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他
筆者和自己父親的關系一直不太好,看到導讀分析點的時候選擇了這一個。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也沒有他所扮演的所有角色,世界會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是否真的需要一個男人來扮演你的丈夫?在你過往的成長歲月中是否真的需要一個男人來成為你的父親?也或者是否真的需要有一個小男人成為你的兒子?
寫文的時候筆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用第三人稱,我喜歡他和她這樣的稱呼。無需介入自己太多的情感,如同局外人一樣站在一旁看著自己筆下的人物享受自己所賦予的悲歡離合。可是如果沒有他呢?我無法完成自己想要講述的故事,所有的情感都因為缺少他而少了依托。我需要這個第三稱謂,以及他所扮演的所有角色。所有的人稱代詞加在一起,才是我們所熟知的社會結構。
在筆者心里,對于父親這個稱呼有著不好的印象。我的父親嗜酒好賭,實在讓人很難喜歡的起來。幼時,父母外出打工,我被寄養在外公家里,也因此跟他們之間的感情比較淡漠。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不在如以前那樣排斥跟他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父親嗜酒,喝多了就變的很多話,我和弟妹都不愿意呆在家里聽他絮絮叨叨的講述自己年輕時的過往。或許,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很孤獨的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也沒有人愿意贊同他的觀點。
總在電視劇里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孩子隨母親生活,長大以后尋找自己的父親加以報復。或許在他的心里,少年時代缺少一個大男人的關心是很遺憾的事情。在孩子的心里,他需要一個男人給他樹立一個榜樣,一個范本。男孩子都愿意去模仿自己老爸的行為,覺得自己的父親就是自己的小世界里的英雄,他的世界里需要有一個這樣的男人存在。筆者也認為,大概沒有任何以為女同胞希望自己的孩子沒有父親。也沒有人愿意被自己的孩子問及關于我的父親是誰的問題?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媽媽是共同存在的名詞,不應該單獨存在。
男人的存在并不只是為了人類這個種族的繁衍,更大意義上的是對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父親,叔叔,外公……很多稱謂都是男性角色,我們需要他們來扮演這些角色。筆者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所知道的稱謂里只有女性稱謂。這個世界還是需要有男人的存在,我們的生活里需要這樣一個他。家里所有瑣碎細小的事情需要他來處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親能夠修好煤氣和電燈而驕傲,筆者也相信每個小家庭里的她也會因為他而覺得滿足和幸福。
他和她,再加上一個小孩子,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完美的組合。假如沒有他,家便缺了一個支腳。對孩子而言,也將造成一種情感上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