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讀后感(告訴我們如何去偽存真)
四大名著《西游記》中有一個著名的章節,那就是《真假美猴王》,除了情節非常的有趣之外,它背后所蘊藏的深厚的寓意也耐人尋味。中國古典小說的特點就是只是簡單陳述事物的表象,而對于背后所隱藏的深厚寓意,就由讀者慢慢體味了。
《真假美猴王》這一章節很多人都是從佛學的研究入手,重點闡述“二心”兩字,得出結論:“人一旦有了二心,必定會有災禍發生。”
只有一心一意,剪斷二心,才能消滅妄念。只要一心向佛,就是真,沒有所謂的真與假。一念之差,就是假。
孫悟空打死了幾個妖怪,唐僧從善心出發,第二次將孫悟空驅逐了取經團隊,悟空滿腔悲憤,暫時停留在觀音菩薩處。
這個時候卻被一個假的孫悟空鉆了空子,那個假猴子打了唐僧,搶了包裹,在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拉起了另外一套人馬。孫悟空幻想著撇掉唐僧,獨自去西天求取真經。
情非得已之下,一場辨別真假美猴王的鬧劇就此上演,真假悟空的辨別過程是非常的曲折的,真的悟空滿腔委屈,只想辨別出真偽,還自己的清白。
但是各路神仙要么無計可施,要么避禍而求自保,面對假冒自己壞事做盡,到處壞自己名聲的妖怪,孫悟空是二話不說,直接就打。
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同時也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力,這兩只無人敢惹的猴子一直打到觀音菩薩處,天庭處,地府處,最后到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處,只是為了求一個真相,辨別一個真偽。
只不過為了求一個真相,還原一個真偽而已。但是這個求證的過程異常的曲折,讓我們讀者感到悲涼,緊緊跟隨悟空的老實師弟沙僧,在師兄降服妖怪的瞬間,就忘記了大師兄的真身。
天界、地府、龍宮以及各路神仙和鬼怪縱使神通廣大,也是無計可施。
唐僧得知了孫悟空被冒名頂替,不說想辦法辨別真偽,竟然命令豬八戒去花果山將自己的包袱行李取回,之后一走了之,根本不管自己的徒弟結果如何,讓讀者不甚唏噓。
真的悟空是有口難言,在不被世人認可,無人助力的過程中,依然堅持求一個真相,一直打到西天如來佛祖處,只為了求證自己的真身,還自己一個公道。
有口難辯的求證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悟空的堅持與毅力,寧可上下求索,也要洗刷自己的冤屈,還自己一個清白。
真假美猴王讓我們看到了作為英雄的孫悟空悲劇的一面,一直以來都以降妖伏魔為己任,卻被妖魔將自己的身份占據,沒有人相信自己,還要經過曲折的斗爭才能證明自己的本真。
在現今的社會,各種誘惑層出不窮,不勝枚舉,社會環境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為復雜,人心也更為難測,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中想保持自我,需要我們不斷的追尋“本真”,紅學家周汝昌老先生告訴我們:“真假美猴王之辨,不僅僅是真與假的辨別,更是告訴我們人世間的萬物都有真有假,若充耳不聞,不分是與非,不去辨別真與假,就將毀滅所有。”
不論假的東西以什么名義存在,都應該去偽存真,努力辨別出真與假。