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鐵不成鋼的詞句 形容恨鐵不成鋼的兩字詞語有哪些
【第1句】:形容“恨鐵不成鋼”的兩字詞語有哪些
【第1句】:墮落 [ duò luò ] 脫落;掉落。
《漢書·宣帝紀》:“朕惟耆老之人,發齒墮落,血氣衰微。”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有風吹君帽墮落, 溫 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三國演義》第四九回:“箭到處,射斷 徐盛 船上篷索。那篷墮落下水,其船便橫。”
燈紅酒綠的生活方式,只會使人墮落。
【第2句】:淪落 [ lún luò ] 剝落;磨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石字淪落,無復在者。”《隸續·魏三體石經遺字》附文:“ 慶歷 中, 夏 文莊公 集古文四聲韻所載石經數十字,蓋有此碑所無者,而碑中古文亦有韻所不收者,則淪落之馀,兩家所得自不同耳。”
你是無家可歸,我是有家難回,咱倆都是天涯淪落人。
【第3句】:懶惰 [ lǎn duò ] 亦作“懶嫷”。偷懶,不勤快。
晉 陶潛 《責子》詩:“ 阿野 已二八,懶惰故無匹。”《朱子語類》卷一○七:“先生病中應接不倦。左右請少節之,先生厲聲曰:'你懶惰,教我也懶惰。’” 元 王曄 《桃花女》楔子:“此人勤謹老實,又不懶惰,又不偷盜。” 清 孫枝蔚 《憶兒行贈韓叔夜》:“良朋盛會無幾日,相尋那許更懶媠。” 冰心 《往事二》七:“我自然不能再懶惰,至少也須敷衍敷衍。”
懶惰會讓我們在學習上一無所獲。
【第4句】:懶散 [ lǎn sǎn ] 懶惰散漫。有時亦指不熱心于世事。
宋 蘇軾 《徐大正閑軒》詩:“君看 東坡翁 ,懶散誰比數;形骸墮醉夢,生事委塵土。”《朱子語類》卷七六:“吉兇未定時,人自意思懶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草野之人懶散,不欲馳書京國,然此懷則嘗在左右也。” 魯迅 《書信集·致增田涉》:“《文學》是我托書店寄的。由我自辦,就怕懶散而常有遲誤。”
懶散的人們正坐在太陽底下數云朵。
【第5句】:泄氣 [ xiè qì ]泄勁。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三七回:“遇上困難不能悲觀泄氣!”
盡管我失敗了,但我依然不會泄氣。
【第2句】:類似“恨鐵不成鋼”的詞語
八九不離【第10句】:八字沒一撇、邦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棒打不回頭
【第1句】:八九不離十 [ bā jiǔ bù lí shí ]
【解釋】:指與實際情況很接近。
【出自】:老舍《柳屯的》:“可是比較的,我還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兒的同學。我不敢說是明白他,不過講猜測的話,我或者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第2句】:八字沒一撇 [ bā zì méi yī piě ]
【解釋】: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
【出自】: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卷三:“《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似又因于此。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譯文】: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個字打開了,人不自己領會。'據現在有'八個字不見兩撇’的諺語,似乎又因在這。所有的事情沒有頭緒的人,所謂的八個字不曾看見兩撇。
【第3句】:邦以民為本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解釋】: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出自】:周 先秦諸子《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譯文】: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固了才能邦寧。
【第4句】:民以食為天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解釋】: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譯文】:君王以百姓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第5句】:棒打不回頭 [ bàng dǎ bù huí tóu ]
【解釋】:認定主意,在強大壓力面前不動搖。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七:“龍潭升座,謂眾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
【譯文】:龍潭升登座位,對大家說:'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血盆相似,一棒打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