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故事中好句子聚集90條
《烏鴉喝水》教案
《烏鴉喝水》是“手和腦”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培養學生做事要善于動手和動腦,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針對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烏鴉喝水》教案一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喝”“渴”等11個生字,會寫“烏”“處”等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朗讀能力、書寫能力。
【第2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做一做等形式,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第3句】: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時,要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
【第2句】:教學重點
采用多種方法識字、能正確書寫難寫的字。
【第3句】:教學難點
區別字形相近的字,準確掌握會認和會寫的字。
【第4句】:課堂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第5句】:教學過程:
(一)示圖導入,激發興趣
【第1句】: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有一位故事中的朋友來到了我們中間。
【第2句】:(出示課件)它是誰?它在做什么?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講講這幅圖的內容。
【第3句】:揭示課題,學習“喝”字。
出示:喝水。引導觀察:“喝”是什么偏旁?思考:“喝”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第1句】: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特別要注意預習時所畫的生詞的讀音。
【第2句】:學生自由練讀課文,嘗試運用請教、拼讀等方法把課文讀通順,并標清本文的自然段。
(三)交流讀文,引導識詞
【第1句】: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學習生詞:口渴、到處
①口渴:教師講述發音特點,學生練讀,指讀。講述口渴時的感受,記住“渴”字的字形。
②到處:指讀并理解該詞,指導朗讀:烏鴉為什么要找那么的地方?你能把烏鴉著急喝水的樣子讀出來嗎?
【第2句】:指讀第二自然段,學習“瓶子”一詞,思考:烏鴉用來喝水的瓶子是什么樣的?
【第3句】:指讀第3自然段,學習:旁邊、辦法
①旁邊:采用看圖和聯系實際的方法理解詞意。
②辦法:練習用“辦法”說一句話。
【第4句】:指讀第4自然段,學習:銜來、放進、慢慢、升高
①銜來:指讀帶有“銜來”一詞的句子,看圖理解“銜來”。
②放進:區別“進”“近”
③通過猜詞游戲學習“慢慢、升高”,了解“慢”的反義詞是“快”。“升”的反義詞是“降”
【第5句】:齊讀全部生詞。
(四)、掌握方法,自主記字。
【第1句】: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第2句】:學習方法,交流記字。
①思考:在這一課中有兩個字長得很像?它們是誰?這兩個字哪像?哪不像?你用什么好辦法,一下子就能把它記住。
②老師簡介比一比的識字方法。
③短信記字:
外對處說:你干嘛把腳伸那么長?
力對辦說:幾天不見你怎么拄雙拐了?
行對銜說:?
去對法說:?
【第3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剩下的字記一記
【第4句】:開火車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第5句】:換語言環境,鞏固識字。
早上,紅紅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升起,鳥媽媽從遠處銜來食物飛回大樹上,小鳥覺得有些口渴,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喝水。”鳥媽媽看見大樹旁邊有一條小河,高興地叫起來:“有辦法啦!”它馬上飛過去,在瓶里放上水,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五)、抓住難點,指導寫字。
【第1句】:學生自由認讀要求寫的字。
【第2句】:觀察要寫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第3句】: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并練習書寫。
(六)、回顧全文,滲透思想教育。
【第1句】:同學們,你們喜歡《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第2句】:教師總結:多聰明的烏鴉呀,它讓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烏鴉喝水》教案二
教材簡析:
《烏鴉喝水》講述了一只烏鴉通過動“手”動腦喝到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目的:
1.認識“烏.處”等9個生字,會寫“可.里”4個字.
2.朗讀課文,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3.讓學生懂得動手動腦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其間,隨機析字形,辨字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晴天,太陽當空照,上完體育課后,同學們有什么感覺,最想干什么?學生回答。順勢讓學生說一說“喝、渴”字的不同地方。
2.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它是什么呢?(出示烏鴉模型,板書烏鴉,鳥)看一看“烏”字與“鳥”字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它。
3.教師:這只烏鴉啊,遇到了和我們同樣的問題(出示第一幅掛圖,要求學生看圖),太陽天,烏鴉口渴,到處找水喝。(學生從圖上不難看出,不遠處的瓶子里有水,烏鴉可以去喝。)
教師:瓶子里有水,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大家說一說有什么發現?(觀察圖畫學生能夠發現,烏鴉喝水遇到了困難。)教師一邊聽學生講一邊演示,使困難一目了然。
4.教師: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第2句】:動手做,動腦想
1.要求學生用準備好的石子、瓶子、水親自動手試試,看看烏鴉怎樣才能夠喝到水。然后請同學上臺演示并講述烏鴉喝水的過程。
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體會“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要求學生仔細聽,讓學生養成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好習慣。學生親自動手做,能使烏鴉喝水的經過顯而易見。這個活動使學生間接掌握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動手親身實踐的重要性。
2.教師:烏鴉想到的辦法和同學們的辦法一樣嗎?(出示第三幅圖)那么,除了這個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1.小組討論。要求小組成員群策群力。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教師巡視,隨機參與討論。
2.全班交流,組織評議。
(要求各組組長匯報討論結果,其他人認真聽,并評議他們的辦法行不行,為什么?)
【第3句】:課堂延伸,拓展思維
1.教師:同學們都肯動腦筋,這場辯論太精彩了,那么這些辦法中,誰的辦法最好呢?(不僅要求學生想辦法,還要求學生從中選優,優中選特)。
由此看,這是只怎樣的烏鴉?你們學習了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樣做呢?
(學生回答后,老師給予小結,以突出單元主題:手和腦,兩件寶。)
2.要求學生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聽。
【第4句】:齊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最后,全班同學整齊地朗讀一遍課文。
《烏鴉喝水》教案三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第1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主閱讀的愿望。
【第2句】:通過獨立思考、深情朗讀、小組合作,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語言的體會中認識到烏鴉開動腦筋想出好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第3句】:認真研究學案,獨立思考,限時30分鐘自主完成;規范書寫;小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內容導航】
這是一篇含義深刻的小故事,作者以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一只聰明的烏鴉口渴了,想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引導中,積極發揮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知識鏈接】
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沒看到過烏鴉,對于它是怎么樣喝到水的,只能通過文字想象,因而教師應該通過圖畫和教具準備加以演示。
【自主學習】
1.小組合作相互借拼音認識課文中的字詞。
什么 上升 一只鳥
2.比一比,再組詞。
只( )十( )開( )
口( )什( )升( )
3.初讀課文,梳理內容。利用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合作探究】
【第1句】:合作探討。
【第1句】:一個人淌了很多汗,太陽又火辣辣地照著,感覺很渴。想想看,“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會是什么樣呢?誰愿意表演給大家看看?
【第2句】:烏鴉跑了許多地方去找水,真著爭啊!
【第3句】:這時,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興啊!
【第4句】:烏鴉看見一個瓶 子里有水,可是,烏鴉喝不著水,這是什么原因呢?
【第5句】:學生觀察插圖或實物,想象或演示烏鴉把嘴伸進瓶口喝不著水的情景。烏鴉多著急啊
【第6句】:烏鴉把小石子怎么放進瓶子里的?誰來演給大家看看?
【第7句】:烏鴉喝著水的情景。烏鴉多高興啊
【第2句】:討論交流
1.開展朗讀競賽,朗讀全文。
2.假如你是這只小烏鴉,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喝到嗎?鼓勵暢所欲言。
【練練測測】
1.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只( )十( )開( )
口( )什( )升( )
(2)把能組成詞語的兩個字連起來。
四 到 上 看 喝
升 見 水 處 周
(3)按要求填空。
【第1句】:升,共( )筆,第一筆是( )。
【第2句】:么,共( )筆,第二筆是( )。
【第3句】:什,共( )筆,第四筆是( )。
2.完成課后練習
3.先自由讀詞語,再指名讀,最后抄寫。
4.用“找、看、放、升、高”進行擴詞練習。教師在黑板上記下同學們說的詞。最后挑幾個詞讓學生抄下來。
【拓展延伸】
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一講。
【教師反思】
《烏鴉喝水》教案四
【教學目標】
【第1句】: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第2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第3句】: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動腦筋想辦法的烏鴉
【教學重難點】
理解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指導學生讀出韻味,體會烏鴉的表情變化。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用的器具等
【教學流程】
【第1句】:講故事激趣導入,質疑
【第1句】:講《狐貍和烏鴉》的故事
【第2句】:它既然這么聰明,誰愿意很有禮貌地跟烏鴉朋友打聲招呼?
【第3句】:故意出錯比較區分“喝”和“渴”字。
(板書:烏鴉渴水。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第4句】:再次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嗎?
【第2句】:初讀感知,整體感知。
【第1句】:初讀課文。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第二遍,想辦法將課文讀通順;還有時間就讀第三遍。
【第2句】:指明逐節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他們朗讀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你能超過他們?)
師(實時提問)
【第3句】:復習生字。
【第1句】: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烏鴉口渴找水喝水瓶子石頭辦法怎么辦漸漸
【第2句】: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
【第3句】:指導書寫“找”字
【第4句】: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句
【第1句】:理解“到處”
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烏鴉特別想喝水?他為什么口那么渴呢?
【第2句】:表演、體會(怎么想、怎么說)
【第3句】:學生體會烏鴉的心情讀。體會烏鴉口渴難耐焦急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句
【第1句】:體會讀。小烏鴉接受森林記者的采訪,談談此時的心情。那你能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嗎?
【第2句】:齊讀
(三)學習【第3句】:四句
正當烏鴉準備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喝水時,這時發生了什么?
【第1句】:你從課文中的哪句話讀出來的?(板書:水不多,瓶口小----喝不著)
【第2句】:「出示課件(三個瓶子)找找烏鴉看見的是哪個瓶子,為什么?」
【第3句】:練習說話:既然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要是瓶子怎么樣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邊的水多,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第4句】:體會讀。生再次當小烏鴉,接受森林記者的采訪,談談喝不著水的心情
【第5句】:指導朗讀“怎么辦呢”書上哪句話寫烏鴉心里著急?學用筆標記下來。
(四)學習【第6句】:七句
【第1句】:學生幫烏鴉想辦法。鼓勵學生拓寬思維、大膽想象。
【第2句】:讀課文看看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板書:放石子---喝著了)
烏鴉把小石子________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烏鴉就喝喝著水了。
【第3句】:結合動畫理解“一個一個”。
【第4句】:學生做實驗并講解理解漸漸。
【第5句】:用“漸漸”說話。
齊讀課文。
【第6句】:師范讀,生評價總結
【第7句】:學生感悟讀這兩句話。
【第5句】:進入角色,演誦課文。
(烏鴉很聰明;烏鴉很執著。烏鴉遇到困難能開動腦筋等。)
【第1句】:齊讀全文
【第2句】:配音樂做動作
【第3句】:進入角色,結合動作背誦課文
【第4句】:配頭飾和服裝表演
【第6句】: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第7句】:總結。
板書設計
【第19句】:烏鴉喝水
喝不著———喝著了
動腦筋 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