映,說不準(zhǔn),你兒子后面只要是節(jié)日,就會送你的禮物
父親節(jié)收到女兒的禮物父親要說祝福語短句
謝謝女兒啊你真的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爸爸也希望你快樂成長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父母收到兒子買的禮物想說的感言
兒子,收到你禮物我們動,你懂事了長大了,心里惦記著爸媽,你這么孝順,我們的辛苦真的沒有白費啊。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浮躁,我們其實好擔(dān)心你擔(dān)心你也被我們寵城一個自私自利順父母心里沒有父母的孩子,但是,你太領(lǐng)我們驕傲了。
你不是
爸媽從這件事情看出,你是一個孝順的,懂事的孩子。
我們很欣慰,爸媽為你自豪
你這么懂事這么細心這么貼心,比很多女孩子還強,爸媽在朋友們當(dāng)中,都倍有面子,爸媽以你為榮這么說,對孩子又是肯定又是鼓勵更是鞭策
兒子將來會出息的
求500字美文摘抄10篇
【第1句】:夜·人 在有月的深,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它在歷史中的漫游。
穿過浮華糜爛,悲凄無奈,跨過滄海桑田,終于來到一扇古樸陳舊的門前。
是誰在高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我好奇地推開門,卻見一個別致的小園:一人、一桌、一杯酒。
杯中清酒倒映著的卻是一個寂寞的表情,那是盛唐一顆大大的眼淚。
是你,你說你要“舉杯邀明月”,只有天際的一輪圓月才讀得懂你的情思。
別人都以為豪放不羈,寫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你,還會有什么讓你眉頭緊鎖
他們不知道你心中的熱情,像普通的讀書人一樣,達則兼濟天下。
可當(dāng)你還來不及酬謝如愿以償,一顆熱忱的心就開始冰涼,他們不需要你的治國賢才,他們只不過打著惜才的幌子,只要你在后宮寫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艷歌。
于是你只能離開,離開那個摧眉折腰的朝廷,離開那個令人不得開心顏的塵世,去尋找能安放白鹿的青崖,尋找桃花潭邊的美酒,尋找雪花大如席的軒轅臺,尋找那一葉日邊的孤帆…… 你說你要活出一個真的自我,在名山大川間放縱性情,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你用這些飽含激情的文字記錄你的思想,告訴后人你的瀟灑與豪邁。
昨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影在臉色朦朧的醉酒中逝去。
一個逗號慢慢縮成句號,一具腐朽的尸體就有了一個傳頌千古的名字:李太白。
你的詩作是唐詩中的珠穆朗瑪峰,你的精神是文學(xué)史上的萬里長河,時間在你身上飛快地流過,卻帶不走你留在世人心中的品質(zhì)。
這種品質(zhì)在你的詩作中被人不斷品味,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被贊嘆,綿亙千年而不衰,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而你自己,也在這種綿亙中升華到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
那扇門緩緩合上,而你的身影,也帶著無盡的滄桑在我的視野中遠去。
明月浮空。
【第2句】:春之懷古 張曉風(fēng)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從綠意內(nèi)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燉無涯。
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fēng)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請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件柳的分號。
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梁受盡風(fēng)欺雪壓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
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團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guān)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jīng)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jīng)》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集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汗,一個孩子在放風(fēng)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fēng)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沙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dāng)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為這季節(jié)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負責(zé)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zé)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zé)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shù)學(xué)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于還是不敢宣布統(tǒng)計數(shù)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點數(shù)。
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
所有的樹,交給風(fēng)去縱寵。
而風(fēng),交給檐前的老風(fēng)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
穿越煙籮與煙籮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第3句】:做一個努力的人:有一次,在我參加的一個晚會上,主持人問一個小男孩: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樣的人
孩子看看我們這些企業(yè)家,然后說:做企業(yè)家。
在場的人忽地笑著鼓起了掌。
我也拍了拍手,但聽著并不舒服。
我想,這孩子對于企業(yè)究竟知道多少呢
他是不是因為當(dāng)著我們的面才說要當(dāng)企業(yè)家的呢
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響,以為企業(yè)家風(fēng)光,都是有錢的人,才要當(dāng)企業(yè)家的呢
這一切當(dāng)然都是一個謎。
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志向,我以為當(dāng)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誰,最重要的是從小要立志做一個努力的人。
我小的時候也曾有人問過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不外乎當(dāng)教師、解放軍和科學(xué)家之類。
時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當(dāng)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頭的大人。
但仔細想一想,當(dāng)年我在大人們跟前表白過的志向,實際一個也沒有實現(xiàn)。
我身邊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
有的想當(dāng)教師,后來卻成了個體戶;想當(dāng)解放軍的,有人竟做了囚犯。
我上大學(xué)時有兩個同窗好友,他們現(xiàn)在都是我國電子行業(yè)里才華出眾的人,一個成長為“康佳”集團的老總,一個領(lǐng)導(dǎo)著TCL集團。
我們?nèi)齻€不期而然地成為中國彩電骨干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可是當(dāng)年大學(xué)畢業(yè)時,無論有多大的想像力,我們也不敢想十幾年后會成現(xiàn)在的樣子。
一切都是我們在奮斗中見機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來的。
與其說我們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說我們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并非我們不重視理想,而是因為樹雄心壯志易,為理想努力難,人生自古就如此。
有誰會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個在街頭彷徨,為生存犯愁的人
當(dāng)時的我,一無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處。
然而,我卻沒有灰心失望,回想起來,支撐著我走過這段坎坷歲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
當(dāng)許多人以為我已不行、該不行了的時候,我仍做著從地上爬起來的努力,我堅信人生就像馬拉多納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時候“進球”獲得生機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時候,香港一家企業(yè)倒閉給了我東山再起的機會,使我能夠與掌握世界最新技術(shù)的英國科技人員合作,開發(fā)技術(shù)先進的彩色電視機,從此一舉走出困境。
有人說,“努力”與“擁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兩道風(fēng)景。
但我以為,人生最美最不能遜色的風(fēng)景應(yīng)該是努力。
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對生命的一種赤子之情。
努力是擁有之母,擁有是努力之子。
一心努力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想獲取可謂道路逼仄,天地窄小。
所以,與其規(guī)定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物,獲得什么東西,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
志向再高,沒有努力,志向終難堅守;沒有遠大目標(biāo),因為努力,終會找到奮斗的方向。
做一個努力的人,可以說是人生最切實際的目標(biāo),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許多人因為給自己定的目標(biāo)太高太功利,因為難以成功而變得灰頭土臉,最終灰心失望。
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為太關(guān)注擁有,而忽略做一個努力的人。
對于今天的孩子們,如果只關(guān)注他們將來該做個什么樣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質(zhì)作為一個做人的目標(biāo)提出來,最終我們只能培養(yǎng)出狹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
遺憾的是,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盡如人意。
【第4句】:人生絮語:當(dāng)不幸降臨在他人頭上時,他們往往都能像智者一樣勸慰別人;而當(dāng)同樣的不幸降臨自己身上時,人往往很難同樣地開導(dǎo)自己。
人最大的不智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卻遲遲不愿去做,所以平庸卻又自憐的人很多。
有些缺陷放在別人身上看起來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但是,這些缺陷若放在自己身上,則很難輕松看待,甚至一生都不能釋懷。
自己說過、做過傷害別人心靈的事,有可能轉(zhuǎn)眼間就忘得一干二凈;而別人說過或做過的傷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輩子都能記得清清楚楚,且無法原諒。
他人身上的缺點就像白紙上的黑點,一眼就能看出來;而自己身上的缺點卻很難發(fā)現(xiàn)。
看別人生活時,我們總喜歡是放大他們的幸福,忽略他們生活中的不幸,所以別人的生活怎么看都覺的幸福。
而在看待自己生活時,人們總喜歡縮小自己的幸福,擴大自己的煩惱,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總有太多的不滿。
當(dāng)別人在公眾場所不小心出丑時,我們往往一笑了之;而當(dāng)同樣的情境在自己身上出現(xiàn)時,我們往往好長時間不能從尷尬中走出來。
父母喜歡用自己的生活閱歷教訓(xùn)子女,教師喜歡用自己的求學(xué)閱歷教育學(xué)生,遺憾的是他們的說教往往很少有人聽。
直到有一天,歷史的一幕重演。
看到別人取得成功時,我們會說,他們的運氣好;當(dāng)他們遭遇失敗時,我們會說,他們不努力。
自己取得成功時,我們會說這是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若遭遇失敗,我們會自我解嘲說都是環(huán)境的錯。
一個窮人看見富人時想,他們什么都有,真讓人羨慕。
一個富人看見一個窮人時想,他一無所有,卻又那么快樂。
其實,我們就是那個總是對自己生活不滿意的窮人或富人。
看別人談戀愛挑肥揀瘦,我們暗說,不知自己長啥樣,還在那兒挑挑揀揀。
輪到自己談戀愛時,總覺得沒人能配得上自己。
有時自己犯的錯誤心里明明白白,也想做出些改變,可是若有人好心地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往往會惱羞成怒,拒絕改變。
與人發(fā)生沖突時,錯的總是對方,受委屈的才是自己。
【第5句】:父親是一本書:閑來無事,翻出一本散文集。
隨手打開一頁,正是一篇記念父親的文章。
當(dāng)看到其中一句“父親是一本書,做子女的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讀懂”時,一陣錐心刺骨般的隱痛頓時刺上心頭。
屈指算來,父親離開我已有六年了。
這六年里,我無時無刻地不在思念著他。
我甚至企求上蒼能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重新做一回父親的女兒,那樣我必定將自己所有的孝心都給予他,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父親。
然而上蒼永遠不會給我這個機會,我也只能在愧疚中緬懷父親了。
父親只是個普通工人,沒有什么文化,但他出生的家庭曾經(jīng)是很顯赫的。
他出生在江蘇一個大戶人家,屬于書香門弟,祖上遺留了不少田地和房產(chǎn),父親兒時過著少爺般的生活。
后來日本人來了,家產(chǎn)全部被搶光,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全家被迫逃難到上海。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父親放棄了學(xué)業(yè),不到14歲就給人當(dāng)學(xué)徒、做小販……整日在外奔波勞累。
解放后,父親為了獲得一份高收入,瞞著家人報名到外地油田會戰(zhàn)支援石油建設(shè),從此一別上海40余年。
父親的家世我也是成人后才得知,但在我很小時候,我就知道他的成份是地主。
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里,我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
別的孩子肆意欺負我,我不敢做絲毫抵抗,我怕他們罵我是“小地主”;小學(xué)每學(xué)期開學(xué)都要填成份,那是我最傷心欲絕的時刻。
每次在我膽顫心驚地填上“地主”時,我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為此我曾經(jīng)在心里恨過父親很長時間,我恨他讓我小小年紀(jì)就要承受那么多的屈辱和難堪
記得有一次父親回上海探親,給我?guī)Щ匾患婺赣H手縫制的緞子夾襖,夾襖上還有祖母用金線精心繡制的花邊。
當(dāng)我穿著這件新衣服上學(xué)時,同伴們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紅了。
他們一邊朝我吐口水,一邊罵我是“小地主”。
我一路哭著跑回家,將那件衣服狠狠地扔在地上,再用力地踩上幾腳。
父親讓我撿起來,我倔強地就是不撿,父親氣得揚起手要打我。
我一邊哭,一邊叫嚷著:“誰讓你不是貧農(nóng)
你為什么是地主
如果有貧農(nóng)愿意要我,我現(xiàn)在就不做你女兒
”父親揚起的手慢慢地又放了下來。
那一時刻,我分明看見父親的眼角里含著眼淚。
在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是很嚴(yán)厲的。
他對我的要求非常嚴(yán)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女孩子從小就要受規(guī)矩。
”他像培養(yǎng)一個大家閨秀般地培養(yǎng)我,我說話、走路、坐臥、吃飯乃至端碗的姿勢都必須按他的要求去做。
小時候,他經(jīng)常把我關(guān)在家里,讓我背《三字經(jīng)》、《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古文。
而只比我大一歲的哥哥,父親卻放任他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玩耍。
于是,這樣一幅畫面便在我腦子里永久定格:父親拿著一把尺子,我像個受戒的小和尚一樣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一字一句地背:“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xí)相遠……”背不出來,父親手里的尺子就高高揚起,而此時哥哥正躲在一旁幸災(zāi)樂禍地偷笑。
經(jīng)常是我一邊背、一邊哭。
那時的我心里想的就是:我怎么命這么苦啊
有個地主爸爸,讓我受這么多的臭規(guī)矩。
如果我有個貧農(nóng)爸爸,保證我再不會背什么“養(yǎng)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yán),師之惰”了。
我漸漸長大了,地主成分已經(jīng)對我的生活構(gòu)不成絲毫影響。
長大了的我發(fā)現(xiàn)父親是很疼愛我的,我開始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給予我的一切。
記得上技校時的一個冬天的傍晚,寒流來臨,氣溫驟降。
父親擔(dān)心我的被褥太薄,騎著自行車走十幾里路來給我送厚被褥。
途中天降大雨,父親怕被褥淋濕,脫下雨衣蓋在被褥上,自己則冒雨前行。
當(dāng)他來到我的宿舍時,嘴唇都凍烏了,一時連話都說不出來。
我當(dāng)時正沉迷于一本小說中,只顧躺在床上,連句問候的話也沒對父親說,更不用說去送送他了。
有句俗語說:“年輕時犯的錯,上帝都會原諒。
”而我對父親犯的錯,假如真有上帝,我想他肯定不會原諒我。
在父親活著的有生之年,我從未給他買過任何東西。
我送他的唯一禮物:一雙羊皮手套還是我在技校參加法律競賽獲得第一名的獎品。
當(dāng)我把手套拿給父親時,他眼睛都笑瞇了,連聲夸贊:“還是女兒好,女兒有出息。
哪像兒子,一點用都沒有。
”他戴著那雙手套坐單位的值班車,有座位他不坐,偏要站著。
他故意抓著上面的欄桿,讓車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他戴著手套的手。
當(dāng)有人夸他的手套漂亮?xí)r,父親立刻得意洋洋地說:“這是我女兒獎的,我那個女兒可有出息了,別人都叫她才女呢。
我女兒文文靜靜的,一點也不像別人家的女兒瘋瘋顛顛的。
”父親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而他仍舊興奮地自顧自說下去。
連母親都看不下去了,對別人說他太虛榮。
唉,一雙羊皮手套就能引起父親那么多的滿足。
可惜我對此認識得太晚了
我參加工作后,父親就一直在山東會戰(zhàn)。
退休后,他被反聘留在山東繼續(xù)上班。
這其間,我結(jié)婚成家,生孩子,一心只圍著自己的小家轉(zhuǎn),父親被我漸漸地淡忘了。
只在逢年過節(jié),我收到父親托人帶給我的禮物:毛呢大衣或羊皮靴時,我才會想起原來他還在山東。
97年,退休已經(jīng)5年的父親終于回到湖北,回來后他就再也沒有起來:胃癌晚期。
在他住院的那段時間,我每去一次醫(yī)院,心靈上就要受一次煎熬,我后悔自己對他的關(guān)愛太少。
坐在父親的病床前,我問他:“爸爸,我真的不是個好女兒,你怪不怪我
”父親笑著說:“傻孩子,爸爸怎么會怪你呢
從小到大,你都是爸爸最喜歡的孩子。
你哥哥就說爸爸偏心,爸爸是偏心,爸爸就是喜歡你比喜歡他多
” 病中的父親話特別多,每次我去看他,他都要嘮嘮叨叨說上半天。
他對我說:“你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差點就死了。
醫(yī)生說你沒救了,不準(zhǔn)備管你了,忙著去斗私批修。
你媽媽沒辦法,跑來找我。
我正在上班,一聽就急了。
我跑到醫(yī)院,逼著醫(yī)生搶救你。
我說如果你們救不活我女兒,我就跟你們拼命,醫(yī)生嚇壞了。
后來又說要給你輸血,我二話沒說就讓醫(yī)生抽血。
那時我剛下夜班,頭昏得厲害。
”聽著父親的敘述,兒時的往事如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里放映:上小學(xué)時,每逢下雨天,父親都會到學(xué)校接我。
怕雨水濺濕了我的褲腳,就一路背著我回家。
路上還邊走邊說:“有誰要小女孩啊
我家賣小女孩。
我的女兒又聰明又漂亮,你們買不買呀
”趴在父親背上的我就連聲高叫:“不賣,不賣
要賣就賣哥哥。
”父親接著又說:“你哥那個臭小子,沒人要的
”說這話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注意到哥哥就走在他身旁。
還記得有一次,大概是我四五歲的時候吧,我在水渠邊拔野花,一不小心掉進水渠里。
水流湍急,一下子將我沖出好遠。
父親當(dāng)時正在很遠的地方,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疼痛,預(yù)感到我要出事,于是就拼命地往前蹬著自行車,一把將我從水里撈上來。
我上來時已經(jīng)昏迷不醒了,他再晚來一步,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
在父親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已經(jīng)有些神智不清了。
有時我去看他,他都感覺不到我的存在。
然而在父親的追悼會上,哥哥含淚對我說了這么一件事:父親臨死前兩天,突然回光反照。
他把哥哥叫到身旁,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一直說爸爸偏心,爸爸是偏你妹妹,所以你妹妹才那么任性。
你妹妹有得罪你的地方,你不要怪她,要怪就怪我,是我把她給寵壞了
以后你一定要多照顧你妹妹,你是哥哥,你妹妹有事你一定不能不管。
”啊,父親,我深深摯愛的父親,你讓我怎么報答你對我那如海洋般深隧的愛呢
寫到這里,我已是淚流滿面。
父親是一本書,我做女兒的就是一位讀者,我想我只能用一生的時間細心地去讀這本書,才能夠品嘗出這本書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夠感悟到其中所蘊含的人生真諦
這是我從一則英文故事里讀到的:
【第6句】:20 美 金 的 價 值 這是我從一則英文故事里讀到的: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點煩,發(fā)現(xiàn)他5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
“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么問題
”“爸,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這與你無關(guān),你為什么問這個問題
”父親生氣地說。
“我只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一小時賺多少錢
”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一小時賺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頭,接著又說,“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
”父親發(fā)怒了:“如果你問這問題只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玩具或東西的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并上床。
好好想想為什么你會那么自私。
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著, 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戲。
” 小孩安靜地回自己房并關(guān)上門。
父親坐下來還生氣。
約一小時后,他平靜下來了,開始想著他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么東西,再說他平時也很少要過錢。
父親走進小孩的房:“你睡了嗎孩子
”“爸,還沒,我還醒著。
”小孩回答。
“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兇了,”父親說,“我將今天的氣都爆發(fā)出來了——這是你要的10美金。
” “爸,謝謝你。
”小孩歡叫著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shù)著。
“為什么你已經(jīng)有錢了還要
”父親生氣地說。
“因為這之前不夠,但我現(xiàn)在足夠了。
”小孩回答,“爸,我現(xiàn)在有20塊錢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
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將這個故事與你所喜歡的人分享,但更重要的與你所愛的人分享這價值20美金的時間——這只是提醒辛苦工作的各位,我們不應(yīng)該不花一點時間來陪那些在乎我們,關(guān)心我們的人而讓時間從手指間溜走。
【第7句】:心泉丁冬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
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huán)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闌人靜,天籟無聲。
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于傾聽到一絲悠然的脆鳴。
這是一首真善美的詩。
像甘霖,像春風(fēng),柔慢而雋永。
月隱星現(xiàn),露重風(fēng)輕。
每逢這個時候,你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你終于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動。
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
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
逆風(fēng)逆旅的你,每當(dāng)回望身后的坎坷與泥濘,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涌……終于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并不意味著扼殺成功
世上沒什么永恒的僥幸讓你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么永恒的不幸讓你永久地痛不欲生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所以春風(fēng)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gòu)不醒的苦夢
用心泉熄滅如火的嫉妒,用心泉沖盡如塵的虛榮,生命才會獲得無限的輕松。
絮絮低語的心泉明白地告訴你:人心并不是你想像得那樣險惡叢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黯淡沉重
遠離卑劣的傾軋,躲開世俗的紛爭,走近丁冬的心泉,傾聽心泉丁冬…… 重溫一抺美麗的心情;撫慰一顆疲憊的心靈;回首一段巷涼的人生。
傾聽心泉,讓思想走向深刻純凈;傾聽心泉,讓生命愈加豐盈生動。
【第8句】:悲情蝴蝶 這年七月,我去秦嶺山中尋訪友人的途中,親眼目睹了成千上萬只蝴蝶,投向溪水集體自盡的那悲壯慘烈的一幕,驚心動魄的一幕:成千上萬只蝴蝶如飛蛾撲火般投入秦嶺山間一條清澈的溪流,溪流如宣紙般被蝴蝶點染得五彩繽紛,凄美動人。
面對如此慘烈的場面,我驚呆了。
茫然不知所措,腦子里一片空白。
這種大場面的蝴蝶集體自殺,無疑是大自然的一場罕見的大悲劇,它如一幅凄美而彌漫著悲劇色調(diào)的油畫,給人強烈的震憾力和巨大的沖擊波,讓人看之不忍又無可奈何,走之不能又束手無策。
秦嶺的夏日,密密的山林遮天蔽日,芊芊芳草連著野徑,無數(shù)山花點綴在山崖密林間,溪水潺潺,山風(fēng)習(xí)習(xí),日照充足,是蝴蝶生息繁衍的理想王國,蒼茫的大山,母親般的養(yǎng)育了100多種蝴蝶。
其中的王后當(dāng)然首推秦嶺鳳蝶。
它墨中滴藍,翼展在10厘米以上,宛若蝶中鳳凰,傾國傾城,風(fēng)華絕代。
這些蝴蝶們曾經(jīng)美麗過大自然,也傾倒過整座秦嶺,更取悅過萬物之靈的人類。
它們是無數(shù)化蝶的絕代佳人,是羽化的翩翩飛天,是絢麗無比的花雨。
它們活著,是大自然的一景,亦是人類的幸事,它們常常降落在花朵上,又常常在警覺中過日子,誰曾料到,這些迷人的尤物竟然要在生命最美麗的時刻撲向幻滅
走近看時,蝴蝶鋪滿了半條小溪,藍天之下,溪水之下,仍有大片大片的蝴蝶飄然而下,它們或撞在石頭上氣絕而亡,或墜入水中掙扎撲騰。
成群成片的蝴蝶如飛蛾撲火,若落葉翻飛,似鳳凰自焚,朝著溪水撞去,顯出大勇者的大從容,如瀑布般飛流直下,其勇也令人驚奇,其死也令人悲嘆
盡管滿天的蝴蝶,萬眾一心,慷慨赴死,前仆后繼,但我卻不忍心再看下去了,就拼命地朝著成群的蝴蝶大喊大叫,亂吼亂嚷,甚至揮舞著樹枝跳躍著四處驅(qū)趕,無論我何等焦急,何等賣命,也無能為力,驅(qū)也驅(qū)不散,趕也趕不開。
我想,這些蝴蝶是抱定了一死的決心的,任何外力阻擋于它們也無濟于事了。
我看見,一只墨藍色的大蝴蝶從空中墜落在溪水邊的大石上,膀直撲騰,翻滾到石頭下,又撲騰著翅膀墜入了溪水之中,像一滴水進入了蝴蝶匯成的彩色的溪水中,隨水漂流而去。
百米長的溪流,半是蝴蝶半是溪水。
蝴蝶不會哭泣而托溪水聲代之,蝴蝶不會悲歌而托松濤聲替之。
這時,日已黃昏,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溪水如花,水聲如泣。
看到這個悲壯慘烈的場面很容易使人想起鳳凰涅,黛玉葬花,想起二十四史中的烈女,想起八女投江或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殉情故事。
再聽。
再看。
水聲帶血。
鳥聲帶血。
風(fēng)聲帶血。
花草帶血。
山巒帶血。
荒林帶血。
一切的一切,都被血色黃昏所籠罩。
這些天使般的精靈,大自然會飛的花朵,秦嶺山中的花魂,為什么要將自己美麗的生命毀滅了給人看
是這些美麗的生命不拒絕悲劇才顯出了悲壯么,是悲劇毀滅了這些美麗的生命才顯出了慘烈么
秦嶺無言,夕陽無言。
溪流無言。
山下愈來愈多的煙囪亦無言。
有位詩人說過:“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個花魂,回來尋找它自己。
”那么,空留下的滿山野花是蝴蝶幻化成魂靈么
倘若有那么一天,連大自然的花魂都沒了,那么,蝴蝶又將在何處找,花兒又將在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