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久久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爱久久久久久-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論語詩經中的好句子匯聚5篇

19265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論語詩經中的好句子匯聚5篇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1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大雅·抑》

“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周南·卷耳》又言:“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是好也。”《詩經大雅抑》。解釋成白話則是:他送我的是紅桃,我報他的是瓊琚,瓊琚哪能算報答,是求彼此永相好。這就是“投之以桃,報之瓊琚”的成語原產地。膾炙人口的《邶風·靜女》則活脫脫寫出了一對無暇情人相約城隅的情形:“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簡單說就是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

注:

瓊琚:精美的玉佩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2

【第1句】:意旨遙深的詩人: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時代狀況:玄學。篡權。戰亂。黑暗。

竹林七賢:懷縣(今屬河南省)的山濤、向秀,尉氏(屬陳留郡,今屬河南省)的阮籍、阮咸,铚(zhì)縣(今屬安徽省)的嵇康,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的劉伶,還有林沂(yí)(今屬山東省)的王戎。在“竹林七賢”中,山濤和王柔雖然很崇奉老莊的道家哲學,但也非常熱心于名位利祿,所以,他們二人的生平在“竹林七賢”中比較富貴、顯達,而不以文學著稱,也沒有留下很多好作品。

向秀、劉伶、阮咸雖然留下一些作品,但不算很多,只有向秀的《思舊賦》、劉伶的《酒德頌》等較為著稱。

在七賢中,真正倜儻不群,富有個性,而且在文學上有較大成就的自然就是嵇康和阮籍了。這兩個人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阮籍的風格是寓意遙深,志氣曠逸。前人評他們二人的詩說:“嵇詩清峻,軟旨遙深。”意思是說嵇康的詩清新、峻切,阮籍的詩意旨遙遠、深微,難以測知。

如果從詩歌的藝術價值來說,嵇康的詩雖然也寫得很好,但是,寫得過于直率了,缺乏含蓄,沒有蘊藉;阮籍的詩雖有一份哀怨之意,但很有節制,很含蓄。所以阮籍的詩富于蘊藉、沉摯的意趣。因而,在竹林七賢之中,在“正始時代”的作家之中,阮籍的文學成就是第一位的。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阮瑀“工于詩文、長于書札”,詩、文和書信都寫得很好,曾擔任過曹操的記室。

歷史上記載: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喜怒不形于色”。這是因為他所處的魏晉之交的亂世,不如此不足以遠禍全身。阮籍的性格,一方面他的生活非常放浪,秉賦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禮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他為了能夠在衰亂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內心非常有節制。阮籍的詩之所以寫的如此寓意遙深,他的為人之所以這樣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為他有兩種相反的情感的緣故。

關于阮籍的為人,歷史上記載說,他“內心淳至,以孝稱,而疏于禮法”。雖然他外表上行為放浪,而內心卻是非常淳厚、非常篤摯的,并且以孝順著稱。有一天,阮籍正和一位朋友下棋。這時,有人把他母親死了的消息告訴他,他的朋友想要停止下棋,但他卻對下棋的朋友說,請終此局。下完這盤棋,他就放聲一慟,嘔血數斗,而且“哀毀骨立,杖而后起”。

當時人們以吊喪為重,當中書令裴楷來吊祭阮籍母親之喪時,阮籍散發箕踞,醉而直視。既不給裴楷答禮,也不哀哭。裴楷仍然盡他的吊喪之禮。當時有人問裴楷,既然阮籍沒有給你答禮,你為什么還盡喪之禮呢?裴楷回答說,阮籍那樣的人物是在禮法以外的,他可以像他那樣行事;我們是一般的尋常人,是在禮法以內的,是應該遵守禮法的。此外,阮籍疏于禮法,他遇俗士則白眼沉默,遇知己就以青眼相對。嵇康的哥哥來見阮籍,他就以白眼相對;嵇康自己來見阮籍,就以青眼相對。

歷史上還記載,阮籍“口不臧否人物”。當時有人故意與阮籍談話,像當年讒毀嵇康的鐘會,也非常忌恨阮籍。鐘會當時任司隸校尉,他“數以時事問之”,

多次讓阮籍對當時正事進行評論,希望從阮籍的口中得到他對當時一些人物的批評作為把柄,然后再給阮籍加上一些罪名,而阮籍絕口不臧否人物,“皆以酣醉獲免”。(司馬昭替他的兒子司馬炎向阮籍求為婚姻,要阮籍把他的女兒嫁給司馬昭的兒子,阮籍知道司馬昭的用意之后,便常常飲酒,一醉達60天之久,使司馬昭沒有機會談及此事。)

歷史上還記載,阮籍好讀書,愛山水,常任意出游,“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他喜歡讀書,也喜歡游山玩水。他常常任意地駕上車出游,但不按著一般人所經過的路徑走,而是任意而行,當走到途窮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慟哭著轉回來。

歷史上海記載,阮籍有一次登上了當年劉邦與項羽作戰的廣武山,當他目睹舊時楚漢相爭的作戰遺跡時,不禁嘆息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他是在感嘆在一個衰亂的時代,沒有一個真正偉大的英雄人物能夠拯拔、能夠救濟正處于水火涂炭之中的人民。他對時代危亡的慨嘆和失望的悲哀之情,都在這兩句話中深深地表現出來。

阮籍好老莊,然而他曾經屢次出仕,(比如他做過太尉蔣濟的掾屬,做過尚書郎,步兵校尉),是為什么呢?一方面,他有放浪不羈的一面,對當時的時代非常失望、不滿,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種委曲求全的苦心,能夠節制自己。所以,他屢次出仕又屢次辭官,正好可以看出他內心矛盾掙扎的痛苦。

在七賢中,阮籍是內心最為矛盾、最為痛苦的一個人。因此,他常常“夜闌酒醒,難去憂畏,逶迤伴食,內慚神明。耿介與求生矛盾,曠達與良知互爭,悲涼郁結,莫可告喻。對天咄咄,發為詩文”。老莊哲學的曠達與他良知上所忍受的悲苦互爭,內心真是“悲涼郁結”,而這種痛苦又沒有一個人可以訴說,所以就把內心的零亂、悲苦用詩文表現出來。

阮籍在政治上有雄心壯志,但他不滿司馬氏的所作所為,不愿依附司馬氏,又怕遭禍而不敢公然反對。他崇尚老莊的自然無為,蔑棄禮法;對司馬氏提倡儒家禮教的一套虛偽行徑,深為反感。他有才能,有志向,但無法施展,所看見的是恐怖的屠殺和虛偽的禮法。哀傷、苦悶、恐懼、絕望包圍了他。他寫下了五言《詠懷詩》八十二首,充分表現了他那孤獨苦悶的心情,同時隱隱約約地對時政和上流社會的丑惡現象進行了諷刺,憂生和憤世構成了他詩作的主題。他的詩語言比較質樸,不假雕飾,但因對許多丑惡現象不敢明言,隱約其辭,因此不少篇章的內容顯得深晦難曉。他的詩在展示內心世界的豐富復雜性方面,在深入表現詩人的個性方面,堪與曹植的詩比美。

【第2句】:詠懷詩

阮籍詠懷詩共有82首。所謂“詠懷”,就是抒寫懷抱的意思,內心之所感動的,內心之所思想的,都可以抒發出來。

阮籍的82首詠懷詩,不是作于一個時候,而是“因物因事,情動于衷而見于吟詠。內多憂時憤激之言,而出于隱喻象征,迂回吞吐,耐人尋味”。

前人的評價:

鐘嶸《詩品》:“《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于風雅。”又說:“厥旨淵放,歸趣難求”。指出阮籍的詩,言語字句所寫的景物好像就在我們耳目之前一樣,而它其中所蘊含的情意,其寄托像八荒一樣的遙遠,很難搞懂他的主旨是什么。

晉宋之交的詩人顏延年在他的《詠懷詩注》中說:“嗣宗身事亂朝,常恐罹

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

清代的陳沆在《阮籍詩箋(jiān)》的開頭引用顏延年上面的那些話,接著說:“今案軟公登臨廣武,嘯傲蘇門。遠跡曹爽,潔身懿、師。其詩憤懷禪代,憑吊今古。蓋仁人志士之發憤焉,豈直憂生之嗟而已哉。”陳沆說,阮籍的詩并不僅僅是顏延年所說的寫人生的憂患艱難而已,而是仁人志士的作品,具有非常深遠的含義。

【第3句】:夜中不能寐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表面意思是說,作者半夜睡不著,做起來彈琴而已。卻蘊含著他內心的憂思煩亂,他那想要求得抒發,想要求得解脫、寄托的努力和掙扎都表現在其中了。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衿。”

帷:帳幔、簾幕。在這指窗帷。

鑒:照

天上的明月照在這薄薄的窗帷之上。然而,阮籍所寫的明月照在窗帷之上,還蘊含著他此時此刻內心的一種觸發,內心的一份感動與哀傷。因為月亮這個意向,會引發詩人一份寂寞、惆悵、哀傷的感情。(舉頭望明月。“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

清:凄清

衿:衣服的前衿,正當胸懷的所在。

這里是說這時又有凄清、寒冷的夜風直吹到我的衿懷之內。這種寒冷,不僅僅是身體所感受到的寒冷而已,而且是他內心之中一份寒冷的感受。

“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

鴻:是雁中最大的一種。這種鳥飛得很高,飛得很遠。鴻雁是常常成群結伴地飛翔,或者排成“一”字,或者排成“人”字。而有時會有一只失群的孤雁,它孤獨地一個人,所以是孤鴻。

這一句表面上寫他耳朵聽到的孤鴻的號叫,其實是他內心的孤鴻的感覺。他說我聽到那孤鴻在悲鳴,在哀號,在什么地方哀號呢?在遼遠的曠野之上。

朔:指北方。朔鳥,就是指北方的鳥。然而“朔”還有“寒冷”的意思。冬天的北風就是朔風,朔風就是寒風。在這里,與其把它講成北方的鳥,不如把它講作寒鳥,是寫在寒冷的冷風之中的寒鳥在悲鳴,在啼叫。在什么地方呢?在北方的樹林之中。北方的樹林是指寒冷的樹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我在這個地方走來走去,將要看見什么,能見到什么呢?明月、清風、孤鴻、朔鳥。但他說,他什么也沒看到。

難道“明月、清風、孤鴻、朔鳥”都被阮籍一筆抹殺了嗎?不是。阮籍所說的不是這些,這些明月、清風、孤鴻、朔鳥所代表的是絕望,是幻滅,是悲哀,是寒冷,是孤獨,他要掙扎著離開它們,然而,除了它們以外,他再也找不到什么了,沒有一件事物能夠給他帶來溫暖和安慰。所以,他在徘徊與彷徨之中再也

尋覓不到任何一件事物了。

在魏晉如此危亡、衰亂之世,我能夠希求、盼望些什么呢?所以“憂思獨傷心”。他只有滿懷憂愁、煩亂的一份情思,自己單獨地傷心。而且,這一份傷心是無可告喻的。有誰能知道我的傷心,向誰傾訴我的傷心?

他身仕亂朝,常恐遭禍。他不敢把自己對時代的那一種黑暗、危亡的“憤懷禪代”的感覺向人訴說。只有“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了。

意象與抒情

【第4句】:嘉樹下成蹊(xī)(其二)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嘉樹:是美好的樹,凡是一切美好的樹,都可以稱它是嘉樹。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有一些美好的樹,樹的下面就自然會走出路來的,這些樹就是東園的桃樹和李樹。這兩句比喻美好繁盛的時代。

秋風吹飛藿(hu?),零落從此始。

飛藿:“藿”是豆葉,即豆類的植物。“飛藿”是指零落的豆葉。——對比木本植物。

沈約解釋這兩句說:“風吹飛藿之時,蓋桃李零落之日:華實既盡,柯葉又凋,無復一毫可悅。”

這兩句是說,秋風吹在豆葉上,我們就感到萬物零落從此就開始了。比喻凋零、衰敗的時代。

前面四句,我講的只是表面的意思。陳沆的《詩比興箋》認為這四句詩是有一種比興寓托的深意,陳沆說那是“司馬懿盡錄魏王公置于鄴。嘉樹零落,繁華憔悴,皆宗枝剪除之喻也”,意思是說這四句詩比喻曹魏的宗室之被司馬氏所剪除。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繁華:顏色美麗。

荊:一種落葉的灌木,它的莖是叢生的,大概有四五尺高,枝干很堅勁,古人常有人以荊木做手杖用。

堂:是一所房屋之中最中央的、最美好的、最高大的建筑。

杞:枸杞。

這兩句是說,人世之間本來就是如此,一些盛衰興亡的轉變都是如此:一切繁華的事物都會有一個憔悴的結果和下場。而廳堂之上就會長滿荊、杞。生——死;聚——散。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舍:舍棄

之:代詞,指零落、憔悴而長滿荊杞的地方。

西山:用典。是伯夷、叔齊當年隱居的地方。伯夷、叔齊是商紂時代孤竹國國君墨胎初的兩個兒子。周武王滅了商紂之后,他們“義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史記·伯夷列傳》說伯夷、叔齊臨死之前作了一首歌:

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微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吁(xū)嗟徂(cú)兮,命之衰矣!”

趾:山腳。

這兩句是說,這樣一個危亡、衰亂的時代,我要趕著我的馬,鞭策著我的馬,離開這個地方,到很遠很遠的西山去。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阮籍在魏晉之交的危亂之時,他有那種委曲求全地保全的悲哀和痛苦。有的時候,之之所以肯于委曲求全,還不只是因為自己的緣故,說自己果然就貪生畏死而就委曲求全了,有時不是的,而是為了對自己的親屬、家人的一份保護愛護之意,因為有的時候會因為自己而連累整個家族。

阮籍說,我有時想到我一身的安危都不能夠自保,何況說我還要戀念、還要保護我的妻子兒女,我如何能夠保全他們呢?像這樣的危亡之世,有一天說不定就會有殺身之禍。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凝霜:凝結的寒霜。

被:遮蓋

歲暮:一年最后的日子

已:畢,完

這兩句說,那寒冷的嚴霜整個地把郊原四野的野草都覆蓋的時候,有什么生物還能保全下去呢?一年就要過去了,那我只好說一切都完結了,什么希望都沒有了。這里表現得非常絕望,同時,也表現了他在這個危亡、衰亂之時,那一份要茍且、委曲求全地求生的矛盾和悲哀。

其六 一日復一夕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

每個人都是在白天黑夜的循環中度過的。在一天又一天的歲月累計中“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逐漸衰老,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因為阮籍“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所以他的人生體驗是時時刻刻焦躁不安的。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3

阮籍《詠懷》:政治抒情組詩的出現 苦悶與曠達 淵永的滋味與隱約曲折的風格

曹魏后期,政局混亂,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無度,又昏庸無能,司馬懿父子掌握朝政, 曹芳、弒曹髦,大肆誅殺異己。此時文人的命運與建安時大不相同。擁曹的何晏、夏侯玄 人被殺。嵇康拒絕與司馬氏合作,亦慘遭殺害。阮籍本有濟世志,但不滿于司馬氏的統治, 酣飲和故作曠達來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終。山濤本來與阮籍、嵇康等人為友。同在“竹 林七賢”之列,后來投靠司馬氏。正始十年司馬懿父子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權利后的十 年間,全國進入恐怖狀態。(只到高平陵政變十六年后,司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奪了曹 家的帝位。)

這一時期的詩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現了危機感和幻滅感。此時的詩歌也與建安 詩壇風貌迥異,反映民生疾苦和抒發豪情壯志的作品減少了,抒寫個人憂憤的詩歌增多了, 故阮籍詩“頗多感慨之詞”(鐘嶸《詩品》)和“憂生之嗟”(李善《文選注》),嵇康詩 亦“多抒感憤”(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八)。由于正始玄風的影響,詩歌逐漸與玄 理結合,詩風由建安時的慷慨悲壯變為詞旨淵永、寄托遙深。因而正始詩歌也體現出其獨 特的藝術風貌,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說:“以時而論,則有……正始體。”注云:“魏年號,嵇、阮諸公之詩。”

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八十二首。這些詩非一時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記錄。 這些詩抒感慨,發議論,寫理想,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對后世產生 了重大影響。

阮籍的《詠懷詩》充滿苦悶、孤獨的情緒,其詩或者寫時光飛逝、人生無常,如: “懸車在西南,羲和將欲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為咸池暉,濛汜受其榮。” (其十八)“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或 者寫樹木花草由繁華轉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復,如:“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 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記。” (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 “清露為凝霜,華草成蒿萊。”(其五十)

“不見日夕華,翩翩飛路旁。”(其五十三)或者寫鳥獸蟲魚對自身命運之無奈,如

孤鳥、寒鳥、孤鴻、離獸等意象經常出現在詩中,特別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為詩 人反復歌詠的對象(如其【第14句】:其【第24句】: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嘆人生的各種深創巨 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第4句】:其【第5句】:其六十五),功名富貴之難保(如其【第13句】:其五 【第13句】: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第20句】:其【第27句】:其三十)。由于從自然 到人事都充滿苦難,阮籍心中的苦悶難以排遣。《詠懷詩》其一說: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此末尾兩句可視為全部《詠懷詩》。清人方東樹說:“此是八十一首發端,不過總言 所以詠懷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孤 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這首詩寫獨坐無人,出門無人,登高無人,所見僅為孤鳥、離獸,棲惶無主之情溢于 紙上。在這種局面之中,詩人進而感到壯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詠懷詩》其十九以佳人喻理想,寫詩人心雖悅之而無由交接,表現了理想不能實現 的痛苦。其八十命意亦相似,只是又多了一層生命短促之悲。其七十九寫鳳凰的悲劇,鳳 凰立身高潔,志向遠大,但羽翼為秋風所傷,已無法飛翔, “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 簡直是阮籍的自況。《詠懷詩》中遷逝之悲、禍福無常之感觸目皆是,正體現了他憂憤深廣 的情懷。阮籍詩中悲哀、凄愴、涕下、咨嗟、辛酸、蹉跎、憂傷、憤懣、怨尤、悲悼等詞語 十分常見,充分反映了他極度苦悶的心情。

面對污濁的社會與短暫的人生,阮籍無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曠達,在生活中, 他做出許多驚世駭俗的事情;在詩歌中,他也為自己設計了精神的出路,這就是游仙和隱居。 阮籍的《詠懷詩》有不少篇章寫游仙和隱居,有些則是仙隱結合。他在詩中常常贊美巢由、 夷齊、邵平、四皓等隱士,而諷刺蘇秦、李斯等人因貪利祿而導致殺身之禍。

阮籍贊美神仙隱逸,只是排遣苦悶的一種方式,他其實是頗有濟世之志的。《晉書》本 傳說他:“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 為常。”所以他在寫憤懣與出世之情的同時,也表現出對時局的關注和自己的懷抱。如《詠 懷詩》其三十一,批評曹魏政權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滅亡的命運: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歌舞 曲未終,秦兵已復來。夾林非吾有,朱官生塵埃。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

有的詩則揭露禮法之士的虛偽,如其六十七:

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常上 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委曲周旋儀, 姿態愁我腸。

有的詩則抒發自己的壯志,如其三十九:

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臨難 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垂聲謝后世, 氣節故有常。

阮籍詩的風格隱約曲折,“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鐘嶸《詩品》),這主要是由其時代與身世決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滿于司馬氏,但身仕 亂朝,常恐遭禍,故處世極為謹慎,“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晉書·阮籍傳》)。 作詩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興、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感情、寄托懷抱。或借古諷今,或借游仙 諷刺世俗,或借寫美人香草寓寫懷抱。李善《文選注》分析這種情況說:“嗣宗身仕亂朝, 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 測。”但就詩歌精神而言,阮籍的《詠懷詩》與建安風骨仍是一脈相承的,如嚴羽《滄浪詩 話·詩評》說:“黃初以后,惟阮籍《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內骨。”

試論阮籍的《詠懷詩》

阮籍(嗣宗)是魏晉交替時期的著名作家,尤以其82首《詠懷詩》享盛名于中國詩壇。

然而,也正是這些《詠懷詩》在中國的文藝批評史上引起了頗多的爭論。

從劉勰的《文心雕龍》提出“阮旨遙深”以后,后代論者便沿著這個思路而推波助瀾。 《詩品序》稱其“厥旨淵放,歸趣難求”;李善的《文選注》有“百代之下,難以情測”

之說;張溥則謂之“詠懷諸篇,文穩指遠”(《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愈往后, 論家便更把阮詩內容渲染為神秘莫測,進而連其表現形式也被說得神乎其神了。劉熙載甚 至說:“阮嗣宗詠懷,其旨固為淵遠,其屬辭之妙,去來無端,不可蹤跡。后來如射洪 《感遇》,太白《古風》猶瞻望弗及矣”(《藝概·詩概》)。黃節和肖滌非二先生也認 為:“后之學步邯鄲者,既未得其仿佛,而淺見寡聞之士,又以眩于故實,艱于檢討,亦 復望而生畏。于是詠懷之作,乃成千古絕響矣”。(《讀詩三札記·讀阮嗣宗詩札記》) 說阮詩遙深、隱晦是對的,但將之視作“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絕響”,則與事 實不符。

劉勰說“阮旨遙深”是在與“何宴之徒,率多浮淺”(《文心雕龍·明詩》)相對比

的情況下提出來的。鐘嶸曾經說過:“其源出于《小雅》,無雕蟲之功”(《詩品上》)。 這就把《詠懷詩》放進中國詩歌發展的大結構系統之中,進行縱與橫的比較研究。后人步 他們的后,只執其一端,恐怕是有違他們的初衷。

其實,阮籍的《詠懷詩》是循著中國古典詩歌創作的發展邏輯而生長、發展的,它既 繼承了前代詩歌創作的精華,也是后輩學習的圭臬之一。在中國詩的發展史上,起著一種 承先啟后的作用。阮詩的“遙深”,是那個時代文學與哲學思潮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他在 詩歌中實踐魏晉玄學“得意忘言”之文學觀的體現。從這個思路出發,阮詩也許會不那么 “難以情測”了。

“言不盡意”這個哲學命題,早在周朝就有了雛形。《周易·系辭》中就有,“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可見乎”的說法;《莊子·外物》曰:“荃

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意而忘言”。魏晉時期,玄學 興起,崇尚以無為本,哲學家們展開了言、意之辯。集大成者當為王弼。他說:“然則忘 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言,而象可 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象”即物象。王弼在言和

意之間加進了一個物象,這不僅表明思辯哲學有了新發展,即認識到表象的存在,認識到

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是由表及里的;而且還表明“言不盡意”的哲學觀已找到了向以形象 思維為主的文學滲透的關節點,由是,“得意忘言”的文學觀的呼之欲出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得象忘言”和“得意忘言”在魏晉時代儼成時風。王弼在《論語釋疑》和《老子注》 等著作中一掃漢代經學的繁瑣考證,多用假言釋意,追求思辯的哲學境界,而不拘泥于表面 的文字。如他在解釋孔子“予欲無言”這句話時說:“欲明本,舉本統末,而示物于極者 也。”真是地地道道的得意而忘言。

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說:“口不盡味,樂不極音,揆終始之宜,度賢愚之中,為之 檢則”。這里講的是得意而忘音。

顧愷之在《魏晉勝流畫贊》中云:“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之趨失矣。 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對之神通也。”這實際 上道出了魏晉畫壇在創作思想上的主線條:“畫盡意在”,即王弼說的“重畫以盡情,而畫 可忘也。”

在這樣一種推崇“得意忘言”的時風中,生機勃勃的文學怎么會無動于衷呢?四面八方 涌來的`新思想的信息,必然會在對新思想最敏感的詩壇產生強烈的反應。阮籍率先表了態: “余以為形之可見,非色之美,音之可聞,非聲之善,”(《阮籍集·清思賦》)這充分表

明了他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將追求什么,又會摒棄什么。后來劉勰將之升華為“情在詞外日 隱狀溢目前日秀”,提出了“隱秀”說,阮籍實為其開先河者也。

阮籍的《詠懷詩》就是他實踐“得意忘言”思想的杰作。肖滌非先生說:“嗣宗詩之特 點:(一)用典變化。(二)命意委曲。(三)情感多哀樂同時而發”。(《阮步兵詠懷詩 注》)可惜肖先生將三者孤立起來,使人不得要津,倘若用“得意忘言”的創作思想來貫穿 之,就會頓時柳暗花明。因為詩中用典可收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故而是“得意忘言”最為行 之有效的手段。《詠懷詩》用典極多,往往一個典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如“高鳥翔山 崗,燕雀棲下林”(《詠懷詩》四十七)這句詩就含有兩個故事。一是《吳越春秋》中范蠡 勸文種:“高鳥已散,良弓將藏”,要他見好就收;一是《史記·陳涉世家》所錄陳勝那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千古絕嘆。兩個典故一經詮釋,言外之意頓時躍然紙上,讀者只 要忘掉文字的表面含意,順著詩句的內涵去思索,就可以品味出作者既有不安茍且,欲濟世 經國的雄心,又害怕成為被烹的“走狗”那種曲曲宛宛的真情。

阮籍的《詠懷詩》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因此,用典時往往信手拈來,掐頭去尾,甚是 隨便。因而讀阮詩,不能僅在字面上考究,而是要在釋典上多下功夫,才能窺見作者的內心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4

莫笑阮籍太猖狂,一字一句詠懷傷。

人生百年幾多悲,且看阮籍筆下揮。

凄寂深夜不能寐,彈琴無人知佳音。

金石之交旦夕絕,山盟海誓換離悲。

才華凋落仕不保,封妻蔭子夢化湯。

青春易逝人易老,富貴美好不能長。

黃金百鎰終有盡,萬事蹉跎空余恨。

不滿布衣可終身,不懼患害逐浮云。

日月更迭四時盡,親朋好友別離多。

一心宏圖游四海,迷途游子不識歸。

生活在魏晉之際的阮籍,政治的動亂鍛煉了他對世俗人生的觀察能力與思考意識。他的八十二首詠懷詩,句句凄涼悲愴,讀來讓人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悲慘凄涼,甚至會對人生產生悲觀的認識。

第一首:凄寂深夜不能寐,彈琴無人知佳音,知己難逢,佳音難覓,人生孤苦。第二首:金石之交旦夕絕,山盟海誓換離悲,如金石一般堅固的情誼也會瞬間斷絕,回想之前的山盟海誓只能是徒增傷悲。第三首:才華凋落仕不保,封妻蔭子夢化湯,當個人的利用價值失去的時候,士人的仕途就不復存在,甚至是自身難保。第四首:青春易逝人易老,富貴美好不能長,時光易逝,青春不再, 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失去。第五首:黃金百鎰終有盡,萬事蹉跎空余恨,再多的財富也會揮霍盡,恣意浪費青春只能一事無成。第六首:不知布衣可終身,無懼患害逐浮云,無盡的欲望迫使人們追逐無限的身外之物,卻不知最終會惹禍上身。第七首:日月更迭四時盡,親朋好友別離多,聚少離多,長亭送別的離情別怨讓人傷悲。第八首:一心宏圖游四海,迷途游子不識歸,年輕氣盛時四處闖蕩,迷途難返時方感凄涼??詠懷詩八十二首,每首詩都表現出阮籍對人生悲劇的認識,時光易逝、生命短促、生離死別、知己難逢、才華易逝、仕途坎坷、迷途難返等等各種人生孤苦憤懣之事充滿阮籍的字字句句之中。詠懷詩八十二首將阮籍的人生觀完全表現出來,他看透世俗紅塵,人間百態,但他本人并非是消極的生存,他坦然面對生死與名利。“窮達自有常,得失又何求”,“貴賤在天命,窮達自有時”等等。這不是聽天由命,而是在一個動亂年代獲得一片心靈凈土的樂觀的思維方式。而詩中多次寫到登高望遠,也表現出他對遙遠的向往與希冀。人們常說阮籍嗜酒,窮途而哭,然“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逐酣飲為常”,飲酒并不是他的真正人生,他飲酒的目的只是為了避禍而已,這對于生活在魏晉時期的人來說無可厚非。

詩人以詩言志,阮籍借詠懷詩抒發自己對世俗人生的不滿,也許阮籍的人生觀在現在看來有些悲觀,但處于魏晉玄世的他能用哲學的思維來洞察人生已是

十分可貴,是文學史的一大進步。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5

【第1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第2句】: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第3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第4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第5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第6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7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第8句】: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第9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第10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第11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第12句】: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第13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僖公十年》)

【第14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第15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第16句】: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第17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第18句】: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第19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第20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第21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第22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第23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第24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第25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第26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第2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第28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29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第30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第31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第32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第33句】: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第34句】: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第35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第36句】: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第37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第38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第39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第41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第42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第43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第44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第45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第46句】:生于優患,死于安樂。(《孟子·告于下》)

【第47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48句】: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第49句】: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第50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6

【第1句】:賞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年輕時離開家鄉年老才回來,一口鄉音未改兩鬢已是疏落蒼白。“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并以不變的“鄉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問作好鋪墊。

【第2句】: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我卻還沒有回家的日期,在這秋夜的巴山,大雨驟至,池中漲滿了水。前句寫你問我什么時候會回去,我卻沒有準確的時間可以告訴你,“期”字兩次出現,友人問詢歸期,促其早歸,盼歸之情十分真切;詩人回答,沒有準確日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這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歸的愁苦躍然紙上。次句寫出了極富形象性的原因:因為巴山下了大雨,這雨幾夜沒停,所以江河湖泊池塘都水滿為患了!也就是說,洪水泛濫,阻斷交通,讓人有家不得歸呀!讓想念我的你失望了!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又表現了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第3句】:賞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什么時候我們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當”一詞表愿望,“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由當前的苦況所激發出來的對于未來歡樂的憧憬。此聯跨越上聯郁悶、孤寂之心境,而去設想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未來的樂,反襯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重聚時的樂。詩句明白如話,卻又曲折、深婉,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第4句】:賞析“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長江邊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游子。此聯先交代握別的時間和地點,次寫彼此分別,愁上心頭的況味。地點是揚子江邊的渡口,時間是春天,正是楊柳依依的季節。在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間卻要分手,心中的離情別緒,恰好與這大好的春光形成鮮明的反差。那依依裊裊的柳絲,那蒙蒙渺渺的楊花,喚起一層層浪跡天涯,不堪羈旅的愁思。在寫景中,深寓著別情離緒,故有“楊花愁殺渡江人”。“愁殺”二字,將友人間依依惜別的思緒寫到極致。這里只寫“渡江人”,然而彼此羈旅漂泊,君愁我亦愁的內心波動,躍然紙端。

這一聯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結合。

【第5句】:賞析“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晚風陣陣,從驛亭里傳來幾聲笛聲,我們就要離別了,你要去瀟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長安。此聯即景生情,揚子江頭,已是愁緒萬千,離亭宴上,更是難舍難分,欲言又止。“風笛”“離亭”都具有特殊意蘊,烘托了離人的特殊心境,實在是信手拈來,妙手天成。

【第6句】:賞析“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大地環繞護衛著都城長安,舉目望去,煙霧彌漫,怎么也看不見岷江上的五大渡口。前句寫關中地區環繞護衛著都城長安。“城闕”即城墻和宮殿,這里指當時的都城長安。“輔”即護衛,“三秦”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點出送別之地。次句寫舉目望去,煙霧彌漫,怎么也看不見巴蜀的五大渡口。“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上的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等五大渡口,稱“五津”。

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離開這里,自然是戀戀戀不舍。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送行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這一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其壯闊精整。

【第7句】:賞析“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典故一(“聞笛賦”):指晉代向秀的《思舊賦》。向秀與嵇康、呂安是好友,嵇康、呂安為司馬氏殺害,向秀經過兩人舊居時,聽到鄰人吹笛子,其聲“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嘆,寫了《思舊賦》來表示對嵇康、呂安的懷念。

典故二(“爛柯人”):據《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二童子對弈,棋還沒終局,發現手中的“柯”(斧頭的木柄)已經朽爛了。王質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一百年過去了,同時代的人都已死盡。

在外面,我懷念老朋友的時候,只能徒然地吟誦《思舊賦》;我回到故鄉,恍如隔世,正像傳說中的爛柯人。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對被貶被害朋友的懷念,其中隱含有對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后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暗示貶謫時間的長久。兩句通過用典,表現了詩人十分復雜的心情。闊別正久,今朝歸來,人事全非,抒發了無限悵惘的心懷。舊:老朋友。

【第8句】:賞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枯樹的前頭萬木逢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喻,詩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眼看別人紛紛志得意滿,奔赴前程。詩意固然不無惆悵,卻也頗為豁達。詩人用這樣異常達觀的態度來應對世變,勸誡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憂傷。這一聯,突然振起,一變憂傷低沉的情調,尾聯便乘勢而下,表現了詩人振作的精神。

【第9句】:賞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鵑啼叫的季節,(我)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縣。前句兼寫時令。寫景則專取楊花,寓意為“漂泊無定“;而子規鳴叫,是用其“不如歸去”的諧音。這種寫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現出李白當時的心情:對王昌齡被貶一事的悲哀和同情。后句直書原因,“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內。兩句雖未寫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見。

【第10句】: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給明月,隨風一直送到夜郎西。此聯意境猶為深遠。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傾訴,無人理解,只好將這種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說唯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說,只有依靠它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通過詩人的豐富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孌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被貶的朋友。

通過詩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為動作,是此詩的一大特點。

【第11句】:賞析“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遼闊的江南春天大地上,黃鶯歡快地歌唱,綠樹叢叢,映襯著盛開的紅花,無論是傍水的村莊,還是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描寫的江南春景,所見一覽無余,盡收眼底。這媚人的春色,鋪灑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顯出它的深邃,它的廣闊,它的無邊無際。

【第12句】:賞析“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夜風送來陣陣稻花的清香,遠近一片蛙聲,仿佛在預告豐收在望。撲面而來的稻花香,使詞人聯想到豐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飾不住心頭的喜悅——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鳴,在他聽來,儼然是蛙兒們在“說豐年”。這里,詞人把自己的感受轉移到蛙身上,構思奇妙,話語清新,將作者的歡快之情和自然之景交織,融為一體,真是詞人的匠心獨運。

【第13句】:賞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我不害怕飄浮的云把眼遮住,當然是因為我身處最高處。從自然角度說,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云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面在古代詩歌中,“浮云”常被用來比喻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一是來自經驗,即從書本上得到歷史經驗,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掃蕩“浮云”,就會貽誤自己的大事。這句是帶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說明王安石在后來的變法中之所以能夠抵住保守勢力的種種打擊,不是偶然的。

【第14句】:賞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從齊到魯都可望見。首句設問,總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偉高大的山勢。作者怎樣突出其山勢的呢?他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寫泰山占地多么廣大,以致在齊、魯兩佃都可以望見泰山。作者是以距離之廣遠烘托出泰山之高峻。這既是作者的親身體驗,也是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高超詩才的體現。

【第15句】: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頂,看到眾多的山都顯得低矮渺小。這兩句詩,是寫出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愿望。“會當”是唐人的口語,意思是“一定要”。這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第16句】:賞析“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秋風刮過,平靜的海面頓時化作洶涌的怒濤。“洪波涌起”,大海有著掀起揭天巨浪的無窮威力,這句詩句有著明顯的旬征意義。這兩句,體物形象,場景壯大,格調激揚亢奮,表現了一世梟雄的廣大胸襟。

【第17句】: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從大海里出來的;燦爛的銀河,仿佛也是從海里出來的!在大海的懷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寵兒而已。這四句淺顯明白,但意境闊大,氣勢豪邁。真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締造了世界萬物,生發出氣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邁氣概。所以沈德潛說:“有吞吐宇宙氣象”。此評確當,洵非過譽。

【第18句】:賞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羈旅天涯的漫漫征途遠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綠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兩句寫旅途所見的大江兩岸景色。“青山”“綠水”互文見義。

【第19句】: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此聯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美景中雖有缺憾,卻能表現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第20句】:賞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此句寫被蒙蒙春雨滋潤著的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看似平淡的詩句,向人們透露了春悄悄來了的消息,小草就是春的使者。

【第21句】:賞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此句引用典故,寫出了官軍全體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豪情。既表明了作者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的政治立場,又反映了那個動蕩時代的最強音。

【第22句】:賞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九個名詞列出深秋的九種景物,構成一幅深秋晚景圖,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盡致。(此詩表現手法:寄情于物,被稱為“秋思之祖”)

【第23句】: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陽”一句點出時間,并照應上文的“昏”字。“斷腸”一句直抒胸臆:游子遠離家鄉,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第24句】:賞析“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銀河相隔,情意相通。脈脈的眼神傳達著千絲萬縷的情意,此時勝過千言萬語。“語”作動詞,意為談話。此句看上去好像有敘事意味,但仍然是緊扣織女的形象和現實的景物來描寫的,仔細玩味,又確實寫景,織女的離愁卻在這里被輕輕點染出來,可謂情景相生。

【第25句】: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借花鳥的心驚落淚來抒發有感時的急劇變化,恨與家人分別所產生的特殊心理。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7

0【第1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語出《詩經·周南 ·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此以桃花的鮮艷茂盛比喻新嫁娘美麗成熟的風韻,語言質樸,但不乏流麗之態。

0【第2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語出《詩經· 衛風 ·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這兩句詩從動態的角度描述了衛莊公的夫人莊姜令人消魂的風采.微笑時酒窩中貯滿了愛意,雙目流動時,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第3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語出《詩經· 王風 ·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東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鎬京,見到宗廟破敗,黍稷離離的荒涼景象,不由得感慨萬千,詩人說,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懷憂郁,不了解他的人會以為他在尋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后一句尤為發人深省,其中既有對周幽王無道的譴責,也有對犬戎入侵的不滿。

0【第4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語出《詩經 小雅 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這幾句詩反映了守邊戰士在返回故鄉的途中所表現的凄涼之感,詩中的“楊柳”和“雨雪”已經完全人格化了,它們和作者一道擔負著人生的重壓,成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直接參與者,此中語言的清新圓潤,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晉以后詩歌的風調。

0【第5句】: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語出《詩經 鄭風 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雞亂叫,這個時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當意中人到來時,不由得欣喜若狂.詩句風格直率,無忸怩之態,十分快人心意。

0【第6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語出《詩經 秦風 蒹葭》。

譯:蘆荻青青,白露成霜,在這寂寞的秋日,親愛的人兒卻在水的那一邊.

詩人以秋景作為發端,可謂道盡了人生的憂患.因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節,天人相對,不能不激起滿懷的悲緒,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普遍的悲涼感,而這幾句詩可謂其濫觴。

0【第7句】: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詩經·衛風·淇奧》。

譯: ①[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②[琢、磨]本義指制玉器時精細加工,比喻對德行或文章修飾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報③之以瓊瑤④。 出自《詩經·衛風·木瓜》。

①[投]這里指贈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報]回贈。 ④[瓊瑤]美玉。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風雨如晦①,雞鳴不已②。出自《詩經·鄭風·風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10.呦呦①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出自《詩經·小雅·鹿嗚》。

①[呦呦(yōuyōu) ]鹿嗚聲。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11.兄弟鬩①于墻,外御其侮。 出自《詩經·小雅·棠棣》。

譯:兄弟在家中爭吵,但對外來的入侵和侮辱卻共同抵御。①[鬩(xì)]爭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舝(轄)》。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詩經·小雅·鶴嗚》。

譯:它鄉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戰戰兢兢,如臨①深淵,如履②薄冰。出自《詩經·小雅·小旻》。

①[臨]來到。 ②[履]踩,走。

15.出自幽谷①,遷于喬木。出自《詩經.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6.靡①不有初,鮮②克③有終。 出自《詩經·大雅·蕩》。

①[靡]沒有誰。 ②[鮮(xiǎn)]少。 ③[克]能。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原句大意是沒有誰向善沒有一個開始,但很少能堅持到底。

【第17句】: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侶。

【第18句】: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第19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你的衣領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第20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第21句】: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第22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8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夜月》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絕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鶴鵲樓》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詩經》經典名句的賞析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駱賓王《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替臨安邸》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综合夜夜黑人鲁色 | 精品国产午夜久久久久九九 |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色 | 美女网站在线 |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a 精品午夜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成人午夜影视全部免费看 | 91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台湾久久| 国产伦精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全国免费久久青青小草 | 日韩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 和日本免费不卡在线v | 久久精品亚洲 | 在线观看va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一区 | 美女131爽爽爽做爰中文视频 | 美女视频大全网站免费 |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 午夜免费成人 |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99久久久毒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 | 欧美满嘴射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沐欲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 | 亚洲综合欧美综合 | 亚洲人成人毛片无遮挡 | 国产高清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奇米第四狠狠777高清秒播 | 免费国产a |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天堂网 | 美女网站色免费 |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人成小说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