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里的名句
人教版(部編)初中七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第3課
《雨的四季》最新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本文選自《散文》1989 年第四期,略有改動。是一篇可作為景物描寫的教學范本來教,課文比較短,內容比較淺顯,但四季雨的情態在文章里表現得恰到好處,具有很強的畫意美和抒情美。
二、教學目標
【第1句】: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詞。
【2】研讀文章,感受文章的畫面美,搜尋作者賦“雨”的信息,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
【3】品讀美句,體會作者筆下賦“雨”的嫻熟技能,品味本文詩化的語言。
【第2句】:過程與方法
閱讀比較,借鑒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抒發“雨”情,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第3句】: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作者對四季的雨不同性格的描繪,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畫面,描述畫面。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雨寄托的思想情感,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難點:
啟發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感受自然界的自然美、內在美,并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
五、教學用具
課件、錄音帶等
六、學情分析
《雨的四季》是一篇既歌頌自然,又借物抒情的文章。作為初一剛入校的新生,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其語文閱讀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能只是枯燥的“教”,而是要帶動學生去體會景物中所含有的情感,去感受四季雨的情態,去體會文字中的畫意美和抒情美。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詞,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合諧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線譜上的音符,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著萬物也浸潤著心靈。被譽為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筆下如詩如畫的文章,領略文章語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二】檢查預習略
三】四邊互動 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的結構是什么?
明確: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作者直接表明對雨的情感——喜歡雨。
第二部分(2-5):作者以時間順序寫出了雨在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特點, 表達了對雨的贊 美之情。
第三部分(6-7):抒發對雨的贊美之情。
四】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
【第1句】:學生小組討論,找出文中感興趣或是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疑問,列出問題提綱。如:
【1】“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苯Y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明確:
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有不同。作者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因此在雨中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中激動人心的美麗。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靈。
【2】本文通過寫雨在四季中的不同情態來抒發作者對雨的喜愛與贊美之情,以及對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作者為什么以“雨的四季”為題而不是以“四季的雨”為題呢?
明確:
作者沒有把筆墨局限于對“雨 ”的描繪上,在表現四季的 雨的不 同特點時,也借雨展示出不同風格的美麗的四季圖。以“雨的四季”為題,給讀者留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
【第2句】: 齊讀課文,找出體現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語句,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點,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春雨: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美麗、嬌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熱烈、粗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端莊、沉靜)
冬雨: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自然、平靜)
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托了作者對雨的贊美與喜愛,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五】小結
【第1句】:主題: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等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手法描繪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寫出了雨的可愛,寄托了對雨的贊美與喜愛,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第2句】:寫作特點
【1】技法運用[來源:學|科|網Z|X|X|K](1)意境優美。如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將夏雨同夏天的性格相比照,將夏雨描繪得腳步疾快、力量足勁,給自然萬物帶來勃勃生機,使夏雨的意境熱烈、 粗獷、奔放,給人以美的享受。
(2)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文章在寫春雨時主要描繪了春 雨后的景觀,側面烘托了春雨的生機;在寫夏雨時,寫了夏雨給人的感受;等等。[來源:學#科#網](3)欲揚先抑的寫法。文章在描繪冬雨之前,先寫了一句:“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然后筆鋒一轉,描繪贊美了冬雨的“靈性”和“蜜情”。
(4)直抒胸臆的寫法。文章除了在描繪四季的雨時,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雨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外,在開頭和結尾,直接抒發了自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
【2】語言運用
生動優美的語言 。
本文作者 以詩一樣的語言去描繪雨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畫面,生動而又典雅,特別注意語言的變化。另外,比喻 、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也使文章增添了許多魅力。如“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 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 ”“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這些句子,把雨在不同季節里的情態和特點刻畫得生動形象。
第一單元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人教版(部編)初中七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最新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第一首《觀滄?!愤x自《曹操集》(中華書局2024年版)。這是曹操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全詩具有雄渾蒼勁的風格,是一篇激發為理想而奮斗的豪情壯志優秀作品。
第二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選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缎绿茣の乃噦鳌份d王昌齡左遷(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龍標尉,王被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的問題,而是只是由于不拘小節,李白聽到王昌齡不幸遭遇以后,寫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事件,從遠道寄給他,表達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第三首《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者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古詩中一個重要的主題。這首詩寫景如畫,意境開闊,寫詩人沿長江往東,游吳忠的路上,泊舟北固山下,觸景生情,產生了思鄉之情。
第四首《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1年版)。馬致遠仕途不如意,長期漂泊,足跡所到之處,總有與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怨,而這種哀怨又與他對朝廷的哀傷結合在一起,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表達游子長期漂泊異鄉的凄苦、惆悵之情。
二、教學目標
一】《觀滄?!?/p>
【第1句】:知識與能力
有情感的誦讀詩文 揣摩詩歌表達的感情
【第2句】: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體會詩歌借景抒情的特點 ,領悟詩歌的意境
【第3句】: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悟詩人寄寓的豪邁情感,激發為理想而奮斗的凌云壯志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第1句】:知識與能力
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及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體會擬人修辭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2句】:過程與方法
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詩句含義,領會文章思想感情。
【第3句】: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意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
【第1句】:知識與能力
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第2句】: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再創造,再現詩歌中優美和諧的畫面,體會即景抒情的寫法。
【第3句】: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中國詩歌中的思鄉旋律,培養愛故鄉、故土的思想感情。
四】《天凈沙·秋思》
1.知識和能力
【1】識記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掌握“散曲”的文體知識。
【2】正確朗讀、背誦全曲,能準確把握這首曲表現出的思想資料和思想感情。
【3】學習分析詩歌的方法,感知詩中的藝術形象,提高鑒賞詩歌的潛力。
2.過程和方法
【1】了解詩歌的朗讀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透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培養想象力,陶冶情操。
3.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1】學習作者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態度。
【2】體味詩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教學重難點
一】《觀滄?!?/p>
重點:
反復朗讀,讀思結合,背誦體會詩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難點:
領悟詩人寄寓的豪邁情感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能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
引導學生從意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法。
三】《次北固山下》
重點:
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感受中國詩歌中的思鄉旋律,進行人文熏陶和情感教育。
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再創造,再現詩歌中優美和諧的畫面,體會即景抒情的寫法。
四】《天凈沙·秋思》
重點:
【第1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曲的資料,品味曲中情趣。
【第2句】:背誦、默寫全曲。
難點:
從語言角度賞析詩歌,領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指導學生注意節奏和韻律反復朗讀,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詩的內涵,品出詩的情味。
【第2句】:討論、點撥法:教師藝術地設問、點撥最能體現意境的語句或詩歌的特點。
3.對比學習法:通過古今詩歌的對比,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用具
課件、錄音
六、學情分析
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七、教學過程
一】《觀滄海》
1】情景導入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苯裉炀妥屛覀円黄痤I略一下倍受后人稱贊的《觀滄?!钒?!
2】檢查預習略3】四邊互動 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朗讀詩歌,讀準生字的字音,并弄懂字義。
【第2句】:選擇其中兩句寫景詩句想象其描繪的畫面。
4】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
【第1句】:曹操的詩風一貫是豪氣開闊的,這種豪氣在《觀滄海》里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
明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北磉_了吞吐日月、想要建功立業的遠大理想。其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可見一斑。
【第2句】:寫作背景也可以佐證這份豪情與大氣。
明確:
詩人當時正處在事業的最高峰。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5】小結
【第1句】: 主題: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
【第2句】: 寫作特點: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本是把情包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間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詩人通過描寫大海的遼闊與壯美,來表現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詩歌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詩的末尾,通過虛寫鞋自己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及對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
【2】意境開闊,氣勢雄闊
詩人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叭赵隆彼木涫菍懢暗母叱保娙擞每鋸埖谋憩F手法,創造了一種極其開闊的意境;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勾勒出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和波瀾壯闊的氣勢。
6】拓展延伸
“一切景語皆情語”,你還能舉出幾個借景抒情的例子嗎?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園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地。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
7】課堂練習
【第1句】:本詩作者,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詩人,還是封建社會一位杰出的 、 。
【第2句】:按要求填寫原詩中的語句。
【1】人登臨碣石山的目的是:
【2】實寫詩人所見之景的句子是:
【3】虛寫詩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8】作業
背誦默寫古詩。
9】板書設計
觀滄海
一、 敘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二、 寫景
【第1句】:實寫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第2句】:虛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三、主題:抒發了作者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情景導入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因“不護細行”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和同情之情。
2】檢查預習略3】四邊互動 整體感知
【第1句】:范讀,學生聽讀時注意字音、節奏、語速和感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第2句】:說你從此詩的標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1】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洪江西。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2】左遷:古人尊右卑左,即貶官、降職。
【3】題解: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遙寄此詩。
4】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
【第1句】:詩歌首句以“楊花”“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何用意?
詩人選取這兩個景物,一是取其季節的意義,表明事情發生的時令——暮春;二是取其形象意義,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給讀者以畫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義,楊花漂泊不定,行游無蹤,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卜,子規常鳴“不如歸去”,借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走他鄉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
【第2句】:請賞析“聞道龍標過五溪”這一句。
因首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奥劦馈保硎倔@惜?!斑^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五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的總稱,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
【第3句】:有感情朗讀一下這首詩,體會一下作者為何“寄愁心與明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擬人),她將詩人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所有這些,真切地傳達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貶后的心靈震撼以及由此而引發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感情。
5】小結
【第1句】:主題: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形象把“愁心”托付給明月,通過對景物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和同情。
【第2句】:寫作特點
【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詩人寫景,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知歸去”的子歸,含著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切合當時的情景,融情于景,整個詩句與景中見情,雖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2】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對于抽象的愁心以物的的屬性:它竟會隨月到夜郎西。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是之人格化,乃形象思維所具有的特點及優點,當詩人需要表達強烈或深厚的感情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取預期的效果。
6】拓展延伸
仔細想想: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明月的詩?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把酒問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薄端{歌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張九齡 《望月懷遠》
7】課堂練習
【第1句】:點名詩人聞訊的時節的一句詩是:。
【第2句】:本詩中最膾炙人口的名句:, 。
【第3句】:本詩中將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達對友人的關切之情的句子是: 。蘇軾《水調歌頭》中的,也借助月亮表達了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第4句】: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詩句是:,。
8】作業
背誦默寫此詩
9】板書設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一、寫景點時令----飄零之感
二、敘事表驚悉——遷謫之遠
三、抒情表牽掛——情深意長
三】《次北固山下》
1】情景導入
同學們,今天是農歷八月初六,很快我們就會迎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懊糠昙压澅端加H”,特別是中秋節或春節。如果遇著這兩個節日,而你又長期出門在外,因工作的原因暫時不能回家的話,你會想家嗎?本文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2】檢查預習略3】四邊互動 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
2.學生齊讀;
3.分角色朗讀;
(指導朗讀: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教師范讀;
5.參照注釋,同桌互譯詩句。
6.請同學講述詩歌內容。
4】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
【第1句】: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詩中描繪的景象嗎?
【第2句】:這首詩哪些句子屬于寫景?哪一句直接抒情?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手法?
明確:前三聯寫景,后一聯直接抒情。即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第3句】:詩人為什么會起思鄉之情?
明確:
時間臨近春節;看到大雁;古代交通不便久不得歸。
5】小結
【第1句】:主題: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官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古詩中一個重要的主題。這首詩寫詩人沿長江往東,游吳中的路上泊舟北固山下,觸景生情,產生了鄉思,寫景如畫,意境開闊。
2.寫作特點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6】拓展延伸
正如我們開頭所說,思鄉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曾留下思鄉名篇。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還學過哪些思鄉的詩歌?學生發言,并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我們再來看一些其他的思鄉名句。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課堂練習
【第1句】:找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 D )
A、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詩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鎮江后還要乘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B、頷聯寫了作者在船上所見景色?!俺逼健睘楹竺娴摹敖骸弊麂亯|。
C、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
D、尾聯緊承頸聯,抒發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的興奮與喜悅。
2.填空題
【1】《次北固山下》中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時光流逝, 蘊含自然理趣的詩句是: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次北固山下》 中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 作業
背誦默寫此詩
9】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首聯: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頷聯:船上之景
潮平、風正——氣象開闊、風和日麗、波平浪靜的景象(語言精練)
潮平——為下文“江春”作鋪墊
頸聯:生、入(語言精練)
海日、江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思鄉而不低沉
尾聯:鄉書、歸雁——思鄉之情
四】 《天凈沙·秋思》
2】 情景導入
秋天是一個適合抒情的季節,許多詩人、詞人都在這個季節里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句子。例如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等等。這天,我們一齊來學習一首別致的描述秋景、抒發秋情小令,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板書)。
2】檢查預習略3】四邊互動 整體背誦
【第1句】: 師配樂范讀
【第2句】: 學生齊讀
【第3句】: 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4】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
集體背誦這首詩,思考下列問題:
【第1句】: 這首小令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
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陽十種景物。十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征的修飾語,增添景物的個性,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
【第2句】: 這首小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思?
明確:
這首小令在最后一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從第一點中“十景”的某些修飾語和“斷腸人”這個主角名稱能夠挖掘出這首小令的情感。
【第3句】: 這首小令使用了什么手法?
這首小令主要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十種景物并置,一詞一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景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思鄉之情,有相通之處,
5】小結
【第1句】:主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讀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齊領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寫作技巧,還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獲巨大!期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讀今古群書,寫絢爛華章。做少年雅士,競時代風流!
【第2句】:寫作特點
【1】靜景與動景相呼應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將九種相對獨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諧地納入一個畫面中,從而構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如寫環境的幽靜用“流水”的動態與“小橋”“家”的靜態相映;寫蒼涼的道路則用“西風”“古道”相映;“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適、靜雅與“斷腸人在天涯”的淪落異鄉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2】景色與情思相融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于景的寫法,把本來抽象的、難以表達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畫面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現實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沒有感情的,但作者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中時,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為一體了?!靶颉?、“流水”、“人家”本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象,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于一個圖景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了悲涼的氣氛?!扒橐蚓岸@,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6】拓展延伸
思鄉思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齊回憶學過的關于思鄉思親的詩句,并一齊走進古往今來那些讓世人刻骨銘心的思鄉思親的離愁別緒之中。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揞棥饵S鶴樓》
7】課堂練習
搜集思鄉主題的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畎住鹅o夜思》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鯙场洞伪惫躺较隆?/p>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鸥Α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p>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
8】作業
根據本課所學,展開想象和聯想,拿起手中筆,把這首小令改寫為一篇融記敘、描述、議論、抒情為一體的散文。
9】板書設計
(詞牌名)天凈沙·秋思(詩名)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曲狀元”
意象: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表達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中心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表達浪跡天涯的游子思鄉之情,羈旅之悲,游子的悲苦與心酸。
第一單元作文課《熱愛生活,熱愛寫作》人教版(部編)初中七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作文課《熱愛生活, 熱愛寫作》最新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強調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引導我們熱愛自然,關注自然,從自然之景、家庭生活、校園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
二、教學目標
【第1句】:知識與能力
細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變化,從描寫大自然的優美詩文中汲取精神營養,并借鑒寫作方法【第2句】:過程與方法
用心感受家庭和校園生活,撲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第1句】: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對生活,對寫作的熱情,明了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義的,或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四、教學方法
談話、講解練習等
五、教學用具
課件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許多人和事。有些事令我們刻骨銘心,有些事只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模糊的影子;有些人,雖然陌生,卻會在我們的心湖蕩起漣漪,有些人,雖然熟悉,卻總是被我們忽略。
是什么讓我們總是忽略他們?是因為太無足輕重了嗎?我想恰恰相反,只是因為太熟悉。這節課就讓我們從身邊寫起,寫眼前之景,眼前之事,或者熟悉的人、生活中的小事。2】四邊互動 整體把握如何選材和選材的注意事項
【第1句】:請同學們閱讀《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思考寫作的選材范圍?
【1】從家庭生活中選取素材。
我們要關心身邊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細膩的心去尋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養觀察的敏銳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多和家人溝通,從中找到生動有趣的寫作素材。
【2】從校園生活中選取素材。
(1)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時善于觀察,我們會發現,每天都有新鮮事發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發現同學身上的微妙變化。把這些觀察落實在紙上,就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寫作素材。
(2)從各個學科中挖掘素材。大語文觀告訴我們:處處是語文,時時是語文,事事是語文。一節精彩的生物實驗課,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一堂難忘的手工勞動課無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3】從社會生活中選取素材。
(1)走進大自然,培養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觀察力。不同的季節,大自然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時間,天氣也會瞬息萬變:或晴空萬里,或大雨傾盆,或濃霧彌漫,或大雪紛飛。要學會體驗,捕捉瞬間的靈感。
(2)關注社會生活,擴大信息量。為避免作文立意膚淺、缺乏新意,我們應當關注社會生活,多讀書,聽廣播,收看有意義的電視節目,擴大信息接收量,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心田。
2.選材的注意事項:
①切入點要小。所選擇的事例,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宜寫“大”?!暗湫汀?,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②運用細節描寫。抓住細節,寫出特點??梢酝ㄟ^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進行描述,使文章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③多角度感受生活,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將觀察對象與自己的情感聯系起來,產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三】 四邊互動 深入探究寫作實踐
【第1句】:實踐一
秋天是個多彩的季節,秋高氣爽,黃葉翻飛,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如今我們已經走進秋的天地,讓我們來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美韻。
【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秋天的特點。
(1)可以從色彩、聲音、味道等方法描述。[來源:學科網]
(2)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法描述。
(3)可以按方位順序描述。
【2】注意事項:
(1)要善于發現,把平 時我們觀察、感受到的點點滴滴先記下來,作為寫作素材,用時再做取舍。
(2)注意“九月份”這個特定的時節,寫出由夏入秋的各種變化。要寫得具體明確,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氣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這個感覺描繪出來。
【3】范文:
秋天來了
秋天到了,秋天來啦,楓樹戴上紅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銀杏扇著風,正等著迎接豐收的到來。秋天來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飛,它扇動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別。秋天來啦,大樹寫了秋天的信找秋風姐姐幫忙寄信,寄給松鼠,松鼠看了,趕快準備好松果過冬;寄給小燕子,燕子看了,趕快把窩用草蓋得嚴嚴實實的,準備過冬;寄給小蛇,小蛇看了,趕快回洞冬眠;寄給小魚,小魚看了,馬上游向深海取暖;寄給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園里面玩耍。秋天來啦,葡萄掛滿了枝藤,紅的、紫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蘋果一個個咧開嘴笑,。
【第2句】:實踐二
【1】情景導出:這個秋天對大家來說是新鮮的,認識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融入了新的集體。一定有許多見聞、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的,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出來。
【2】學生互相交談新學期印象深刻的見聞感受。
【3】方法指導:
見聞、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可以圍繞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點來寫。在寫作時,可以參考以下話題:
①新的校園,新的環境
②我是中學生了,感覺真棒
③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④校園里有這么一個有趣的地方
【4】范文:
我的新同學
他像一朵凌寒開放的菊花,沒有那么引人注目,卻芬芳四溢,沁人心脾。
他個子不高,中等身材,高高的鼻梁,一對明亮的雙眼,黑色的雙眸透出他的深邃,臉上那層出不窮的痘痘透出他的青春活力。
午飯過后,教室如菜市場,嘈雜聲連綿起伏。我如同深陷一片巨大的“泥潭”之中,逗打聲、游戲聲、哼歌聲、背單詞聲,讓人耳不暇接,坐立不安。
就在此時,一個人引起我的注意,他如同一只鶴站立在雞群之中。他面容冷靜,對身邊的噪聲置若罔聞,不屑一顧;他只是專心致志地做作業,真是一只“出淤泥而不染”的紅蓮。
“你身邊這么吵,你也能靜心寫作業?”我帶著疑問,并拍拍他的肩膀問。
“你把心沉下來后,就不會感到吵了,”他轉向我,平靜地說,“首先自己要心靜。”
“唉!你成績這么好,還這樣專心?!蔽覈@了一口氣說,“我成績這么糟,卻總不能靜下心學習。我算完了!”
他可能看到我滿臉的愁云,就安慰說:“你不能這樣說:你要時刻問自己,是否自己已經將心沉下來了。要知道,珍珠總是沉在海底,浮萍總是浮在水面。內心沉得下來,才不在乎外界的噪音,才能在有限時間里有所收獲。如果你能這樣,成績一定能提高?!?/p>
頓時,他的話,像千絲萬縷的陽光,驅散了我心中的迷霧,惆悵的心情頃刻化為烏有,我眼前仿佛一片霞光,深深地鼓舞著我??粗哪橗嫞吹搅怂男闹械臒霟幔吹搅怂膱讨?,看到了他的堅韌。
他的話像一根銀針,刺破我浮在心中的氣泡,打開我的心結;像一枚指南針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像一艘潛艇載著我去尋找海底更美的珍珠。
我對他充滿感激地說:“朋友,你真好!感謝你對我的開導,感謝你的鼓勵。今后,你就是我的偶像?!?/p>
3.寫作實踐三
【1】成長是無盡的階梯,一步一步地攀登,回望來路,會心一笑;轉過頭來,面對前方,無言而努力地繼續攀登。成長路上,有歡笑,有感動,也會有淚水,有悲傷……這些構成了人生的豐富多彩,一點一滴都是生命中寶貴的財富。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有什么經歷讓你深受觸動,難以忘懷?
【2】學生交談成長過程中難忘的事。
回憶成長經歷中最受觸動或印象最深的事,選定其中一件,先與同學交流一下,看他們是否也受到了觸動。注意語言表達流暢清晰,敘述完整。
【3】注意事項:
(1)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寫出起因、經過、結果。
(2)在結尾處梳理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為什么對這件事印象深刻,它在你的成長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跡等,可起到篇末點題的作用。
【4】范文:
走過
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已經是夜里十點多鐘,疲乏的我揉了揉困倦的眼睛,繼續進入苦戰之中。
門外傳來依稀的腳步聲,不用想一定是媽媽。一陣濃濃的香味襲鼻而來,媽媽端來一杯香濃的清茶,放在我的桌上,小心離去。
我氣急敗壞地打翻了杯子,大聲對她喊道:“不是不讓你進來嗎?”媽媽一怔,轉身離去。
看著媽媽轉身時那憔悴的背影,我不由心頭一顫……
窗外高大的柳樹,在月光的照映下,美麗而又神秘。我坐在窗臺上,打開窗戶,任憑涼風向我襲來。月光皎潔,很溫柔,如同愛神一樣撫摸著大地,而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低頭看到那個被我打碎的杯子,滿地的茶水也映在柔柔的月光里,似乎是無盡的淚水在流淌。
一滴眼淚順著我的鼻尖滑過,我的心,像那打破的杯子一樣碎掉了……
腦海中浮現出往日里媽媽操勞的身影,那早早出現的皺紋,那隱藏著白絲的黑發,我的淚水又一次滑落。我為什么要沖她發火,自己頂不住考試的壓力,有什么理由責怪媽媽呢?
媽媽一定很傷心吧?我的心在隱隱作痛。
我跳下窗臺,小心地走向門口。客廳? 沒有。臥室? 沒有。我抬起頭,看到書房傳來隱約的光亮。我從門縫看去,媽媽正在為我熨燙衣服。借著微弱的燈光,我看到媽媽頭上的白發,那白色,格外刺眼,刺得我睜不開雙眼。
我回到臥室,沒有再哭,而是想起媽媽為我付出的點點滴滴。媽媽為我付出了大半輩子,而我卻一次又一次地去傷她的心。我好想去和她說聲對不起,好想說一聲我愛你。
窗外的月光,依然那么明亮,映在屋內,映在我的心里。
走過一段心靈的反思之路,忽然間,我醒悟,母愛總是無私的,如月光一樣,寬容而又默默無語,盡管有時不被人理解,可芳華依然灑滿人間,我應該懂得珍惜。
于是,我將地上的杯子碎片撿起,重新投入到題海的遨游之中。
4】小結
記錄生活,應時時寫,每有所得即刻記錄,身邊常備一個本子,一件新鮮的物事,一點心靈的震顫,隨時簡約地予以記錄;應日日記,把一天中的要事記下,把白天來不及寫的有價值的東西一一記錄;應常常作,堅持每天都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悟、所感的精要片斷,精彩華章記錄下來,特別是要用慧眼及時捕捉生活中的亮點,做挖掘作文素材的有心人,做創造性構思的有心人。作文就不會是難事了。
5】作業
訓練二三任選一題
《古朗月行》是一首描寫什么的古詩?應該如何鑒賞
描寫月亮的!
鑒賞在網上可以查得到,大體就是通過無邊的想象和月亮的那些傳說,把月亮描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然后筆鋒一轉,表達了憂傷之意。
但是,讓我嗤之以鼻的是,賞析者非要和什么當憂患朝庭的黑暗,還說什么憂安?山叛亂時所作。這真是牽強附會的解釋。
仿佛是說李白可以未卜先知,預料到安史之知一樣。仿佛是說李白像杜甫一樣憂國憂民,擔心朝庭陷入歧路一般!
這是李白,不是預測大師李淳風,更不是愛國人士杜甫。
何況,從本詩風格來看,前面歡愉無限,中間穿插典故,似乎在說悲歡離合,尾句”凄愴摧心肝“,關鍵是李白為什么凄愴,這才是關鍵。
說是此詩作于安史之亂之前,好吧,李白在安史之亂之前做什么?
李白在江南游玩,還結識了日本僧人晃衡。再往前一年,李白從河南一直玩到安徽,再往前一年,李白在河北,北京一帶游歷,算是見諒到了安?山驕橫。再往前一年,李白在河南。再前一年,李白結婚,在江西。再前兩三年,李白在金陵。再向前,是李杜相逢,大玩一場,后來又遇到高適,接著游玩,還上山尋找神仙。再之前,李白當上了翰林,整日在長安喝酒賦詩,后來因為耍大牌而被玄宗所不喜。
看到安?山權勢滔天,就凄愴摧之肝?這是連高力士面子都不給的李白么?
所以,小可認為,這首詩不必過度解讀,就是看到了月亮,想起了從前,想起了現在,功名未就,四處飄揚,從而感到了一種孤寂和悲傷。
僅此而矣
《紅樓夢》里有哪些名言名句
謝謝!紅樓夢里名句很多!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隨便幾句熟悉的,供大家指點!
上聯:醉臥瞰月寫詩行,如何對下聯
閑游觀花思妙句,
醉臥瞰月寫詩行。
上聯:行盡白云云里路。下聯怎么對
行盡白云云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