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茶的詩詞好句子合集3篇
詠茶的古詩詞大全
【第1句】:《雙井茶》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月夸。
寶云日注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
【第2句】:《詠滇茶》
年代: 清 作者: 陳維崧
秾春冶葉朱門里,弄東風紅妝初試。
殘鶯天氣香棉墜,惆悵最宜著此。
見多少江南桃李,斜陽外翩翩自喜。
異鄉花卉傷心死,目斷昆明萬里。
【第3句】:《試院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従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第4句】:《峽中嘗茶》
年代: 唐 作者: 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
蜀叟休夸鳥觜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第5句】:《試茶》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蒼爪初驚鷹脫韝,得湯已見玉花浮。
睡魔何止避三舍,歡伯直知輸一籌。
日鑄焙香懷舊隱,谷簾試水憶西游。
銀缾銅碾俱官樣,恨欠纖纖為捧甌。
【第6句】:《阮郎歸 詠茶》
年代: 元 作者: 譚處端
陰陽初會一聲雷。靈芽吐細微。玉人制造得玄機。烹時雪浪飛。
明道眼,醒昏迷。苦中甘最奇。些兒真味你還知。煙霞獨步歸。
【第7句】:《煎茶》
年代: 唐 作者: 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第8句】:《荷露烹茶》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
李相若曾經識此,底須置驛遠馳求。
詠茶古詩詞大全
【第1句】:《汲江煎茶》
朝代: 宋 作者: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第2句】:《西江月 茶詞》
朝代: 宋 作者: 蘇軾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
湯發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
【第3句】:《滿庭芳 詠茶》
朝代: 宋 作者: 秦觀
雅燕飛觴,清談揮座,使君高會群賢。密云雙鳳,初破縷金團。窗外爐煙似動,開瓶試、一品香泉。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
嬌鬟。宜美盼,雙擎翠袖,穩步紅蓮。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闌。點上紗籠畫燭,花驄弄、月影當軒。頻相顧,馀歡未盡,欲去且流連。
【第4句】:《踏云行·茶》
朝代: 元 作者: 馬鈺
絕品堪稱,奇名甚當。消磨睡思功無量。
仲尼不復夢周公,山侗大笑陳摶強。
七碗廬仝,趙州和尚。曾知滋味歸無上。
宰予若得一杯嘗,永無晝寢神清爽。
【第5句】:《茶》
朝代: 宋 作者: 秦觀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
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第6句】:《嘗茶》
朝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第7句】:《琴茶》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詠茶古詩詞
在我國,茶文化是源遠流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詠茶古詩詞。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詠茶古詩詞
00【第1句】:題朱丹《逸竹壺》
霞染云裁逸竹壺,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煙撩破知三昧,山徑迷僧問有無。
注:逸竹壺為宜興龍溪女朱丹所制。
00【第2句】:
聞言有木似佳人,隱在蓬萊待玉輪。
一賦風流思鮑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鮑女,南朝著名女詩人鮑令暉(即鮑照之妹),作《香茗賦》而有時名。
00【第3句】:
細浪百壺魚眼生,春風在手茗如嬰。
趙州茶客來相見,恨斷紅塵念佛名。[注]
注:趙州茶客,即是唐代趙州臨濟禪院的.從諗禪師,以“吃茶去”口頭禪而名于世,時稱之為“趙州茶”。
00【第4句】:
獨依山舍愛煙霞,醒睡行時忘綠芽。
紫筍緣無三片葉,化來一片種僧家。[注]
注:事見錢易《南部新書》。其文曰:“陸鴻漸《與楊祭酒書》云:顧渚山中紫筍茶兩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嘗,實所嘆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鴻漸者陸羽也。
00【第5句】:
社寒夢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詩少些。[注]
便與清風同一住,梅花帶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詩僅四首而已,可謂少之又少矣。
00【第6句】: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嵐、聽雨軒主、軒轅令主四詩友
推窗聽雨和琵琶,最笑陳摶不識茶。
三昧來時關不住,報知此興滿天涯。[注]
注:《宋史·隱逸傳·陳摶》記云:摶隱于武當山九室巖辟谷二十余年日僅飲酒數杯。
00【第7句】:
一衣一水一壺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缽破渾然終未解,帶將夢里問櫻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異。
00【第8句】:
白石垂楊處處家,云間二月綠鷹芽。[1]
山中莫道無佳味,待客瀟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鷹嘴故稱為鷹嘴芽。[2]:七碗茶典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00【第9句】:
世事沉浮似日斜,憑窗閑坐對煙霞。
獨邀草木人來去,也學蒼生喚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間俗語耳,借此一用。
0【第10句】:
九嶷嵐翠鎖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風春水遠,瀟湘托夢寄芳唇。
注:客從湘來,持茶以贈,雖非極茗,然云間滋味亦驀然在口也。
詠茶古詩詞
00【第1句】:《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麹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00【第2句】:《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唐)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00【第3句】:《春日茶山病不飲酒,因呈賓客》(唐)杜牧
笙歌登畫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膩,溪光紅粉鮮。
欲開未開花,半陰半晴天。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00【第4句】:《喜園中茶生》(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00【第5句】:《即事》(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00【第6句】:《寄贊上人》(唐)杜甫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00【第7句】:《茶中雜詠·煮茶》(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煙生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00【第8句】:《山家》(唐)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00【第9句】:《送人自蘇州之長沙縣官》(唐)薛能
驅馬復乘流,何時發虎丘。
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諸侯。
茶煮朝宗水,船停調角州。
炎方好將息,卑濕舊堪憂。
0【第10句】:《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0【第11句】:《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馀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0【第12句】:《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唐)王維
公門暇日少,窮巷故人稀。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0【第13句】:《過雍秀才居》(唐)賈島
夏木鳥巢邊,終南嶺色鮮。
就涼安坐石,煮茗汲鄰泉。
鐘遠清霄半,蜩稀暑雨前。
幽齋如葺罷,約我一來眠。
0【第14句】:《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0【第15句】:《郡齋平望江山》(唐)岑參
水路東連楚,人煙北接巴。
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庭樹純栽橘,園畦半種茶。
夢魂知憶處,無夜不京華。
0【第16句】:《即目》(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0【第17句】:《酬樂天閑臥見寄》(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0【第18句】:《七泉寺上方》(唐)王建
長年好名山,本性今得從。
回看塵跡遙,稍見麋鹿蹤。
老僧云中居,石門青重重。
陰泉養成龜,古壁飛卻龍。
掃石禮新經,懸幡上高峰。
日夕猿鳥合,覓食聽山鐘。
將火尋遠泉,煮茶傍寒松。
晚隨收藥人,便宿南澗中。
晨起沖露行,濕花枝茸茸。
歸依向禪師,愿作香火翁。
0【第19句】:《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唐)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云。
0【第20句】:《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0【第21句】:《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0【第22句】:《定風波·暮春漫興》(宋)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
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0【第23句】:《漁家傲·寄仲高》(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0【第24句】:《莫分茶》(宋)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0【第25句】:《阮郎歸》(宋)黃庭堅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
月團犀腌斗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
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0【第26句】:《踏莎行·詠湯》(宋)張炎
瑤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輪碾處芳塵動。
竹爐湯暖火初紅,玉纖調罷歌聲送。
麾去茶經,襲藏酒頌。一杯清味佳賓共。
從來采藥得長生,藍橋休被瓊漿弄。
0【第27句】:《踏莎行》(宋)吳潛
紅藥將殘,綠荷初展。森森竹里閑庭院。
一爐香燼一甌茶,隔墻聽得黃鸝囀。
陌上春歸,水邊人遠。盡將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為誰忙,小橋佇立斜陽晚。
0【第28句】:《戀繡衾》(宋)吳文英
頻摩書眼怯細文。小窗陰、天氣似昏。
獸爐暖、慵添困,帶茶煙、微潤寶薰。
少年嬌馬西風冷,舊春衫、猶涴酒痕。
夢不到、梨花路,斷長橋、無限暮云。
0【第29句】:《醉太平》(宋)米葦
風爐煮茶。霜刀剖瓜。
暗香微透窗紗。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鴉。濃妝臉霞。
玉尖彈動琵琶。問香醪飲么。
0【第30句】:《減字木蘭花》(宋)朱敦儒
有何不可。依舊一枚閑底我。
飯飽茶香。瞌睡之時便上床。
百般經過。且喜青鞋蹋不破。
小院低窗。桃李花開春晝長。
詠茶古詩詞
001
真水無香觀自在,綠衣浸罷浸紅袍。
茶煙梧月書聲里,竹雨松風古韻高。
00【第2句】:
吳娘緣是別茶人,不盼郎歸盼木春。[注]
素手點開泉瑟瑟,紫芽初試小樊唇。
注:吳娘,即“姑蘇十二娘”。計有船娘、繡娘、織娘、茶娘、扇娘、燈娘、琴娘、蠶娘、花娘、歌娘、畫娘、蚌娘等。此指茶娘。
00【第3句】:
包羅萬象一杯茶,欲解菩提心卻遮。[注]
只笑稽山渾不語,枉將春露濕袈裟。
注:典出稽山禪師與投子禪師的一段公案。
00【第4句】:
坐君坐也君高坐,茶上茶哉上好茶。[注]
我勸人間多事客,再觀一笑學拈花。
注:典出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一段公案。原文為:“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因詩律之故而略改之。
00【第5句】:
竟陵翰墨最風流,寄意云腴羨鶴游。
自古文章難濟世,茶經一部韻神州。
注:陸羽,字鴻漸、季疵,自謂桑佇翁,號東崗子、竟陵子。工詩文,擅書法。著作頗多,惟《茶經》一部存世,世稱茶圣。余《中國歷代書法名家雜詠》有之。
00【第6句】:
茗津七碗腋生風,自在逍遙駕日虹。[1]
嘉木佳人思二水,江南最喜雨如絨。[2]
[1]盧仝,唐代著名詩人。其《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有句云:“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2]二水,指天下第【第1句】:二泉。
00【第7句】:
夜闌無語對空杯,茗嗅隨風喚不回。
欲借鄰家人去我,嫗憐叟怨幾徘徊。
00【第8句】:
梅下紅衣玉蕊憐,一池春水一池煙。
青禽羨我山居客,半是茶人半是仙。[注]
注:青禽,也就是青鳥。
00【第9句】:
人問解茶何解之,孑然木納我無辭。
云中滋味云中解,自是危巖第一枝。
注:紀曉嵐有言云:“知不解者,以不解解之。”又有寺聯云:“世上法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人間事了猶未了何仿以不了了之。”二者皆有同工之妙,所謂茶者不亦此同乎?
0【第10句】:
李杜文章讀幾行,有興無句斷柔腸。
一杯在手詩魂爽,吟得江山萬里長。
詠茶古詩詞大全總結
北宋王重陽詠茶
昔時曾見趙州來,今日盧仝七椀猜。烹罷還知何處去,清風送我到蓬萊。
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余興,長吟播諸天。
宋杜耒(小山)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唐杜牧題宜興茶山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徑度喧豗。等級云峰峻,寬平洞府開,拂天問笑語,特地見樓臺。泉嫩黃金涌,芽香紫璧裁,拜章期沃日,輕騎若奔雷。舞袖嵐侵潤,歌聲谷答回,磬聲藏葉鳥,雪艷照潭梅。好是全家到,兼為奉詔來,樹蔭香作帳,花徑落成堆。景物殘三月,登臨愴一杯,重游難自克,俯首入塵埃。
唐元稹一言至七言詩茶
茶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宋林逋茶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元林錫翁詠貢茶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明邱云霄藍素軒遺茶謝之御茶園里春常早,辟谷年來喜獨嘗。筆陣戰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沉槍。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欲訪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
元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二首之一
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芽。筆陣陣兵詩思勇,睡魔卷甲夢魂賒。精神爽逸無余勇,臥看殘陽補斷霞。
元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二首之二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椀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
唐韋應物喜園中茶生
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唐孫淑對茶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婢捧消春困,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唐徐寅尚書惠蠟面茶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明高啟采茶詞雷過溪山碧云曖,幽叢半吐槍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水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唐張文規湖州貢焙新茶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
唐張籍和韋開州盛山茶嶺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
清陳章采茶歌
鳳凰嶺頭春露香,青裙女兒指爪長。度澗穿云采茶去,日午歸來不滿筐。催貢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
唐陸希聲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清陸廷燦武夷茶
桑苧家傳舊有經,彈琴喜傍武夷君。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醒睡功資宵判牘,清神雅助畫論文。春雷催茁仙巖筍,雀尖龍團取次分。
北宋曾鞏嘗新茶麥粒收來品絕倫,葵花制出樣爭新。一杯永日醒雙眼,草木英華信有神。
元劉秉忠嘗云芝茶
鐵色皴皮帶老霜。含英咀美入詩腸。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觀先通圣妙香。海上精華難品第。江南草木屬尋常。待將膚腠侵微汗。毛骨生風六月涼。
唐劉禹錫嘗茶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清鄭板橋茶館
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頭為晚潮。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紙。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雷文古泉八九個,日鑄新茶三兩甌。
唐鄭谷峽中嘗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五代晉鄭邀茶詩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唐盧仝走筆謝夢諫議寄新茶(七椀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蕾,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椀面。一椀喉吻潤,二椀破孤悶。三椀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椀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椀通仙靈。七椀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從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元謝宗可雪煎茶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月圓影落銀河水。云腳香融玉樹春。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為貧。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
明瞿佑茶煙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銀屏冪講帷。石鼎火紅詩詠后。竹爐湯沸客來時。雪飄僧舍衣初濕。花落艄船鬢已絲。惟有庭前雙白鶴。翩然趨避獨先知。宋蘇軾 卷簾詩七絕之一(回文)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由后讀起也成詩
宋蘇軾 卷簾詩七絕之二(回文)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光唾碧衫;歌咽水凝云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由后讀起也成詩
宋蘇軾(東坡居士)詠茶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北宋蘇軾汲江煎茶活水還須活水烹,自臨釣石汲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椀,臥聽山城長短更。
北宋蘇軾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遶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公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貪病長苦肌,分無玉椀捧蛾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蜀州鄭使君寄鳥嘴茶
薛 能嘴擷一渾芽,精靈勝鏌铘。
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拒碾干聲細,撐封利穎斜。
銜蘆齊勁實,啄木聚菁華。鹽損添常戒,姜宜著更夸。
得來拋道藥,攜去就僧家。旋覺前甌淺,還隨后信賒。
千慚故人意,此惠敵丹砂。
九日與陸處士飲茶皎 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乳茶謝
梅堯臣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膠。
春溪豐新色,寒籜見重包。價劣黃金敵,名將紫筍拋。
桓公不知味,空問楚人茅。
走竹謝孟諫議寄新茶盧 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額,紗帽籠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藍素軒遺茶謝之》明.邱云霄
御茶園里春常早,辟谷年來喜獨嘗。筆陣戰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沉槍。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欲訪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
《詠茶》宋·蘇軾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武夷茶》清.陸廷燦桑苧家傳舊有經,彈琴喜傍武夷君。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
醒睡功資宵判牘,清神雅助畫論文。春雷催茁仙巖筍,雀尖龍團取次分。
《嘗云芝茶》[元]劉秉忠鐵色皴皮帶老霜,含英咀美入詩腸。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觀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華難品第,江南草木屬尋常。待將膚腠侵微汗,毛骨生風六月涼。
《對茶》[唐]孫淑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尚書惠蠟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元]謝宗可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月圓影落銀河水,云腳香融玉樹春。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為貧。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
《茶》[宋]林逋
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嬌女詩》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畫。弛鶩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茶劇,吹噓對鼎。
《嘗茶》[唐]劉禹錫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峽中嘗茶》[唐]鄭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