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憎惡的句子
【第1句】: 形容憎惡的詩句
李商隱《無題》: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賀《南園》: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袁宏道《戲題齋壁》:
作刀筆吏通身埋故紙鞭笞慘容顏簿領枯心髓
奔走疲馬牛跪拜羞奴婢復衣炎日赤面霜風里
心若捕鼠貓身似近膻蟻舉眼無盡歡垂頭私自鄙
南山頃豆沒馀齒
楊萬里《送德輪行者》:
瀝血抄經奈若何十年依舊頭陀袈裟未著愁多事著起袈裟事更多
還有《詩經》里的《碩鼠》
還有《漢樂府》的《有所思》“ 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還有《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等等,還蠻多的.
【第2句】: 表示憎惡的詞語
忿世嫉俗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出處: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自尊至者,不平恒繼之,忿世嫉俗,發為巨震,與對跖之徒爭衡。”
憤時疾俗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出處:《明史·姜士昌傳》:“居恒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
憤世疾俗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出處: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他們必定自己覺得思想見識高出庸眾之上,又為庸眾所不懂,所以憤世疾俗,漸漸變成厭世家,或‘國民之敵’。”
【第3句】: 寫一句表達厭惡的感情的句子
比喻句也有感情色彩嗎?什么是感情色彩? 實際上所謂的“感情色彩”,簡單的說就是作者用比喻句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褒義或貶義) 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 例1: 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投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著氣,望著媽媽笑。(褒義色彩) 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只耳朵,向兩邊拉。
(貶義色彩) 在以上兩句比喻句中,如果作者喜歡他所要描寫的本體,那么則會用某些好的喻體的優點或特征來形容它;反之,則用某些不好的喻體的缺點或特征來形容,所以出現了褒貶兩種不同的感情色彩。 例2: 下課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亂跳,把班里搞得烏煙瘴氣。
(貶義色彩) 下課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亂跳,把大家都逗樂了。(褒義色彩) 同樣的一個本體,比作同樣的喻體,但是由于引發的不同結果,所以導致本體出現了一褒義一貶義兩個不同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