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討論人生修養句子
【第1句】: 論語中表現人生學習和道德修養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道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身做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修身做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W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修身做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態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人生哲理)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道德修養)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學習方法)。
【第2句】: 論語十則中談個人修養的兩個句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薄罚?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句話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于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