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里面表達愛情的句子
【第1句】: 詩經氓中表現男子感情不專的句子
詩經氓中女子在無奈之下與男子約定婚期的句子是:“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這是第一章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說:不是我想要耽誤佳期,只是你沒有媒人太失禮儀了。
希望你不要發脾氣,秋天到了就來迎娶我吧。 賞析:《國風·衛風·氓》出自《詩經》。
為先秦時代衛國華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
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
全詩六章,第一章,追敘自己由初戀而定的婚;第二章,敘述自己陷入情網,沖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第三章,她對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沉醉于愛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復無常;第五章,接著追敘,敘述她婚后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第六章,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兩斷。此詩通過棄婦的自述,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第2句】: 《氓》中愛情凋零容貌枯槁的凄楚的句子
那個人老實忠厚,拿布來換絲(有兩說,皆可通。一是將“布”釋為布匹,則“抱布貿絲”意為拿著布來換我的絲;二是將“布”釋為古錢幣,則“抱布貿絲”意為拿著錢來買我的絲)。并不是真的來換絲,到我這來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過淇水,直送到頓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時間,而是你沒有好媒人啊。請你不要生氣,把秋天訂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墻,遙望那來的人。沒看見那來的人,眼淚簌簌地掉下來。終于看到了你,就又說又笑。你用龜板、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嫁給你。
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唉,斑鳩啊,不要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愛情中。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姑娘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擺脫了。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了。自從我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女子沒有什么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多年來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兒沒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你的心愿滿足后,就對我開始施暴。兄弟不了解我的處境,都譏笑我。靜下來想想,只能自己傷心。
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相伴到老將會使我怨恨。淇水再寬總有個岸,低濕的洼地再大也有個邊(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少年時一起愉快地玩耍,盡情地說笑。誓言是真摯誠懇的,沒想到你會變心。你違背誓言,不念舊情,那就算了吧!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3句】: 詩經氓中表現女主人公為心上人時喜時悲的句子
詩經·衛風·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釋]
【第1句】: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實的樣子。
【第2句】:布:貨幣。一說布匹。
【第3句】:即:靠近。
【第4句】:謀:商量。
【第5句】:頓丘:地名。
【第6句】:愆(qiān):過,誤。
【第7句】:將:愿,請。
【第8句】:垝垣:垝(guǐ),垝垣:破頹的墻。
【第9句】:復關:詩中男子的住地。一說返回關來。
【第10句】:卜:用龜甲卜吉兇。
【第11句】:筮(音詩):用蓍草占吉兇。
【第12句】:體:卜卦之體。
【第13句】:咎言:兇,不吉之言。
【第14句】:賄:財物,嫁妝。
【第15句】:沃若:潤澤貌。
【第16句】:鳩:斑鳩。傳說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
【第17句】:耽(chén):沉湎于愛情。
【第18句】:說:脫。
【第19句】:隕:墜落。
【第20句】:徂爾:往你家,嫁與你。
【第21句】:食貧:過貧苦生活。
【第22句】:漸:沾濕。
【第23句】:爽:差錯。貳:差錯。
【第24句】:罔極:沒有準則,行為不端。
【第25句】: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第26句】:遂:久。
【第27句】:知:智。
【第28句】:咥(xī):大笑貌。
【第29句】:躬:自己,自身。
【第30句】:淇:淇水。
【第31句】:隰:當作濕,水名,即漯河。
【第32句】:泮(pàn):通畔,岸,水邊。
【第33句】:總角:古時兒童兩邊梳辮。
[評析]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是一個熱情、溫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說“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第4句】: 《詩經.氓》中用比喻的方式規勸、告誡女子不要沉迷于愛情的句子有哪
《詩經衛風·氓》中用比喻的方式規勸、告誡女子不要沉迷于愛情的句子主要有兩句: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先秦《詩經衛風·氓》 白話文意思是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里。
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
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此句是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
2,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先秦《詩經衛風·氓》 白話文意思是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
自從嫁到你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
我做妻子沒差錯,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則,變心缺德耍花招。
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先秦《詩經衛風·氓》 白話文意思是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
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這里用了兩個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
擴展資料 《衛風·氓》是一首上古民間歌謠,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激昂、生動地敘述她和氓戀愛、結婚、受虐、被棄的過程,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象。 開頭一、二章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婚的過程,敘述自己陷入情網,沖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
詩人敘述到這里,情緒極度激昂,悲憤與悔恨交并,使敘述中斷。三四兩章以抒情為主,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過。
詩中對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沉醉于愛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復無常。
第五章,接著追敘,敘述她婚后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敘事,當初他們相戀時,有說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
可是他還未老時就產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
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些,都是作者的經歷、內心活動、感情變化的再現,結構嚴整,形成一首千古動人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