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相似的詞句
【第1句】:樹倒猢猻散,對應的是哪句
沒有對應的,這就是自己單獨的語句
樹倒猢猻散 (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
解 釋 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 處 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用 法 復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示 例 巴金《家》:“你要知道'~',現在樹還沒有倒呢!”
典故如下:
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所以官運亨通,連升三級,當了朝中的大官。
曹詠當了大官后,有很多人來巴結他,曹詠非常得意。惟一讓他感到氣惱的是,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原來,厲德新頭腦清醒,他知道曹詠并非憑真才實學而是靠依順秦檜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詠這種人沒有好下場,不肯同流合污。對此,曹詠耿耿于懷,一心想找個茬兒整整厲德新,無奈厲德新潔身自好,曹詠也無從下手。
后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家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題為《樹倒猢猻散》的賦寄給曹詠。文中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揭露了曹詠這種人依靠秦檜這棵大樹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丑惡行徑。文中說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于國于家,真是可嘉可賀,曹詠收到這篇文章后氣得半天說不聘句話來。
很快,這句話便在臨安傳開了,直到現在,人們還用"樹倒猢猻散"來比喻有權勢的人一量倒臺,依附他的人便紛紛散伙。
【第2句】: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是歇后語
是成語
樹倒猢猻散
樹倒猢猻散,解釋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有權勢的人一垮臺,依附他的人就跟著散伙了。 詞語詞性為貶義詞。[1]
中文名
樹倒猢猻散
外文名
one over,all of him over
漢語拼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詞語用法
復句式;作賓語、分句
近義詞
墻倒眾人推、眾叛親離
成語辨析
樹倒猢猻散:比喻有權勢的人一垮臺,依附他的人就跟著散伙了。
墻倒眾人推:比喻在一個人受挫折的時候,大家乘機打擊他。
成語出處
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
成語典故
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所以官運亨通,連升三級,當了朝中的大官。
曹詠當了大官后,有很多人來巴結他,曹詠非常得意。惟一讓他感到氣惱的是,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原來,厲德新頭腦清醒,他知道曹詠并非憑真才實學而是靠依順秦檜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詠這種人沒有好下場,不肯同流合污。對此,曹詠耿耿于懷,一心想找個茬兒整整厲德新,無奈厲德新潔身自好,曹詠也無從下手。
后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家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題為《樹倒猢猻散》的賦寄給曹詠。文中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揭露了曹詠這種人依靠秦檜這棵大樹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丑惡行徑。文中說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于國于家,真是可嘉可賀,曹詠收到這篇文章后氣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很快,這句話便在臨安傳開了,直到現在,人們還用"樹倒猢猻散"來比喻有權勢的人一量倒臺,依附他的人便紛紛散伙。
成語示例
巴金《家》:“你要知道'~',現在樹還沒有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