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和這個糟糕的我談戀愛
1
“我覺得自己真是要作死了,你說世界上有沒有什么藥能治愛情中的作病的?”D小姐有氣無力的發問完,惡狠狠的咬向手中的黑森林蛋糕。
“當然有,冷暴力,分手,劈腿,樣樣包治作死,保證藥到病除。”
“你真是...”,她瞪起一雙無辜的小鹿眼看了我十秒,卻又理虧詞窮到無話可說而偃旗息鼓下去,“我也知道這樣不好,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怎么辦?”
一向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小D,一到男友的身邊就立刻搖身一變宇宙第一作。
冬天里要吃咖啡牛奶味道的娃娃頭雪糕,當他跑了許多家店鋪好不容易買到時卻換來她一句不滿的嬌嗔,“不是這個牌子的啦,算了我不想吃了?!?/p>
情人節的時候他帶她看電影吃大餐,她卻因為在看《美人魚》時哭的稀里嘩啦,可他只顧著看手機沒有遞上一張餐巾紙而大發雷霆。
包括但不僅限于挑剔他中午送的便當不夠好看用心,抱怨他下班接她的時候晚了5分鐘,別扭他爭執的時候總不讓著她,嫌棄他送禮物沒送到她心坎里,配上各種小泣大哭不依不饒,仿佛是脫胎換骨的變了一個人。
“你憑心說,是不是不喜歡這家伙?感覺跟他在一起挺憋屈挺郁悶的?”一起吃飯的女伴問。
“不是的,我不是嫌棄他不好才作,我就是因為他太好...”小D的聲音低下去,漂浮起幾分無力,“我大概只是想要試試看,他是不是還會喜歡我這么糟糕的模樣吧?!?/p>
2
我曾經帶過一位剛剛掉進愛河的實習生小朋友,每天早晨看見我都愁眉苦臉。
“姐姐,我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學歷一般樣貌平平,工作能力不怎么樣,家世背景比他差,我真的不知道他看上了我什么,每天晚上都好擔心,一覺睡醒,發現我們的愛情從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的夢?!?/p>
可是她明明就是985院校畢業的高材生,是公司項目組重點培養的苗子,長相雖然夠不上驚艷,卻也遠比一般人要清秀養眼,又因為出身中醫世家溫文有禮,身上總是帶著一股隱約的草藥香氣,像是江南小鎮黃昏時候的炊煙,又恬淡又溫柔。
我們一幫老人家輪番安慰她,“你真的已經很好,用不著這么自卑。”
倒是她反而急的似要哭出來,“可是我就是不知道,他到底喜歡我什么。”
“那就去問啊,旁敲側擊單刀直入都行,旅行的時候是個好機會,就你們兩個人朝夕相處,隨便找個契機就開口了,要把握住小長假哦。”有人支招。
聽的小姑娘直諾諾點頭,可是長假結束她回到辦公室,好像又比之前垂頭喪氣了幾分。
“沒問?”
“問了...”
“那是他沒說?還是答案不夠滿意?”
“他倒是說了好幾點...”小姑娘羞澀的低下頭,“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卻更難過了...”
他愛你聰慧,你擔心自己會得阿茲海默癥,連最親近的人都不認得,
他愛你嬌媚的容顏,可是容顏會衰老,他愛你玲瓏的曲線,可是身材會變形,
他愛你溫柔沉默,可是你也會發無名火會矯情會任性會歇斯底里。
3
仿佛所有的優點都有終結的時候,而只有糟糕程度會不斷的遞增。
有時候,當人試圖通過自我貶低或者一波又一波的作死來證明,“你看,我的確有這么糟糕的一面”的時候,她便是真的希望對方能夠看到這樣糟糕的自己,并且接受自己最壞的狀態。
她們無非是想要得到這樣一個證明----
對方能夠愛/欣賞你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自己最糟糕的那一面。只有確認了這一點,才能夠肯定愛的存在。
這一現象可是說是“負擔綜合癥”在感情領域的集中體現。
患有負擔綜合征(Impostor Syndrome)的人常常不能夠相信自己,她們無法認同自己的成就,往往將成功歸于外因(運氣,環境等等),卻將失敗歸咎于自己。這種人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對一切“已擁有”的事物和人都抱有悲觀的懷疑。
“他一定是被撞了頭才會喜歡上我的吧...”
“我現在所獲得的都是靠運氣,如果有一天用光了運氣,那我一定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而正是因為出于這樣的想法,她們比任何人都迫切的需要“無條件的愛和認可”,并通過獲得這樣的情感輸入來反證自己的存在。
所有的自卑,所有的自我貶低和拼了命的作死,不過是想弄清楚一件事。
拋卻了一切光環和優點的,這樣糟糕和不堪的一個我。
你還會愛我嗎?
可是感情卻偏偏是最經不得測驗的一件事,它衍生的行為態度都太過隨機。
這一刻你自怨自艾的時候,他給了你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你改天再說一次的時候,他可能只是漫不經心的答一聲,“沒的事,你別多想”。今天他對你的作死無條件的包容,而明天可能就只是壓抑著不耐煩的應付。
于是她們變得更加悲觀,
“我就知道,他其實不是愛我的,他只是喜歡我的容貌/身材/我刻意展現出來的那一面,其實骨子里我是個非常糟糕的人,不會有人會喜歡這樣真正的我?!?/p>
4
其實比起每個人都有的,那個“較為糟糕” 的一面對感情的影響,一次次的試探和懷疑,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也否定他人,才是最傷感情的事。
試想一下,當你屢次去證明自己“其實我并不值得被愛”,難道不是在扇心愛你之人的耳光---
你當初就是瞎了眼才會愛上我的,你這個沒眼光沒智商的傻瓜。
對于治療尚未達到病態程度的負擔綜合癥,電影《蝙蝠俠》里有一句話或許算是不錯的良藥。
It's not who you are underneath,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決定你的不是你是誰,而是你的所作所為)
或許你骨子里真的就是個非常糟糕的人,那也沒關系,你所表現出的行為態度,不就是正在把你重塑為一個可以去愛且值得被愛的人嗎?
你之所以成為你,并不是你原本是誰,而是你想成為誰。你可以決定自己是一個糟糕或是很好的人,這或許也是每個人為數不多的可以自己控制的事。
“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壞的一面,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不過是一句聽上去解氣又痛快的政治上正確的話。
每一次,當你毫不掩飾的展現出自己的壞,好就會少一分再少一分,直到有一天將自己所有的可愛消磨殆盡,然后欲哭無淚的抱怨自己遇上了負心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堪的一面,邋遢的懶惰的多疑的矯情的卑劣的歇斯底里的蠻不講理的,它們本應該像被拴上粗壯的鐵鏈以防傷人傷己,而不是動輒牽出來遛遛還要強迫別人去無條件的接受。
心有猛虎,請時刻栓鏈。
才是一個人自愛,并且去獲取他人之愛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