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好句子集錦匯聚100句
高中語文名言名句集錦
【第1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第2句】: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第3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第4句】: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第5句】:既來之,則安之。
【第6句】: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第7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第8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第9句】: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10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第11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第12句】: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第13句】: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第14句】: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第15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第16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第17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第18句】: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第19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第20句】: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第21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第22句】: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第23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第24句】: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第25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第26句】: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第27句】: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第28句】: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第29句】: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魯迅《無題》)
【第30句】: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第31句】: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第32句】: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第33句】: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第34句】: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第35句】: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第36句】: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第37句】: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第38句】: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第39句】: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第40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第41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第42句】: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第43句】: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第44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第45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第46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第47句】: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48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第49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J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
【第50句】: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韓愈《師說》)
【第51句】: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第52句】: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第53句】: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第54句】: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第55句】: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第56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第57句】: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第58句】: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第59句】: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第60句】: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第61句】: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第62句】: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第63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64句】:《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第65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66句】: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第67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第68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第69句】: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第70句】: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第71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高中語文名言名句匯總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5.既來之,則安之。
6.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8.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0.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1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14.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9.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20.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21.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23.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24.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2024高中語文名言名句
【第1句】: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三首》)
【第2句】: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往年高考)
【第3句】: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陳壽《三國志》)
【第4句】: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陳壽《三國志》)
【第5句】: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
【第6句】: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第7句】: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眺)
【第8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
【第9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第10句】: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11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第12句】: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第13句】: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第14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
【第15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第16句】: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第17句】: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第18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往年高考)
【第19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第20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21句】: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
【第22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第23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第24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第25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第26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
【第27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第28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第29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第30句】: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第31句】: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第32句】: 曖曖(aì)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往年高考上海卷)
【第33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往年高考)
【第34句】: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tïng童仆),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往年高考)
【第35句】: 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wù)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騰王閣序》往年高考天津卷)
【第36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hào《黃鶴樓》)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第37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往年春季高考全國卷)
【第38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往年高考福建卷)
【第39句】: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往年春季高考上海卷)
【第40句】: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往年高考廣東卷)
【第41句】: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第42句】: 失之東隅,收之桑隅。(《后漢書》)
【第43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第44句】: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第45句】: 明揚仄陋,唯才是舉。(曹操《求賢令》)
【第46句】: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第47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第48句】: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往年高考重慶卷)
【第49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往年高考)
【第50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戒子書》往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