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禮物的好句子錦集70句
禮物課文原文
同學們知道《禮物》這篇課文嗎?以下是禮物的課文原文,一起來看看吧。
禮物課文原文
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獨自住在山腳下的小屋里。
老婆婆家里很窮。幾塊磚頭支起一口鍋,煮的是野菜。采來的蘑菇、摘來的野果,只有招待客人時,她才同吃。小屋里的土炕上鋪著一張老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這是家中唯一的褥子。金黃的樹葉燃起的火苗,驅走小屋的寒冷潮濕;小鳥和蟲兒的啼鳴,驅散老人的寂寞。老婆婆每天天亮就干活兒,拾柴割草,編筐織席,夜里月亮當燈籠,捻麻線,搓草繩,一年四季,手腳不停。
老婆婆的手像干樹枝,臉像枯樹皮,牙齒脫落,兩頰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閃耀的星星。奇怪的是:這樣窮苦的一個老人,誰都尊敬她。傷心的人見到老婆婆,她送一件禮物,傷心的人不再流淚,心中滿懷寬慰,輕松愉快地離去。憤怒的人見了老婆婆,她送一件禮物,憤怒的人不再生氣,轉怒為喜,心平氣和地離開。勞累的人遇到老婆婆,她送一件禮物,勞累的人有了力量和信心,精神煥發,唱著歌兒繼續前行。各式各樣的人跑到老婆婆那里,每個人都得到了禮物,高興地回去了。
老婆婆很窮,可她的禮物總也送不完。你猜猜看,老婆婆的禮物是什么?
老婆婆的禮物啊,是真誠的微笑。
擴展閱讀
《禮物》教案
教學要求:
【第1句】:知識與技能:
①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的父親疼愛女兒,女兒敬愛、體貼父親的真摯感情;
②初步了解倒敘及記敘順序;
③邊讀邊想,體會人物內容;
④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積累詞語。
【第2句】: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第3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課文內容,體會父親疼愛女兒,女兒體貼父親的真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父親送禮物及女兒接受禮物的心情。
課前準備:
【第1句】:搜集父母疼愛子女,子女敬愛、關心父母的故事讀一讀。
【第2句】:回憶父親關心自己成長的一些生活細節,記錄下來。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第2句】: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了解倒敘及記敘順序。
教學過程:
【第1句】:交流資料。
【第1句】:同學們,課前大家搜集了父母疼愛子女,子女敬愛關心父母的故事,愿意說出來與同學分享嗎?
【第2句】:讀了這些感人的故事,你體會到了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感情真摯的記敘文――《禮物》(板書課題,齊讀)。這份禮物蘊含著怎樣的一種情感?我們一起去文中找一找吧。
【第2句】: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第1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在自己有感觸的地方做上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第2句】:同桌互讀,互評互議,直至讀得正確、流利。
【第3句】: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3句】:再讀課文,理清敘述順序。
【第1句】:這篇課文以“禮物”-自行車為線索,講述了父女間真摯感人的故事,在敘述順序上很有特色,你發現了嗎?快速瀏覽課文,請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學習伙伴,然后與你的伙伴交流本文的`敘述順序。
【第2句】:具體說說全文可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師板書。
買自行車 憶往事 送車原因 送車
【第4句】:默讀課文,體驗情感。
文中有許多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請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并寫上批注。
【第5句】:小結。
【第6句】:作業:
讀課文,力爭讀出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細讀課文,深入領會文章內容,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禮物》這篇課文,誰來說說,文中的禮物主要指什么?誰送誰一輛自行車?(貼圖片)
【第2句】:讀中悟。
一)悟女兒接受自行車的心情。
【第1句】:同學們,你們接受過父母或親人的禮物嗎?當時心情怎樣?可是文中的“女兒”接收禮物卻哭了,為什么?請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第2句】:匯報交流。
【第3句】:引導體會(出示課件)
二)悟爸爸為女兒送禮物的心情。
過渡:這樣的孩子誰不疼,誰不愛?爸爸為有這樣的女兒而驕傲。
【第1句】:女兒快十五歲了,他對女兒說了什么?
【第2句】:當時爸爸會怎么想?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相機學習“插敘”手法。
【第3句】:多媒體出示:他隱隱猜出幾分。他猜出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覺得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第4句】:匯報交流。
【第3句】:重溫細節。
多媒體出示文中的重要語言。
【第4句】:小結。
學完這篇課文,我們一定被這個父親的偉大感動著,也被這個女兒的懂事所折服。請把自己的行為與文中的女兒對照一下,想想自己今后該怎么做?
【第5句】:作業。
【第1句】:結合課文,理解帶點的詞。
①他只是一家小工廠的小工人,每月那點可憐的收入,除去父女倆的生活費后所剩無幾。( )
②沒媽的孩子真是可憐。( )
【第2句】:把自己印象深的詞句抄寫或默寫在摘錄本上。
【第6句】:拓展作業。
請試將自己當作文中的“女兒”或“爸爸”寫一寫這個感人的故事(注意倒敘的寫法)。
媽媽的禮物課文原文
有一件禮物,那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如果沒有這個禮物,那我得到的所有禮物都是沒有用的。這個禮物,母親就把它送給我們了,那就是我們的身體和生命。今天為大家準備的內容是媽媽的禮物課文原文,請看看:
媽媽的禮物課文原文
有個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媽媽就離開了人世。從此,每當看到別人從媽媽那兒得到禮物,就非常傷心:啊,我的媽媽,竟來不及給我一件禮物。
一天,這孩子想起這件事,又傷心地哭了。他獨自在街上徘徊,淚水模糊了雙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氣,還關切地問: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傾訴了自己的哀傷。
老人聽罷,嚴肅地說:孩子,你錯了!其實,你的媽媽為你留下了最珍貴的禮物,你應該珍惜才對!那我怎么會不知道?孩子驚奇地問。
老人語重心長地說:首先,媽媽從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個世界,都作為禮物給了你。這難道還不夠嗎?
孩子聽著,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著說:不僅如此,媽媽還給了你明亮的眼睛,讓你去觀察世界;給了你耳朵,讓你去傾聽世界;給了你一雙腿,讓你去走遍世界;給了你一雙手,讓你去改造世界。這些,難道還不夠嗎?
孩子聽著,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說:孩子,最重要的,媽媽還給了你一顆充滿熱血的心,那是為了讓你珍惜生活去熱愛這個世界!
【拓展閱讀】《媽媽的禮物》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第1句】:理解課文內容,向南南學習從小懂得孝敬父母。
【第2句】:學會本課11個生字的音、形、義。理解“積攢”、“鑲上”、“襯托”、“奪目”詞語。
【第3句】:能按照課后作業提示的順序,說出南南送給媽媽的禮物是怎樣做成的。
【第4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南南制作禮物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用具
【第1句】:一個小盒子、一團棉花、一塊塑料板。
【第2句】:一些彩色小石子。
教學過程
第一節
【第1句】:導入
讀課題14 給媽媽的禮物
在媽媽過生日時,你們送過媽媽禮物嗎?
這篇課文說的是誰給媽媽的禮物?
南南給媽媽什么禮物呢?
【第2句】:理解課文內容
【第1句】:范讀課文
要求:注意聽南南和媽媽的.對話。
問:這篇課文有幾小段?(6小段)
掛板1 課文先寫了什么?(做禮物)
從哪小段到哪小段寫的是南南做禮物?
讀1-3小段
南南制作禮物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攢石子,給石子涂顏色,動手做的順序寫的)
讀第1小段
“每天,總要,用水洗干凈,幾個星期,許多”說明什么?
(南南心里愛媽媽,記掛著媽媽的生日,幾個星期前就開始準備了。)
“每天撿【第1句】:兩顆”說明什么?
(南南撿得很細,而且撿到都是自己滿意的。)
積攢是什么意思?(一點一點地聚集。)
第幾小段講的是涂顏色?
讀第2小段
為什么等媽媽爸爸不在時才涂?
“有的涂成黃的”后面是什么號?(省略號)
省略號表明什么?
石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好看極了,表達了南南什么心情?(當時高興的心情。)
準備好了,該干什么了?
讀第3小段
這小段說的是什么?(親手制作禮物的過程。)
這小段有幾句話?(三句話。)
讀第1句:什么意思?
讀第2句:什么意思?
南南制作禮物的過程先……再……然后……最后
請學生到前邊來邊說邊用老師準備好的材料制作禮物。
讀第3句:什么意思?
南南把做好的禮物保存起來
端端正正是什么意思?(字不歪不斜、很工整。)
從材料選擇,到禮品設計,顏色搭配以及制作態度都說明什么?(南南為媽媽制作生日禮物是非常精心的。)
掛板2 課文再寫了什么?(送禮物)
從哪小段到哪小段寫的是南南送禮物?
讀4-6小段
南南送禮物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送禮物--收禮物--贊禮物順序寫的)
媽媽生日那天南南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讀第4小段
這段寫的是什么?
板書送禮物
“雙手捧著”說明什么?(南南對媽媽很有禮貌,很尊敬。)
聽了南南的話你感到什么?
(南南的話里充滿了對媽媽的愛和美好祝愿。對自己制作禮物感到自豪。)
導讀:讀出南南真摯的感情。
媽媽這時怎樣做,怎樣說的呢?
讀【第5句】:6小段
第5小段寫的什么?
板書收禮物
媽媽收到禮物,什么心情?(高興)
驚喜什么意思?(又驚奇、又高興。)
第6小段寫的什么?
板書贊禮物
媽媽收到禮物,說了些什么?
這份禮物好在哪里?(南南親手制作,表達了愛母之情。)
“謝謝你,我的孩子”(贊揚南南懂事,對媽媽充滿愛。)
導讀讀出媽媽驚喜感激之情。
表演(請兩位同學,一位扮南南,一位扮媽媽把送禮物過程表演出來。)讀全文
你是象南南這樣愛自己的媽媽嗎?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第1句】:朗讀課文
【第2句】:讀生字卡片
禮物 香味 桌子 洗干凈
擺好 快樂 泡沫 星期天
取出 味道 書桌 一顆石子
【第3句】: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第1句】:換部首識字
禮“亂”的“舌字旁”換成“示字旁”念l!。組詞:禮物
顆“棵”的“木字旁”換成“頁字旁”念k5。組詞:一顆石子。
泡“抱”的“提手旁”換成“三點水”念p4o。組詞:泡沫
【第2句】:加部首識字
期“其”加一個“月字旁”念q9。組詞:星期
洗“先”加一個“三點水”念x!。組詞:洗凈
取“耳”加一個“又字旁”念q(。組詞:取出
【第3句】:形聲字識字
沫左右結構,“三點水”形旁表義。
(形聲字)“末”聲旁表音。組詞:泡沫
味左右結構,“口字旁”形旁表義,
(形聲字)“末”聲旁表音。組詞:味道
【第4句】:難記憶的字
擺部首--扌注意右上象四不是四。
左右結構組詞:擺好
上下結構組詞:桌子
組詞:快樂
【第5句】:課堂練習
填空
把棵的“木字旁”換成“頁字旁”念( )。
味是( )( )( ),形旁( ),聲旁( )。
“先”加“三點水旁”念( )。
第三節
【第1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2句】:課后作業
【第1句】:按下面的順序,說說南南送給媽媽的禮物是怎樣做成的。
(1)南南把撿來小石子洗干凈。
(2)南南給小石子涂上顏色。
(3)南南找來香皂盒、棉花、泡沫塑料板,把禮物做好。
【第2句】:讀一讀,再寫詞語。
禮禮物洗洗干凈期星期天
樂快樂取取出來桌小書桌
味味道擺擺整齊顆一顆顆
【第3句】:想想字義,區別“顆和棵”,再填空。
顆:圓的,小的東西。
棵:比較細的,長的植物。
一( )松樹 一( )向日葵 一( )草
一( )星星 一( )種子 一( )石子
《媽媽的賬單》小學課文原文
小彼得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有時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賬單要經辦,彼得經常被派去把這些賬單送往郵局寄走。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個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個主意:也開一張收款賬單寄給他媽媽,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
一天,媽媽發現她的餐盤旁邊放著一份賬單,上面寫著: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
60
芬尼。
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后收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有說。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邊找到了他想要的報酬。正當小彼得如愿以償,要把這筆錢收進自己的口袋里時,突然發現在餐盤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賬單。
他把賬單展開讀了起來:
彼得欠她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
0芬尼。
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進了她的上衣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